偏石板
文/黄洋
村右边一个四合院前的堡坎之下,有块半亩宽的偏石板。秋收后,阳光晴好的天气,附近人家,用来晒谷子、苞谷或黄豆、红豆、葵花、高粱之类。
偏石板之上坎院落人家,出门下十几道石铺的坎子就到院坝,再东转下十五级台阶,经过十几步的偏石板,才抵出村的小路。由于经常往来需走大石板的缘故,那个大院里的家人,无论如何小心,出门摔跟斗都不只一次、两次,只要有凝冻,或者往来的人留下密集稀泥,或者从后园中走过,鞋底带有稀泥,或者踩到油腻之物,路过偏石板,又不小心,那就容易滑倒。凝冻挑水过,得在鞋上绑上草;若石板上有稀泥,得绕开走;若鞋底有稀泥,得先擦干净;若遇石板上油腻、或鞋底油腻,更得小心,否则吃亏的是自己。
要走过偏石板的路,除非天气好,路不滑,鞋也不滑。
偏石板,偏而硬,斜度足有五十度,一旦摔倒,有时还要翻滚几下,痛是肯定的,教训是深刻的。正因如此,大多数成人,在冬天岩板上结了冰又不得不走的时候,要么在鞋上绑上谷草,要么套上草鞋,不负重的情况,就得快跑。所谓:“稀饭要搅 ,路滑要路”就是这个道理。
偏石板,其实是块偏度大的岩板。也不知何年何月,这偏石板上,祖上留下个碓窝,深约四十多公分,不但不见破损的痕迹,而且也不见起层的纹路。可见称为偏石板,名不副实。但是,自古自今,叫成习惯,习惯成自然,这一叫就定格成历史。
偏石板上下都有人家,都有老房子,而且是那种形成院落的老瓦房、石板房。偏石板下的人家自不必说,而之上的人家呢,接偏石板的台阶,左侧是厕所。挑粪过偏石板,遇雨天,路过烂泥路的牛马或人脚上有烂泥,石板粘上稀泥,挑粪的人要是滑倒后,粪桶打倒,石板就会被泼得又臭又硬,收拾起来费劲。得用煤灰撒过一遍,然后再扫。扫下来的煤灰,可当肥料使用,与烧土皮灰再挑大粪拌来栽洋芋的那种粪灰的肥力差不多。
长期与偏石板打交道,该注意的地方,都懂得注意,否则吃亏的是自己。
自己常走的路,时间长了,就懂得这路的性格,也就不容易出问题了。
可是,喝酒醉了的人,要是遇上天冷路滑,或者大石板上粘了稀泥,摔跟斗就在所难免了。
有一年冬天,我在村边最近的水井守水挑回家,脚上还是绑了谷草的,在走过大石板时,我相信脚上谷草的防滑功能,所以大大咧咧的,总认为这偏石板能顺利走过。谁知一条狗突然从上而下穿过我面前,我怕狗撞着水桶,想换肩一让。谁知这一让,连人带桶都不得不接受最严的教训!桶木散了,人摔伤了,衣裤都湿法了一片,整个人一副狼狈不堪的样子……
回家后父亲很生气,毕竟那担小桶他请人打造,花了不少心血。桶摔散了,他责怪我,吼我、骂我,却不关心我被摔伤的事。只有母亲在一旁说,桶摔散了可再箍,人摔伤了受罪。父亲看了我一眼,不再说什么,眼睛里的凶神恶煞的感觉,如火一样的太阳突然被一片厚厚的云遮住一下。
偏石板之上坎的人家,由于那栋房子古旧,早选其他地方建了新房并搬迁了。也许,他们想避开偏石板也未可知。
长期和偏石板打交道的人,时间长了,那性格似乎也受到偏石板的影响。无论搬了多长时间,曾经在那生活过的人,别人要是不小心说三道四,他们就会不知不觉地偏激起来,而且让你测滑倒了还愤愤不平。
关于偏石板,要是在糟糕的天气不得不经过它,自己又自以为是,不小心、不在意,往往吃了亏,忍着痛,才后悔地摇头感叹。
数十年前我曾经想,要是能把这偏石板填平成路,那该多好!没成想,几年前,这一愿望实现了。但我又担心因路基是偏石板,路会滑塌。曾经参与修路的兄弟说,我的担心是多余了,在修过偏石板之前,他们考虑地,想好了办法,没问题。
大好时代的政策改变了偏石板,结束了它为祸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