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十几岁的时候做过一个梦,至今难忘。
暑假的早晨,我们到山上割草。我家坡脚下有条河,涨水季节,那河水波翻浪涌,气势磅礴。朝霞从东面的峡谷飘来清新,飘来喜悦。要是没有车辆往来的尘土飞扬,这地方可谓世外桃园。两岸一丛丛钓鱼竹,在风中悠然摇动。我看到一丛钓鱼竹下,系着一只小船,像被拴着的一匹小马驹,躁动不安的磨蹭。看到这样情境,我想起家中的一块画屏,屏上那泛舟朝霞的船中,除了艄公,还有两个年轻的身影。
现实、画屏、梦境,在我心中不断切换着,上下左右回荡。
梦幻般的冲动,让我朝四周看了又看,确定没有他人的情况下,我跑上小船,拉开拴船的绳索。不曾想正在这个时候,一个巨浪打来,小船猛然离岸,进入激流之中,在波浪中剧烈地晃荡着,朝下游冲去。这时我才想到老人讲过的一句话:欺山不欺水!山高水长的黔中大地,就连做梦都离不开山水。人在船上,桨还在岸上!人左右不了船的方向,命运就身不由己。为此我陷入一片茫然的惊慌失措之中!
我下意识的抬起头来,朝着两岸寻找希望。一时间不见人影!我恨自己为什么这样激动,以至于落得如此抓天无路!求生的本能让我在随波逐流中镇定下来,寻找生机!
我抓紧船梆,咬牙镇定情绪的同时,瞬间想起父亲说的故事。
说是在乌江上游的三岔河上,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盐帮要过三岔河,只能乘船。有一年夏天,盐帮一圈马(十二匹)驮盐过河,船到中间,上游突发洪水,汹涌而来。帮主要求船家和所带人马不要动,千万要稳住阵脚,等待时机。后来这船冲到木浪渡口下的鹅洞旁,抓住岸边生柴,稳住船只,一船人马得救。马帮主人孙习之遇险之时,曾暗中祷告,若一船人马获救,必千方百计筹资在这条河上修建一座铁索桥。后来马帮孙习之承头筹资的情况下,这条河上连接两岸的链子桥历时三年,在北抵补郎大安架、南抵闹鱼塘附近之间的河上成功修建,方便两岸人员与货物往来数十年。1964年数十头伙牛拥挤过桥之初,有人喊山上还有一头牛,放牛人返身而免于桥塌之难。落入河中的牛游过来后,各自回家。 所幸未造成生命损失。
我突然想起一句古话:上天有好生之德。那一次盐帮驮马所乘之船,在随波逐流中寻找机会,终于在鹅洞边上获救。鹅洞,就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修建的普定县城到补郎、猴场必经的木浪大桥,桥南现那堵大岩壁上,有鱼撵鹅的如画一般洞穴,远看异常逼真而得名。更神奇的是,形象逼真的鹅洞之下,真有一个巨大的消水洞,河水到此猛然埋头,水势因此减缓了很多。这入洞的水,从下者嘎的龙洞涌出,哗哗然又回归下游主河道,汇到可处泛花的巨石滩,再继续往下! 如今因桥头煤洞若干年的开采,以及梭筛大坝的高筑,夜郎湖的形成,另是一番风景了。
梦境、历史与现实相互映照,让人不禁思绪万千。
有人猜测莲花古洞与过境普定的乌江,应该相通。好奇的普定人实验的做法就是在莲花古洞的地下河中,撒下锯木面,看是否会从三岔河南岸闹鱼塘(村寨)下的洞中流出?结果证实猜测正确。看来,黔中山水的内蕴有看不见的神奇。
有一天我刷到一个视频,木浪林桥河边紧挨鹅洞的河段,已成了很多人的露营基地。这让我想起两句俗话: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黔中山水的魅力正在悄然发酵着、变化着。
记得三十年前移民经费审计时,我作为审计人员,因工作需要专程到过接收移民的马官草塘。草塘是一个布俯村寨。后来在《安顺文艺》上看到草塘的文章与图片。我还暗自感叹曾经错失与草塘之缘,错失与草塘边上千年血藤相识的机缘。后来专程去了一趟,感受草塘原始的生态之美,并由衷赞赏!朴实的草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传统,可谓德润千秋!
与此同时,一件遗憾之事在心中由然而生。那是2011年初春,普定县龙场乡组织的一次采风活动。采风地点是波玉河。我们沿三岔河原波玉电站大坝逆流而上,沿岸全程步行。 从岸边往上游行走,我们发现泛着浪花的河道中,处处是大小与形状不一的千奇百怪的冰臼!还看到一些悬在水凼中的火山浮石。我们一行人几乎都感到惊奇,并议论说真是旅游开发的亮点。不曾想后来开发出来的秀水景区,那难得的自然之美,那种亿万年形成的财富,居然被开发得无影无踪了! 于于后来有机会到秀水景区游玩,去一次无不感叹一次!
急功近利的浮躁的资本,对自然的破坏不得不警惕啊!人是趋利的,社会也是趋利的。但趋利时忘了如何尽可能的避害,这就大错特错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与乡,很大一部分人把放游作为一种健康生活。很多人渐渐从热门景区转向小众乡村旅游处所。当旅游成为城乡相对有条件的人家中一种常态生活,旅游就是健康身心的需要,也是丰富人生体验的需要,更是文明发展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于健康的认识不断升华,人们的言行文明也随之得到应有的发展,适可而止的放游有益身心健康。同时,我们的见识有意无意间也在旅游活动中得到增长。身心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要素,如今基本上成了大多数人的共识。毕竟没有健康的身心,哪有放游的闲情?然而旅游不只是欣赏山水之美,聆听历史文化的脉动之韵,还能感爱各个不同民族民风的自然纯朴。不论从哪方面讲,旅游能让人们在愉悦中提升了对美的感受,对心理的充实,对未来的信心,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有益无害的生活所在。
一年四季,黔中大地上,适合游放游之处,随处可见。特别是在生机盎然的季节里,尽可以感受黄果树大瀑布气势磅礴的美,感受陡超塘瀑布优雅的白浪翻飞,感受龙宫养在深闺的闲雅,感受古生物化石公园中岁月的沧桑,感受花江大峡谷的奇观,感受虹山公园的旧貌新颜的风姿,感受安顺古城的人文素养,感受高荡布依古寨风貌,感受云峰屯堡、天龙屯堡历史的厚重,感受紫云的格凸河独特,花江大峡谷的地质奇观,北盘江大桥宏伟气势,关岭化石群国家级地质公园的呈现的沧桑,普定的普屯坝高山草原风貌中现代风电与太阳能的能源基地的风采.....除此之外,雨后春笋般的小众景区的独特,有时间有机会也可以领略一番,感受自然与文化交融中的乐趣。
说到这里,我突然想起十年前浙江鹿城农商行的领导与其省人行、商行领导到我县考察投资时,我作为县金融办的负责人之一,我带他们一行数人租旅游船 从下而上游夜郎湖,一路上我给们当导游。当过这湖上的“小三峡”时,指指他们看岩壁上那三个如邓公亲笔题写的“邓小平”三个字的奇观。如今要想再看到这样的奇观,身不由己。毕竟夜郎湖作为安顺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梭筛大坝南岸的百十户人家的村寨,为了水源地保护都作了整体搬迁。如今留下的,代表着岩窝窝里长出来的致富精神万亩桃园,依然展示着梭筛人精神的风采。
保护性开发与开发性保护,我们的旅游发展在不断的探索。黔中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特色与文化各有优势。在旅游业态上,我们需要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物别是要走好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关键的应有长远的战略性眼光,切不可急功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