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黄国文的头像

黄国文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2/26
分享

石板路寄乡愁

记忆幽微之处,有一条石板路,宛如一首低吟浅唱的古曲,蜿蜒于时光深处。它是我童年的亲密玩伴,乡村的灵动脉络,更是一段承载着深厚历史与独特文化的鲜活记忆。

小时候,石板路是充满奇幻色彩的冒险乐园,是流淌着欢声笑语的温馨港湾,是开启世界大门的神秘通道。清晨,当第一缕晨曦轻柔地洒下,石板路便在微光中渐渐苏醒。我背着小小的书包,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踏上这条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道路。每一块石板都像是一本古老的书,它们或平整光滑,似被岁月温柔抚摸;或凹凸不平,仿若镌刻着神秘的纹路。我总会在赶路时,放慢脚步细细观察这些石板,寻找那些形状独特的,有的像憨态可掬的小动物,有的似绽放的花朵,仿佛在进行一场充满惊喜的寻宝之旅。有时,阳光透过路边斑驳的树叶,在石板上洒下一片片光影,我便会在光影间跳跃穿梭,与自己的影子玩起捉迷藏的游戏。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将石板路染成了醉人的橙红色,它宛如一条梦幻的绸带,蜿蜒在村庄的怀抱里。这时,石板路便成了我们孩子的欢乐天地。我和小伙伴们在石板路上玩跳皮筋,清脆的歌声和欢快的笑声交织在一起,在小巷间久久回荡。那皮筋在我们的脚下有节奏地跳动,仿佛是在石板路上弹奏的美妙音符。偶尔,我会不小心摔倒,膝盖与石板亲密接触,一阵刺痛袭来。但石板路就像一位宽厚的长者,默默承受着我的莽撞,用它的坚实给予我重新站起的勇气,让我在一次次跌倒与站起中学会坚强。

石板路,不仅仅是我童年的陪伴,更是乡村生活的灵魂脉络,是邻里情感的紧密纽带,是乡土文化的生动载体。赶场的日子,是石板路最热闹的时候,它宛如一个盛大舞台的主角,迎来八方来客。天还未亮,村民们便沿着石板路,背着背篓,挑着担子,朝着集市进发。一路上,亲切的问候声、爽朗的谈笑声此起彼伏。石板路两旁,摊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新鲜水灵的蔬菜,带着泥土的芬芳,仿佛在诉说着乡村土地的馈赠;手工编织的竹篮竹筐,每一根竹条都凝聚着村民们的心血,精致而实用;还有那热气腾腾的小吃摊,油条的香气、豆花的清甜,在空气中肆意弥漫,撩拨着每一个人的味蕾。在这里,每一次讨价还价,都是生活智慧的碰撞;每一声热情吆喝,都是对美好生活的期许。石板路见证着村民们辛勤劳作的成果,承载着乡村质朴的经济交流,每一笔交易、每一次互动,都勾勒出乡村生活的温暖画卷。

传统节日里,石板路更是被赋予了厚重的文化意义和浓郁的情感色彩。春节来临,石板路被喜庆的氛围紧紧包裹。人们穿着新衣,手提精心准备的年货,沿着石板路走亲访友。一声声真挚的“新年好”,在石板路上回荡,传递着浓浓的祝福与温暖。大红灯笼高高挂起,照亮了石板路,也照亮了人们的脸庞;鞭炮的碎屑如红地毯般铺满石板,那噼里啪啦的声响,是对新年最热烈的礼赞,石板路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之中,见证着家族的团圆与亲情的延续。而在清明时节,石板路则变得庄严肃穆。人们怀着崇敬与思念,带着祭品,缓缓走在石板路上,前往祖坟。脚步轻轻,生怕惊扰了沉睡的先辈。此时的石板路,仿佛也收敛了往日的喧嚣,静静陪伴着人们,诉说着对先人的无尽缅怀,传承着中华民族尊祖敬宗的优良传统。

然而,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乡村也在时代的浪潮中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一条条宽阔平坦的水泥路如银色的丝带,迅速蔓延到乡村的每一个角落。车辆在水泥路上川流不息,交通变得无比便捷,极大地改变了村民们的生活。

而曾经热闹非凡的石板路,却在时光的侵蚀下逐渐被遗忘。当我再次回到家乡,眼前的景象让我心中五味杂陈。曾经光洁的石板路,如今已被杂草和青苔重重覆盖。青苔像是石板路身上斑驳的锈迹,无声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杂草在石板的缝隙间肆意生长,仿佛要将石板路彻底吞噬。曾经那些熟悉的纹路和凹陷,也被岁月的尘埃渐渐掩埋,只留下一道道模糊的痕迹。

抚摸着石板,指尖传来的是冰冷与粗糙,仿佛触摸到了一段被尘封的历史。这条石板路,它见证了乡村的繁荣与变迁,承载了无数代人的梦想与希望。它是乡村历史的活化石,每一道裂痕都是岁月留下的深刻印记;它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脉络,那些在石板路上举行的传统仪式、流传的故事歌谣,都是乡村文化的瑰宝;它更是我情感的寄托,每一步踏过石板路的记忆,都如同璀璨星辰,镶嵌在我生命的天空。

在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在追求物质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在不经意间遗失了许多像石板路这样珍贵的文化符号。石板路的落寞,不仅仅是一条路的命运变迁,更是乡村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冲击下所面临挑战的缩影。我们不能让这些承载着历史与情感的文化遗产就此消逝,而应停下匆忙的脚步,去审视、去保护。

这条石板路,它不仅仅是一条乡村的道路,更是我们心灵的归途。无论时光如何流转,无论我们身处何方,它所蕴含的温暖与力量,始终如影随形。它提醒着我们不要忘记自己的根,不要忽略那些在岁月长河中沉淀下来的宝贵财富。让我们怀着敬畏之心,守护好这条石板路,守护好这份珍贵的乡村记忆,让它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成为一代又一代人心目中永恒的乡愁。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