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1日,冬日的寒风在川南黔北的大地上肆意穿梭,却无法冷却黄氏宗亲们内心的炽热。他们怀揣着对长征革命先辈的崇高敬意,满怀着对家族的深深眷恋,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贵州省赤水市文华街道办事处原办公楼五楼会议室。这场相聚,不只是一场简单的会面,更是一次灵魂的碰撞,一次家族精神传承的盛会。
踏入会议室,温馨与期待的氛围扑面而来。孩子们如欢快的小鹿,在人群中嬉笑奔跑,他们明亮的眼睛里闪烁着对世界的好奇,那是家族未来的希望之光。妇女们围坐在一起,轻声细语,手中编织着的毛衣,就像她们对家庭的关爱,细腻而温暖。中年人们则沉稳地交谈着,他们丰富的阅历和坚定的担当,如同家族的脊梁,支撑着家族的发展。老人们静静地坐在一旁,岁月在他们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每一道皱纹里都藏着家族的故事,每一个眼神都透着岁月的沉淀,他们是家族历史的活化石。
在黄祖银族长的引领下,宗亲们参观了黄立华主办的毛泽东主席像章收藏馆。一进展馆,两万多枚各个时期、形态各异的毛主席像章和丰富的历史文物资料便闯入眼帘,令人目不暇接。这些像章,有的工艺精美,有的带着岁月的斑驳,每一枚都承载着一段历史。宗亲们三两成群,驻足凝视,或是赞叹于像章的精致,或是感慨历史的沧桑。一位老人轻轻抚摸着一枚像章,眼中满是深情,缓缓说道:“当年,毛主席带领着红军,为我们打下了这片江山,这些像章,就是历史的见证啊。”旁边的年轻人认真聆听,不时点头,眼中满是对先辈的敬仰。
回到会议室,会议在赤水市原政协副主席杨占春沉稳有力的主持声中拉开帷幕。杨副主席的声音,如同洪钟,回荡在会议室的每一个角落,为会议奠定了庄重而热烈的基调。
84岁的退休教师、共产党员黄梓荣缓缓走上讲台。尽管年事已高,但他身姿挺拔,目光如炬。他依据详实的历史档案资料,生动地讲述着红军在赤水战斗的英勇事迹。他的声音时而激昂,时而低沉,仿佛带着大家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红军战士们在枪林弹雨中毫不退缩,他们为了革命的胜利,为了国家的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黄老师的讲述中,红军战士们的英勇形象栩栩如生,大家仿佛看到了战士们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身影。不少宗亲眼眶泛红,被红军战士们的精神深深感动。
赤水林校原校长王昌宇也发言了,他的话语如潺潺溪流,温润而有力。他结合生活中的点滴事例,深入浅出地阐述着孩子在传承红军长征精神和家风家教中的重要作用。他看着台下的孩子们,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们,你们要以红军战士为榜样,不怕困难,努力学习,将来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孩子们纷纷点头,稚嫩的脸上满是坚定。
时光在热烈的讨论与深刻的交流中悄然流逝,杨占春副主席再次走上台进行总结性发言。他高屋建瓴地对人生的意义以及如何传承长征精神和黄氏优良家风做了理论性阐述。他说,人生的意义在于对家族、社会和国家的贡献,我们每个人都是家族传承的重要一环。黄氏峭山公后裔的家训家风,涵盖了积德、忠孝、亲敬、信义等诸多方面,与长征精神中的坚定信念、不怕困难、勇于进取的品质一脉相承。在新时代,我们要让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对于即将成年的高中生们,杨副主席提出了具体的引导方向。他建议组织他们参加红色研学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长征的艰辛和伟大;鼓励他们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传承长征精神中的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深入了解黄氏家族的历史和文化,以家族为荣,为家族争光。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黄氏宗亲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长征精神与黄氏家风家教家训的传承。这不仅是一次家族的聚会,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和传承的接力。我们铭记历史,不忘初心,将红色基因、长征精神和黄氏优良家风家教家训从小孩开始,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培养更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时代新人。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黄氏家族的力量,让黄氏家族的优良传统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在岁月的长河中,永远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