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岁月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物件,承载着往昔的记忆与情感,成为生命旅程中熠熠生辉的珍宝。于我而言,那件静静躺在衣柜里的中山装,便是这样一份珍贵的存在。它宛如一把钥匙,轻轻转动,便能开启那扇通往过去的时光之门,让我重温那段充满艰辛与奋斗、饱含温暖与希望的岁月。
小时候,乡村的秋日总是伴随着桐子成熟的气息。漫山遍野的油桐树在秋风里摇曳,仿佛在召唤着我们这些孩子。每到收获季,我和小伙伴们便漫山遍野地跑,一季桐子能捡二三十斤,送到供销社,能卖八角钱一斤。在物资不算丰富的年代,这是一笔不错的收入。
有时候,桐子落在田里,即便冰天雪地,刺骨的寒冷冻得人直打寒颤,我们也会毫不犹豫地下田去捞。那时候,做中山装的布料“的卡”两元钱一尺,买布加上缝纫费要十多块钱,就能拥有一件崭新的中山装。十多块钱在当时是个不小的数目,是一家人好几天的生活费,添置新衣服对很多家庭来说都是大事。可这些艰难,如今回想起来,却满是温暖与珍贵。
记得第一次对中山装产生向往,是在小学五年级的开学典礼上。那天阳光正好,校长穿着笔挺的藏青色中山装,身姿挺拔地站在旗杆下。铜纽扣在晨光中一闪一闪,诉说着威严与庄重。那一刻,我深深被那件衣服吸引,原来衣服可以让人如此气宇轩昂,凭空生出几分威严。回家后,我偷偷用父亲的旧报纸,裁了一件纸中山装,对着镜子不停地比划,满心都是对拥有一件真中山装的渴望。可这举动被母亲发现,她一脸严肃,训斥道:“衣服是穿的,不是玩的!”那语气,让小小的我心里满是委屈。
上初一那年冬天,父母的话像钉子一样钉进我心里:“想要什么,就得自己挣。”这话让我辗转难眠,脑海里全是那件心心念念的中山装。第二天清晨,我就握着镰刀站在了冰封的油桐树下。呵出的白气瞬间在睫毛上结成霜,寒意从脚底直往上冒。桐子藏在即将腐烂泛黄的桐子球里,我用镰刀尖啄进桐子,再把桐子放进背篓里。没戴手套的手很快被冻得通红,像十根胡萝卜。有的油桐树长在稻田边,桐子落在水田里,我也顾不上寒冷,伸手在泥水里摸索。一不小心,镰刀划破手指,血珠渗进雪里,钻心的疼让我眼眶泛红,可一想到那件中山装,我又咬咬牙坚持下来。
卖桐子的经历更是刻骨铭心。那时供销社收桐子,逢赶集日,我背着二十多斤桐子,走五公里山路到宝源汤供销社。沉重的桐子压在肩上,像压着一座小山,每走一步,肩膀都被勒得疼。到了集市,我蹲在角落,等待收购员验货、称重。二十多斤桐子卖了十多元钱,我心里算计着,离中山装越来越近了。
终于凑够钱那天,是个雪后初晴的早晨。阳光洒在雪地上,折射出五彩的光。我攥着皱巴巴的钞票,手心里全是汗,跑到供销社买了做中山装的布抖。在老裁缝铺门前,我的心跳得像敲鼓一样。老裁缝的铺子很小,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灰尘在光柱里欢快地跳舞。老裁缝是个和蔼的老头,他眯着眼睛,拿着软尺,手指像蝴蝶一样在我身上飞舞,一边量一边念叨:“年轻人长身体,我给你放一寸。”听了这话,我的鼻子猛地一酸,想起这一路攒钱的艰辛,那些寒风割面、手脚长满冻疮的日子,都在这一刻变得值得。
等待取衣服的半个月,每一天都像是在煎熬。我每天放学都要绕道去裁缝铺看一眼,每次站在铺子前,看着那件正在制作中的中山装,心里就满是期待。终于,在一个温暖的午后,我的中山装做好了。那蓝色,比我想象的还要好看,不是那种明艳张扬的蓝,而是像晴朗天空般澄澈的浅蓝,纯净又美好。我迫不及待地换上,新布料摩擦皮肤的感觉让我浑身微微战栗,满心都是欢喜与满足。老裁缝笑着帮我抚平肩线,他的手粗糙却温暖,笑着说:“人靠衣装马靠鞍。”他眼角的皱纹里,藏着满满的笑意与祝福。
回家路上,我感觉自己长高了三寸,走路都带风。同学们看见我身着新的中山装,惊呼起来,那一声声羡慕的声音,比任何赞美诗都动听。到家后,我在镜子前转了又转,正面、侧面、背面,怎么看都看不够。母亲站在门口,欲言又止,最后只是轻轻叹了口气:“明天上学别穿,等过年再穿。”
可我哪等得到过年?第二天天不亮,我就轻手轻脚地爬起来,小心翼翼地穿上我的宝贝。一进教室,顿时炸开了锅,同学们的目光“唰”地一下全聚集在我身上,连平时最漂亮的女生都多看了我两眼。上课时,我坐得笔直,后背都不敢靠椅背,生怕弄皱了我的中山装。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脱下来,用刷子轻轻刷去灰尘,再挂到最通风的地方,像是对待稀世珍宝。这件衣服,我整整穿了三年,直到袖口磨出毛边,肘部泛起油光,可它在我心里,依旧是最珍贵的。
高中住校后,我把它叠得整整齐齐收进箱子。每次开箱取物,都会忍不住多看它几眼,那些关于桐子、关于努力、关于梦想的回忆就会涌上心头。后来靠劳动挣钱,我有了更多更好的衣服,但这件中山装始终占据着衣柜最中心的位置。朋友总说这件旧衣服该扔了,我却总是摇头。它不仅仅是一件衣服,更是我人生中第一份靠自己双手挣来的礼物,是那个在冰天雪地里刨米的少年留给我的信物,承载着我最美好的青春与奋斗的时光。
去年冬天,侄孙来家里玩,翻出了这件中山装。他瞪着圆圆的眼睛,好奇地问:“四爷爷,这是戏服吗?”他天真的问题让我哑然失笑。我给他讲桐子的故事,讲冻僵的手指,讲集市上的叫卖声。他听得眼睛发亮,突然说:“四爷爷,我长大了也要自己挣钱买喜欢的东西!”那一刻,我仿佛看到当年的自己,那个怀揣梦想、不畏艰难的少年。
如今四十多年过去,老裁缝的铺子早已不在,集市上的吆喝声也换成电子喇叭的叫卖。在这个衣服泛滥、快时尚盛行的时代,人们习惯了即穿即弃,可这件中山装对我来说,是无可替代的。每当我抚摸它,指尖仍能感受到那年冬天的寒意,鼻尖仍能闻到新布料的清香。它是我生命的一部分,见证了我的成长与蜕变。
这件中山装,宛如一颗闪耀的星辰,镶嵌在我记忆的天空,永不坠落。它承载着我的青春、奋斗与梦想,是我个人记忆的深情寄托,更是一个时代的生动剪影,象征着那永不褪色的奋斗精神与对生活的热忱。未来的日子里,它将继续陪伴着我,在岁月的流转中,诉说着那段质朴而又动人的时光 ,激励我无论面对何种境遇,都要怀揣希望,勇往直前,用双手去编织属于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