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岁月的长河里,总有一些声音、画面和情感,如同陈酿的美酒,愈久愈香。关于母亲的记忆,于我而言,就是那萦绕在乡村老屋里的木鱼声与诵经声,是浸透在生活点滴里的虔诚与热爱,更是镌刻在生命深处的精神图腾。
记忆深处的乡村黎明,总是被悠悠檀香味唤醒。天还未破晓,那熟悉的香气便悄无声息地钻进我的被窝,轻挠着鼻尖。而此时的母亲,早已跪在佛龛前的蒲团上,手中数珠拨动的声音,比公鸡打鸣还要准时。供桌左侧,那张褪色的《心经》拓本静静悬着,上面的字迹模糊得像雾里的远山,可母亲却能将二百六十字倒背如流,每一个字都仿佛刻进了她的灵魂深处。
母亲学经的故事,堪称一部动人的奋斗史。她不识字,却在六十岁那年毅然一头扎进经文的世界,从此吃起了长素。村头河嘴上的老尼姑王大孃来化缘,对母亲来说就像久旱逢甘霖。她像个虔诚的小徒弟,追着老尼姑从村东问到村西。老尼姑念一句“观自在菩萨”,母亲就赶紧在灶灰上画个圈;念到“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她就手忙脚乱地用麦秸摆出波浪。就这样,母亲拜王大孃为师,不仅学会了《心经》,她还跟着学习《阿弥陀佛经》《观音经》《地藏经》《血河经》《因果经》,那些观音经》等多部拗口的经文。日日夜夜的聆听与琢磨,让那些原本像绕口令的文字,渐渐成了她最熟悉的“老朋友”。
母亲对经文的痴迷,渗透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田间劳作时,她挥舞锄头,嘴唇也跟着轻轻颤动,仿佛在与土地诉说经文里的秘密;走路时,她的脚步踏着经文的节拍,嘴里念念有词,路边的野花野草都成了她的听众;做饭时,灶火映红她的脸庞,她一边添柴加水,一边默默诵经,那袅袅升起的炊烟,都仿佛带着经文的韵味。她还想出了各种奇特的办法记录经文:往墙缝里塞石子对应《心经》字数,在瓦片上刻痕、用麻绳打结记录其他经文,把深奥的文字变成了生活里独特的记号。
母亲的这份执着,感染了身边所有人。她放下长辈的架子,坦然地向子子孙孙、儿媳女婿求教。晚饭后,一家人围坐在暖黄的灯光下,成了最温馨的学习时刻。母亲戴着老花镜,手指轻轻触碰经文,眼神里满是渴望和恳切。儿媳耐心讲解字句含义,小孙子蹦蹦跳跳找来卡通版佛教故事书当“教材”,女婿则用手机查阅资料补充知识。遇到拗口的梵文,母亲反复跟读,发音不准引得大家轻声发笑,她也跟着笑,然后接着学。为了感谢家人,她还会提前准备好大家爱吃的点心。一来二去,亲情在这学习的氛围中愈发浓厚。就连邻居家的小学生,都被母亲的虔诚打动,主动来教她识字发音。母亲满心感激,每次都精心准备供果让孩子带回家,说这是带着福气的谢礼。一教一谢间,母亲学经的热情越来越高,她对信仰的坚守,也像春风一样,吹进了每个人的心里。
初一、十五以及观音会,是母亲最重视的日子。晨光初绽,青灰色的瓦檐还凝着夜露,老屋里就会传来清越的“笃、笃、笃”木鱼声。这声音像是被时光浸泡过,不疾不徐地漫过斑驳的窗棂,掠过供桌上摇曳的烛火,裹着檀香的余韵,轻轻叩响岁月的褶皱。有时夜雾未散,木鱼声已穿透薄霭,宛如一首无声的歌谣,承载着母亲虔诚的祈愿,日复一日,在时光里刻下温柔的印记。
记得那年我生病住院,母亲忧心忡忡,却依旧每日按时念经。有次暴雨倾盆,道路积水严重,我以为她会暂停。可在病床上昏昏沉沉时,熟悉的木鱼声竟穿透雨幕传来。原来母亲蹚着水回了家,浑身湿透也顾不上换衣,立刻开始诵经。她专注的神情里,每一声木鱼都饱含着对我的牵挂与祝福。那一刻,望着她被雨水打湿的鬓角,我的泪水夺眶而出。那些年的木鱼声里,藏着母亲最深沉的爱,是她为我、为家许下的最温柔心愿。
供桌上的细节,最能体现母亲的用心。清晨,她早早去舀井水,力求水面一尘不染;供果一定要选带着露水的,苹果蒂还得朝西摆。她常说:“供佛就像招待贵客,一点都马虎不得。”有一次,孙子贪玩打翻了供盘,核桃滚进香炉灰里,母亲罚他跪着把《大悲咒》从头背到尾。孙子背得磕磕绊绊,母亲却能闭着眼睛接上漏掉的句子,那些经书早已烂熟于心。
临终前三个月,母亲开始整理她的“经书”。画红圈的,刻竖道的,火柴盒衬着黄绸布,像一个个微型佛龛。最末一个盒子里塞着一团棉絮,里面是干枯的灯芯草,母亲说这是“燃灯古佛的引子”。
如今,母亲已离开许久,但家中的一切似乎都留着她的影子。佛龛还在原来的位置,只是没了她虔诚跪拜的身影。可在某些静谧的清晨,檀香味会悠悠飘散,仿佛她从未走远。我供着母亲留下的数珠,枣木珠子被磨得发亮,每一颗都沁着她手心里的温度。偶然在旧货摊发现一本注音版《心经》,买回来念,却总觉得少了母亲诵读时的韵味。她用石子创造的符号,比铅印文字还要鲜活——圆圈在风里打转,三角刺破晨雾,波浪线荡开檀香。
清明上坟时,我带去新采的灯芯草。坟前燃起的青烟里,我恍惚又看见母亲敲击木鱼念经的身影。风掠过草叶,哗哗作响,像是在齐声诵读,竟连缀成完整的经文。原来,母亲早把经书种在了这片土地里,那些字句生根发芽,长出了漫山遍野的婆娑梵音。
母亲走了,但她留下的,不只是被岁月磨亮的枣木数珠、写满生活注脚的经文,更是一种对信仰的坚守、对生活的热爱,还有无尽的善良与慈悲。她用一生的修行,教会我敬畏天地、心怀善意、坚持热爱。这份精神财富,如璀璨星辰照亮我的生命长河。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带着母亲的这份精神继续前行,让她的信仰和爱,在时光流转中生生不息,在家族血脉里代代相传,在每一个平凡或不平凡的日子里,绽放出温暖而坚韧的光芒,成为照亮我人生道路的永恒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