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来到庄子峁,拍几张照片,自是必不可少的。作为一个非摄影爱好者,我对庄子峁的那棵古柳和那片蓝天,神往不已。
在庄子峁的最高处,地势平坦,柏油路穿塬而过。有一处岔路口,那是通往各庄各户的小路。岔路口处站着一棵巨大的古柳树,成年累月地守望着庄子峁的一切。这棵古柳,树身笔直坚挺,树冠枝繁叶茂。倘若能够爬上这棵古柳,定能将庄子峁的美丽秋景,尽收眼底。
行至岔路口,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发现了这棵古柳。我和若兮姐都抢先给古柳拍了照片,但拍照的角度并不相同。若兮姐是一位每走一步都在思考的智者,就连拍照的时候也不会停止。受若兮姐的影响,我也想到了很多。
我有一个习惯——但凡遇到古树,我是一定要抱一抱的。我坚信,古树是有灵性的。每一棵古树,都应该是集天地之灵气,吸万物之精华;才能在岁月更迭中,在风云际变时,存活下来。古树是当地历史的见证者,是当地气象变化的承载者。相信我,拥抱古树,或可转运,或可沾才(材)。
于是,拍照之后,我上前抱了抱那棵古柳。粗壮的树身,两个人或许才可以抱得住。树皮厚实而粗糙,像极了黄土高原上布满的沟壑,纵横交错。我抱着这棵古柳,感受着它的沧桑与凝重,却没来得及去细细聆听它的故事。
照片中的古柳,粗壮的树干没有被完全表现出来。我问苏洲和玲瑞兄,怎样拍照才能更好地展现出古柳树的雄伟。他俩只是思考,并不作答。我想,应该是需要对比,让人和大树站一块就好了。
既然如此,何不以这棵古柳为背景,给自己拍几张照片呢?想到这里的时候,我们已经走了好远。更重要的是,集才华和美貌于一身的两位摄影师:袁主席和郭郭,都不在跟前;与古柳合影的事儿,也就只能作罢。
快走到庄子峁九德书苑的时候,郭郭发在群里的一张照片,令众人惊艳。
那是郭郭在庄子峁便民服务中心拍晓松姐的照片。脚下是一砖宽的砖墙,砖墙右边有一小土块,其余的背景全是蓝天。那是一种自然而不加雕琢的蓝,纯粹的蓝,深邃的蓝。如若不是有几丝白云浮在身后,我们差点都以为那是一幅蓝色布景。照片中的晓松姐口中衔着一枝红瓣黄蕊的秋菊,张开双臂,仰望蓝天,做拥抱状,意境深远。在阳光的照耀下,方格子外套和脚下的一抹砖墙颜色相近,浓淡相宜。轻风似有若无地吹拂在脸上,不肯离去。这一刻,晓松姐对美的陶醉与享受,被郭郭永远地定格了下来。
“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晓松姐和郭郭都是生活的有心人,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午饭期间,我打趣道:“晓松姐您太厉害了,凭借一张照片,就轻松打败全网。我们也要拍张照片打败你!”谈笑间,我们便邀请摄影师郭郭一同偷偷地从饭桌前溜走了。
还是同样的地点,同样的背景,同样的姿势;郭郭为玉蓉老师、玉琴老师、雪莲老师、苏洲和我,分别拍了照片。这些照片,大家都很满意,也都很感谢热心的郭郭。这一路上,袁主席和郭郭,一直都在忙着为大家拍照,却很少拍到自己,实在遗憾!
如果有人问我,秋天的庄子峁哪里可以拍出美照,我想我会告诉他:古柳或者蓝天。要么拥抱古柳,要么拥抱蓝天!
——2023.10.28
备注:本文首发于“视听庆阳”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