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黄柳军的头像

黄柳军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2/18
分享

牛年说牛

文/黄柳军

对于牛,大家相当熟悉,特别是农村孩子,一说起牛,就知道它是最常见的牲畜之一。

今年是牛年,就说说牛的事吧。

小时候,我们对牛都有一个好印象,尽管牛长得丑陋不堪,但内心还是蛮喜欢它的。所以,在汉语成语中,就有不少是赞美牛的,比如牛气冲天、汗牛充栋等等。

在农村,牛是作为耕作工具来使用的,每当农忙时候,不少村民就用牛来犁田。所以,我们谷仓里的粮食,都有牛的一份辛劳和一滴汗水。

当然,在古代,牛还可以当作运输的工具。

隋朝的时候,有一个叫李密的人。他原本出身贵族,但后来家境没落了,只好到宫廷去当侍卫。

有一次,隋炀帝回宫时,看到在当值的李密。他仔细地打量了一下李密,然后问身边的一位大臣:“那个侍卫是谁?”

大臣回答说:“他是已经去世的蒲山公李宽的儿子,名叫李密。”

隋炀帝继续说:“我看他总是东张西望,以后别让他在宫里当侍卫了。”

这位大臣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他觉得如果直接赶李密出宫,会让李密很难过。于是,他对李密说:“我觉得你非常有天资,像你这样的人应该凭才学来获得官职,而不是做一个每天管理琐碎事情的宫廷侍卫。所以,我希望你能多多学习,不要把时间花费在一些没用的事情上。”李密听了这位大臣的话,很受鼓舞。于是,他回到家里,专心致志地读书。

一次,李密听说包恺先生在缑山,就想去拜访。他用蒲草做成鞍,放在牛背上,骑着牛出发了。

为了能抽空看书,李密把一套《汉书》挂在牛角上,一只手拉着牛绳,一只手翻书阅读,看得十分专注。路上的行人都被他这种奇怪的行为吸引住了。此事被传为佳话。

除了牛角挂书这个故事,在我们读书时代,也听过庖丁解牛的寓言故事,而最令人感动的,无疑就是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了,相信每一个中国人将牛郎织女的故事,铭刻于心,代代相传,以此纪念他们忠贞的爱情。

对于牛,我们更欣赏它勤劳忠诚的性格。在我们的印记中,牛总是默默无闻地干活,所以一说到牛,脑海里就会浮现出它犁田时的样子。

作家路遥曾经说过一句话: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正因为路遥对牛的忠诚和精神有了深刻的理解,他才像牛一样在文学世界里默默劳作,于是有了《人生》《平凡的世界》这些不朽的作品,感动着千千万万的读者。

不过,在这个世界上,尽管牛获得了大多数人的好感,但也有一部分人对牛似乎有点偏见。比如,对于那些比较固执的人,大家会说他钻牛角尖,又如,对于那些形形色色的坏人,大家都会深恶痛绝之,说他们是牛鬼蛇神。

在农村,一些家长面对那些比较蛮横无理的孩子,就会给他们取一个小名,叫“蛮牛”,甚是不屑。

牛年说牛,即使人们对牛的认识褒贬不一,但在我心里,牛始终象征美好的一面,就像路遥说的一样,“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因为,勤劳和忠诚的人,终会得到应有的回报。

2021.2.8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