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黄其海的头像

黄其海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3/04
分享

三十五年前的春游与摆摊

那天上午,天空晴朗,阳光洒在大地上,给人带来温暖与希望;可到了下午,天色渐渐转阴,还飘起了丝丝小雨。就在这样多变的天气里,我们一家三口搭乘单位的专车,前往大蜀山,共同度过了一段难忘而又充满欢乐的时光。

那天一大早,我们便从睡梦中醒来。由于前一晚炉子熄了火,想着再生火做早餐太麻烦,便决定在外面吃。于是,我们来到紫光楼路边的小店,喝着热乎乎的稀饭,吃着香脆的油饼,简单地填饱了肚子。随后,我们来到南七味美食品厂门前的广场,这里也是1路公交车站,我们在那里等待着车子。等啊等,一直等到九点多钟,终于坐上了味美食品厂的网点服务车。车上摆放着他们自己生产的各种美味糕点,还有汽水等饮料零食,空气中弥漫着香甜的气息。那天要到大蜀山去“赶集”,妻子作为单位的员工兼售货员,要随车前往服务摊点工作,而我和女儿则算是“蹭车”,一同前往那座本城最高的山峰——大蜀山。

大蜀山,作为集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地质公园和省级风景名胜区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平日里就游人如织,每逢节假日更是热闹非凡,人气爆棚。对于这座偌大的省会城市来说,大蜀山是独一无二的名山,承载着无数人的美好回忆。当车抵达大蜀山脚下的“大铺头”时,妻子便和几位同事开始在服务点忙碌起来。临行前,妻子温柔地叮嘱女儿要听话,然后挥手向我们告别。我和女儿则充满期待地开始卯足了劲准备登山。

那时女儿还不到三岁,小小的她却还很乖巧。一路上,她走一段路,我便抱她走一段路。在上山的途中,有一大段路特别陡峭,我们累得气喘吁吁,我心里也不禁为女儿捏了一把汗。不过,我们还是坚持着,终于登上了山顶。我抱着女儿在一棵大树的阴凉下坐下休息。此时,天空格外晴朗,阳光毫不吝啬地洒在身上,照得那些刚刚登顶的游客们身上燥热无比,汗水浸湿了衣衫。而在弯弯的山道两边,小商贩们早已见缝插针地摆满了摊点。有清凉的汽水、香甜的糕点和新鲜的水果,还有那些打电子游戏机之类吸引小孩子的玩意儿。对于我们这些成年人来说,这些东西或许没什么吸引力,但女儿却充满了好奇,总是忍不住挨上前去仔细看看,伸手摸摸。一路上,女儿总是嚷嚷着要喝汽水,我便把昨晚买的“益力宝”拿给她喝。她喝了一瓶又一瓶,不一会儿,我带来的五瓶“益力宝”就都被她喝光了。我们还吃了些蛋糕和两块油饼,用来补充登山消耗的能量。不过,女儿有时也很调皮,让我着急上火。有一次,她试图捡起地上的空塑料汽水管吸着玩,还有一次,她站在那花里胡哨的电子游戏机前赖着不走,怎么喊她都不愿意离开。我实在气不过,便轻轻打了她两下。

登山的路上,游人如织,热闹非凡。有上山的,有下山的;有赏景的,有打拳舞剑锻炼身体的。像我这样带着孩子来爬山的人也不在少数。那天风和日丽,山上绿意盎然,景色美不胜收,游人的欢声笑语更是为这春日的大蜀山增添了一份祥和的氛围,仿佛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看着眼前的景象,我不禁感慨,我们来到这世上,都在为生活而奔波。有的人有一份固定的工作,能够衣食无忧;而这些流动的小商贩们,靠的是自己的脚力赚钱,工作十分辛苦。他们总是哪里有人气就往哪里赶,喜欢扎堆,从而形成了一种热闹的气场。如果没有这些商贩们的摆售与吆喝,我们的旅行或许会显得单调乏味许多吧。

我还看到有骑着自行车驮着冰棒箱卖冰棒的人,他们在崎岖的山路上骑行,车身颠簸不已。他们停在树荫下,一声声地叫卖着:“香蕉冰棒,五分一支,豆沙冰棒,一毛一支哎!……”我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发现过来买冰棒的游客寥寥无几。在这样竞争激烈的环境下,现在的生意确实越来越难做了。仅仅靠吃苦耐劳,把嗓子喊哑,如果不善于抓住商机,找准市场的关键,想要靠做生意发财,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运气好到爆棚,财神主动找上门来。

当我们站在山顶上俯瞰山下时,眼前的景色美得让人窒息。金黄的油菜花田一片连着一片,就像一片片绚丽的七色海。那翡翠般的城池,如同紧密护卫着这片“海”的坚固堡垒,而城池中那些高楼大厦,就像是停泊在海面上随时准备扬帆远航的大船。不仅田野上满是美景,那彩带般飘舞的盘山路边,也镶嵌着郁郁葱葱的绿树和五彩斑斓的花朵。微风拂过,一缕缕醇和的馨香扑鼻而来,那香气仿佛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能够融化我心中的拥堵,舒爽我那被尘世纷扰淤积的心怀,洗涤我那被世俗蒙蔽的眼眸。这带着一丝乡愁的香气,分明是来自花蕊的深处,来自蜂蝶采蜜时“嗡嗡”低飞的快乐之中。

我抬起头,极目远眺,只见蓝天如洗,白云如棉,仿佛触手可及。那一刻,我心旷神怡,整个人都沉浸在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中。一旁的女儿也开心极了,她一手拿着花色冰淇淋,一手攥着“益力宝”,一会儿看看左手,一会儿望望右手,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对于小孩子来说,美食的诱惑往往比眼前的美景更具吸引力,“一饱眼福”是一种享受,“一饱口福”同样也是。

随着下山的人流,我们选择了后山一条窄窄的石阶路。这条路虽然坡陡,但路程相对较近。女儿还小,脚力不足,走山路、下陡坡对她来说有些困难,我生怕她一个不小心踩空发生意外。起初,我扶着她下石阶,可没走几步,她就哼唧唧地不愿意走了。无奈之下,大多数时候我只能抱着她下山。这一路下来,体力消耗巨大,我气喘吁吁,每走几步就得歇口气。终于,我们走到了相对宽坦的盘山路上,路好走了,人也轻松了许多,我便放下女儿,让她自己走路。

当我们来到烈士陵园时,这里是一片清雅肃静之地。满眼的青松翠柏,笔直地挺立在道路两旁,仿佛忠诚的卫士。仿古的花坛里,花朵星星点点,娇艳而不庸俗。脚下是一条冗长的甬道,平整如新的水泥路面整洁干净,石墀上落英缤纷,那些摇曳生姿的花草仿佛在争相展示自己的美丽,将花团锦簇奉献出来,等待着人们的品鉴。在“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和“烈士陵园”两座石碑前,摆放着庄严肃穆的花圈。那天,有学校组织学生们来这里举行春游踏青活动,瞻仰烈士陵园是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一课。孩子们在完成了一天的行程后,此刻都在草坪上尽情地玩耍、嬉闹着。在陈列馆门前的绿坪上,还有几个小学生在打篮球,他们的欢声笑语回荡在这片宁静的土地上,构成了一幅祥和温馨的春景图。

我和女儿索性仰面躺倒在草坪上,感受着青草的柔软和大地的气息。那一刻,所有的疲惫都仿佛消失了,只剩下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后来,我翻看日记中手绘的春游路线草图,才清晰地回忆起那年那月那日的行程。我们从大铺头登上山顶的小电视塔,再到了大电视塔后开始下山,一路经过烈士陵园、林业学校,还经过了一池水塘、“桃园里”以及正在举办“合肥市桃花笔会”的山庄。

走出烈士陵园后,还是一段下山路。我们在那粉红秾艳的“桃园里”稍作休息。看着那盛开的桃花,仿佛置身于一片粉色的云霞之中。走过“合肥林业学校”时,我不禁想起了那年和工友小崔曾专程来到这里,与在该校读书的一位好友把酒言欢,最后酩酊而归的情景。如今,已经过去多年,我们失去了联系,也不知道他毕业离校后的去向。

在一池清澈的水塘边,我和女儿蹲下来洗了洗手,又洗了洗脸。清凉的水拂过脸庞,顿时觉得神清气爽。走到山庄时,我们在食品厂的摊位上没有看到妻子的身影,但我们并不着急。原来,乳白色墙体围挡着的山庄里正在举办“合肥市桃花笔会”,这无疑是一群文人骚客们发起的充满诗意的活动。而我,有时候感觉离文字很近,仿佛能触摸到它的温度;有时候又觉得离它非常遥远,遥不可及。女儿在这美丽的景色中,心情格外愉悦,她甩开手在草坪上欢快地跑来跑去。而我,则再次躺在草坪上,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与美好。

终于,我们等来了汽车。车子开到了食品厂的第二服务点,没想到就在烈士陵园的大门口。我和女儿刚刚还在这里玩了很长时间,却浑然不觉,因为妻子一直都在这“第二服务点”忙碌着。这时,天空突然开始转阴,不一会儿,雨点就落了下来。我们手忙脚乱地搬的搬,抬的抬,赶紧把成箱的汽水、成盒的糕点搬上了车。车子发动后,一路奔驰。还没到家,雨点就越来越大,打在车窗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

这段三十五年前的春游与摆摊经历,虽然已经过去了很久,但那些美好的瞬间,却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深处。每当想起,心中便充满了温暖与感动。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