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爷爷,不许进来,等我喊您进来才可以哦!”
“爷爷,您把眼睛闭上,我说睁开的时候才能睁开哟!”
妹妹说话的语气带着十足的“命令”意味,那口吻不容反驳,更不许违背,甚至连明知故问一句“这是为什么呀”都不行。
通常,妹妹紧接着就会给我一个意料之中却又满心欢喜的惊喜:一盘丰盛得只能观赏、不能入口的“午餐”;或是一张精美别致的手工贺卡、贴画;又或是刚刚手绘完成、童趣盎然的一幅童画。
妹妹做的贴画数不胜数,尤其是送给我的那些手工贴画,花样繁多。她为我做过书签,让我在书页间留存一份童趣;做过面具,戴上后仿佛进入奇妙的童话世界;做过手镯和项链,虽是简易手工,却满含情谊;还有小巧的包包,用双面胶粘起来,一根手指便能轻松勾起;甚至有可以开奖的盲盒、写满祝福的生日贺卡、节日问候语,像“爷爷辛苦了”这样温暖的话语,以及许多许多其他充满心意的小物件。
为此,我在丁香园专门准备了一个小抽屉,里面满满当当放的都是妹妹送我的花花绿绿、精美无比的贴画和贺卡,每一件都承载着她纯真的童心与满满的爱。
妹妹对“星空纸”格外着迷,视若珍宝。虽说那不过是巴掌大小、手可盈握的一种彩纸,却是当下孩子们做手工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有一次,妈妈不小心把她的星空纸当作垃圾扔掉了,妹妹得知后,伤心地大哭起来,怎么哄都无济于事。往常妹妹受了委屈,谁哄都不行,唯独只要外婆哄;可那天偏不凑巧,外婆已经回她的合力一村了……
我常常看到妹妹一诺坐在台灯下,桌上摆放着一把安全剪刀、一小卷双面胶和几张星空纸。她全神贯注,左裁裁、右剪剪,转着圈儿精心裁剪,不一会儿就剪出许多条形、心形、方块形的纸片。接着,再用双面胶把它们粘成贺卡、贴画或是小包包的模样。上面写满了元气满满的祝福话语和摘抄的好词好句,还涂绘着用简单线条勾勒出的人物场景等。图文并茂,色彩斑斓,每一笔每一划都洋溢着满满的童趣、十足的稚拙和无尽的欢喜。
姐姐小淘宝同样热衷于手工制作。为我的生日,她精心做过一碗“长寿面”,那面条虽不能食用,却饱含深情;还做过可以翻页的精美贺卡,每一页都藏着她的心意;甚至为我画过一幅抽象画风的“照片”与“邮票”,独特的创意把我感动得热泪盈眶。
妹妹有时会问我:“爷爷,房间的‘房’字怎么写呀,还有‘玩’字呢?” 我正玩手机,也只能赶忙放下,耐心地告诉她笔画顺序。妹妹一听,自信满满地应道:“我知道啦我知道啦!” 然后便埋头认真书写。写完又命令我闭上眼睛,我若不乐意,她就开始哼哼唧唧,撒娇说:“不行不行,一定要闭上眼睛,因为我要给您一个大惊喜呀!我做的这个贺卡,是专门送给您的。” 没办法,我只好乖乖闭眼,满心期待地静静等待。
不一会儿,妹妹欢快地说:“好啦!” 我知道这是可以睁开眼睛了。我问她:“你为什么不送给奶奶贴画呢?” 妹妹回答:“奶奶(外婆)不喜欢呀,她总是忙个不停,也没有地方收藏。” 的确,外婆整日忙着做家务,为一大家人烧煮洗涮,给姐妹俩穿衣梳辫,每天总有做不完的活儿,实在腾不出多少闲情雅致来欣赏、收集妹妹的手工。
妹妹剪出两个洞眼和嘴巴,画成一个面具,兴高采烈地贴在自己脸上,东张西望,兴奋不已。她还嚷嚷着要给我戴面具,可贴在我脸上时,眼睛和嘴巴怎么都对不上。外婆在一旁笑着打趣:“是你爷爷(外公)的脸太大啦。” 这意思就是,这个面具对我来说太小了。妹妹倒也不介意,拿着面具自顾自地跑回书房去了。
还有一种儿童手工折纸叫“东西南北”,能套在双手四个手指上随意打开折叠,这可是我们小时候都玩过的游戏。四个角上分别写着“东西南北”,妹妹问:“几下?” 我随口说5,随即打开折叠五下,若是最后闭合了就算获胜,若是开启了,那“东西南北”就像要“吞”掉我的手指……
2
我们都明白,每个孩子都是与生俱来的雕塑大师、发明家,更是独一无二的小画家。他们所创作的东西,或许和实物毫无相似之处,但这些作品恰恰是孩子们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完美呈现。绝不能用成年人的标准去衡量孩子们的艺术作品,否则便是在扼杀他们娇嫩脆弱的天性。对于学校老师和家长而言,唯有细心观察、正确引导,探寻激发孩子艺术天赋的有效方式与对策,让孩子们的作品淋漓尽致地演绎和展示出童年时代的天真烂漫与无忧无虑,才是至关重要、不可忽视的课题。
妹妹做手工又快又好,有时还会叠千纸鹤、折纸飞机。在那狭小堆满童话绘本书的书房里,她试飞纸飞机,兴奋得手舞足蹈。
昨天,她拿着好看的千纸鹤跑进厨房,那时我正忙着收拾一摞碗碟,双手湿漉漉的,根本拿不了这么精巧好玩的手工。我只能匆匆瞄一眼,赶忙赞美几句。妹妹倒也不介意,留下一句“是姐姐教我叠的”,便关上门“咚咚咚”地跑开了。
有时,她还会在纸上写上一行行漂亮的字,画上几个小人、房子、草坪等等。昨天妹妹做手工的状态极佳,画画的兴致也格外浓厚。她画的是一座立体的房子,房子上方有三扇大小各异、宛如彩虹般绚丽的窗户,还有一扇坚固的门。房顶上飘扬着一面红旗,不过没有烟囱,毕竟这是在城市里,如今家家户户都用煤气灶,不再烧柴火,所以她就没画烟囱。没有炊烟袅袅,总感觉少了些乡愁。好在妹妹只是个6岁的孩子,她哪里懂得什么乡愁呢?画的左边,一只彩色的小鸟轻盈地掠过天空,旁边是一颗鲜红的太阳和六朵洁白的云朵。左边的地上,一朵向日葵向阳而生。房前屋后,都是绿油油的草坪,景色十分迷人,只是没有小鸭子和小鹅,因为房子周围没有池塘。而且到了冬天,丁香园附近的匡河都结了薄冰,小鸭小鹅也无法在这么冰冷的水里嬉戏了。屋子里面,一个小女孩正坐在椅子上吃午饭,她手里拿着一双筷子,饭桌上摆着一碗雪白的米饭、一碟扇贝和一盘扒皮鱼,小女孩身边没有同伴,也许她的家人都在忙别的事情吧。
我问妹妹这些细节,她一一回答,从她的描述来看,这顿午餐相当丰盛。妹妹一诺还写过一篇《吃海鲜》的作文,和姐姐那篇《我爱我的家乡》一样,在“上海头条”发表后,浏览量迅速过万,双双登上了红榜……
3
我喜欢静静地在一旁看着姐妹俩写字、剪纸、制作手工贺卡,喜欢听她们大声背诵古诗词,喜欢听她们弹奏优雅的琴声、唱起动听的歌声…… 这些点滴,总能让我心生一份莫名的感动,悄然驱散这个深冬里彻骨的寒意。
我已然记不清姐妹俩送给我的第一幅贺卡是什么样子,也不记得是在她们几岁时收到的。但想来,应该过去没多久吧。那第一幅贺卡,或许只是一张简单的纸片,裁剪得并不规整,上面是几个简单的图形、点与线,还有随意涂抹的童画,甚至可能有用汉语拼音拼写代替的字。可惜,我确实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幸好,我正在整理准备出版的散文集《幸福笔记》里记载了这些,如此一来,结果倒也不算太糟。收到姐妹俩送我的这些精致而又带着稚嫩气息、写满童趣和天真的贺卡时,我觉得自己无疑是这个蓝色星球在这个寒冷季节里最幸福、最温暖的爷爷。
——“送给爷爷!爷爷辛苦了!爷爷我爱你,你也爱我吗?……”
——“按时睡觉!爷爷生日快乐!新年快乐!……”
——“束一诺书,今天我去糖果店了,我和糖果拍了张照片。”(旁边画的是糖果店,玻璃柜台上摆放着棒棒糖等,一个漂亮女生站在一旁拍照)
——“束一诺本子!”(注:妹妹专门用来写写画画的小册子)
——“束一诺送给爷爷一百元。”(注:并非真的给一百元钱,而是让爷爷看她的画,看一次需付费一百元,但因为我是爷爷,可免费观看。按照妹妹的解释和我的理解,看画付费是有道理的。她觉得看画实则是学画的过程,学会了就能自己动手画画,将来成为大画家,靠画画卖钱,那成就感满满,多让人开心啊!)……
妹妹做的贺卡,也会送给爸爸妈妈,姐妹俩之间也会互送。妹妹送给姐姐的贺卡上写着:“送给姐姐 —— 姐姐你学习真好!天天向上,学习进步!” 姐姐有时会“画”一张奖状,上面写着:“束一诺同学:恭喜你在2022年学期获得‘开心果’称号,特发此状。”落款是“小学姐姐,束子菡集团”。
这个落款有思想,束子菡集团都冒出来了,想像力好丰富啊!
她们纯真无邪的童心,犹如琥珀般晶莹透亮,照亮、温暖了我们平淡无奇的日子。有时,我的手臂、手心上都会被妹妹贴上精美的贴画。我故意推辞:“不贴不贴,容易掉呢。” 毕竟粗糙的老皮肤毫无光泽,确实难以搭配如此娇嫩、满是天真的贴画。再说我时常要洗碗涮锅,双手沾满水,贴上去没多久就会掉落。可妹妹才不管这些,依旧兴致勃勃地给我贴上。有时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地方贴,她就拿走我的手机,认认真真地贴在手机背面,恰好被透明手机壳夹住。直到现在,我的手机上还完好地贴着妹妹送的手工贴画……
疫情管控期间,姐妹俩上学还算正常。全面放开后,病毒大面积传播,学校早早放假,她们都没法去学校上课了。姐姐刚读三年级,改为上网课;妹妹才上一年级,不用上网课。又不能随便下楼玩耍,只能呆在家里。妹妹便通过做题、写字、读书、练琴来打发时间,剩下的空闲时间正好用来做手工、剪纸和画画,这些都是她特别喜爱的活动。我常常看到她一边专注地做着手工,一边轻声哼唱儿歌:“其多列,其多列,上山坡,去拣竹叶,带上长刀,砍竹筒;其多列,其多列,大路旁的小树叶,随风吹动,随风扬……”
我时常觉得,是姐妹俩五彩斑斓的手工剪纸和精美贺卡,为我的岁月诗笔染上绚丽色彩。而这般充满趣味的烟火人生,正是我梦寐以求、心之所向的诗意栖居。
4
姐妹俩对花草虫鱼充满热爱,童心纯粹灿烂,只要碰到这些好玩好看的东西,就会被深深吸引,挪不动脚步、移不开目光。说实在的,读书的孩子挺辛苦,并没有太多闲暇时间去尽情享受大自然,难以频繁地开启童趣世界那缤纷多彩的大门。
周六和周日下午,她们稍有一点空闲时间。午睡过后,我就会领着她们到丁香园后面的匡河公园玩耍。姐妹俩一人一辆车,姐姐练习独轮车,这是学校的特色兴趣项目,骑行、自主上车、绕桩和摇车(来回四十次)等都是考核内容。由于平时练习较少,姐姐学得比较慢,她曾想过放弃。我开导她:“坚持住,你已经会骑行了呀,现在放弃太可惜。运动记忆很神奇的,学会了,以后走到哪儿都不会忘!” 姐姐很听话,自主上车和绕桩都顺利通过了,只是摇车四十下还达不到标准,目前最好成绩是二十八下。所以,我们出去玩也得带上独轮车,一有空闲就练习。
妹妹则骑着她心爱的滑板车。我们一路走走看看,到了草地上,她们开心地吹蒲公英绒绒球、吹泡泡,在芳草园里尽情享受无忧无虑的童趣和满目的春色。小姐妹俩开始专注地寻找“蒿子草”,蹲在草丛里一边采摘一边念叨:“做蒿子粑粑”“吃蒿子粑粑,蒿子粑粑!” 就这么一小会儿,我这粗心的耳朵都听出了她们对蒿子粑粑的念念不忘。可直到现在,姐妹俩都没能吃上一口蒿子粑粑。我不会做,便把她们认真采回的几把蒿子草交给我的老妈,也就是她们的吴老太,跟她说两个孩子想吃蒿子粑粑。八十高龄的吴老太拿到鼻子底下闻了闻,说:“看这气味模样像是蒿子,可我也不会做呀。再说了,可别吃错了让孩子中毒,那可就麻烦大了。” 老人家后面这句话彻底让我打消了做蒿子粑粑的念头。
还有一种“三叶草”,或者“四叶草”,姐姐学校有人工培育。她常常跟我和妹妹提起,说在学校吃过三叶草,味道不错,有青草香,还甜丝丝的。每次接姐姐放学回来,等电梯的那点儿时间, 姐姐都要蹲在草地边查看一番…… 她还说给妹妹也吃过,不过我没亲眼看见妹妹吃。妹妹是个讲究的孩子,显然不太喜欢吃这种草。但抛开各种因素,妹妹总是会全力赞同、支持姐姐的选择。
姐姐属马,马吃草;妹妹属猴,本该喜欢吃香蕉和苹果,可也只是偶尔吃几片,并不是特别爱吃。我猜测“三叶草”应该是不常见的一种草吧,或许还有药用价值?不过我也没在网上查一查。
再讲讲那次充满童趣的“百花宴”,也是在匡河公园的南门库景区。姐妹俩带着独轮车和滑板车,在景区练习骑行后,就走进草地,采摘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野花野草,然后在月牙形石凳上像模像样地拼盘,搭配出几碟色香味俱佳的“美味佳肴”,还分成几堆,分别取名为“私房菜”。姐姐小淘宝一本正经地跟我讲解:“这个菜名叫‘宝贝天使’,这个菜是‘金色年华’,这个是……” 我见识浅陋,只认得油菜花,其他的花草我都叫不出名字。……
5
我曾跟姐妹俩开玩笑说,想为她们幼儿时捡拾回来的树枝树叶建造一座巨大的博物馆。我在一首题为《每一片落叶都是有记忆的》诗里这样写道:“我不可能把每一片落叶都带回家 / 我不可能为这些有记忆的落叶 / 建造一座,可安放收藏它们的馆所 / 先不说,审批一块盖房的地,该有 / 多难,买一车红砖一车黄沙的钱 / 我都还没攒够呢,回收集中它们 / 安排快递它们,难度要更大一些 / 在运返途中,遇到恶劣的天气,大风 / 也许会狂刮,会吼叫,纷纷扬扬 / 飘飘洒洒。有记忆的落叶,涂画着 / 人间童年的金色,吮指稚甜的体温 / 因而它们,比树干内部芬芳的木质 / 柔软,比吹过树梢的一缕缕清风 / 优雅,我忍不住伸手想触摸它们 / 必须躬身行礼,它们已然是 / 紧贴着大地的一枚枚七彩勋章……”
然而静下心来想想,很多心愿,也只能是想想,动笔记录下来,真要去做却是难以实现。天真烂漫的童年岁月,如冰雪般晶莹剔透,像一座被童趣童画装点的幸福城堡,又似一片被童谣童话点亮的璀璨星空。而成年人的世界,世故世俗,充满坎坷,满是伤疤伤痕,这两者之间,有着一条永远无法跨越的鸿沟!
有时,我正陷入沉思,妹妹扯着我的衣襟问这问那。大多数时候,我都会耐心、认真地回答她,但也有例外。偶尔我会突然心烦意乱,说出的话词不达意,或者干脆沉默不语…… 大人都有自己的烦心事,活在当下,成年人要是说自己不是如履薄冰、忧心忡忡,那恐怕只能说他是个傻子。更何况我本就是个忧郁敏感、内心世界丰富的诗人,常常会被一个叫做“思考人生”的古怪念头牵着走!……
大多数时候,也是因为时间太过仓促。比如上学放学路上,必须争分夺秒,根本容不得我分心去想别的事情。正准备骑车时,妹妹递给我贴画、手工剪纸或者贺卡,我都没地方妥善放置,只能随手放在电动车车盒子里。回到丁香园后,又匆匆忙忙的,有时就忘了拿。时间一长,这些手工就变了颜色,从鲜艳变得陈旧,变得皱皱巴巴……
学校放寒假,就快到岁末、临近新年了。这时,制作贺卡这种手工悄然流行起来。成年人早已对此不屑一顾,引领时尚的少男少女们也不再参与,这几乎成了懵懂孩子们的专属活动。孩子们用彩纸彩笔,用心写写画画,精心制作,送给长辈、老师和好友,礼轻情意重。细心的人会把这些贺卡收集、珍藏起来,作为永久的纪念,时时铭记那一段纯真的友情和浓浓的亲情!
有一天,我梦见我做了一个梦,梦里姐妹俩的手工剪纸和贴画在满屋子飞舞,宛如缤纷的花雨,每一件都是我心爱的宝贝。我满心欢喜,多想把它们都揽入怀中啊!我伸手去抓,抓了一个又一个,却怎么也抓不完。我累得气喘吁吁…… 梦醒后,我发现自己两手空空,什么都没有。我坐在空荡荡的屋子里,悲从中来,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
记于2023年1月6日 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