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文友聚会上,傅老师送我一本他最新出的散文集《秋浦堂札记》。这是一本近40万字的书,拿在手上,沉甸甸的。翻开书,自序《一个人和一座城》立刻吸引了我,这篇文章写得情真意切、生动感人,原载《温州文学》2021 年夏卷,是温州市文联与《文艺报》社联合主办的“温州记忆—百年献礼”征文的获奖作品。
傅老师在文章的结尾,他说:我所生活了近三十年的第二故乡,其人文情怀的精神实质仿佛就像大榕树:开放、包容之情怀,犹如这座城市的灵魂,假如有灵魂一说的话……时光荏苒,且行且珍惜。从皖南到温州,感恩人生成长路上所有的遇见……
温州是傅老师的第二故乡,他对温州怀有真挚深沉的爱,南阳湾是傅老师的第一故乡,他对南阳湾同样怀有真挚深沉的爱。这两份沉甸甸的爱,促使他写下动人的文字,写下这本内容丰富、朴实无华、散发着泥土的芬芳、充满着人间温情的书。
这本书分为上下两卷共四辑。上卷分“岁月箩筐”和“城居笔记”两辑,主要内容是傅老师自2013年以来,业余时间写的一些随笔和散文,小计44篇,题材有故乡和童年,也有居住城市打拼过程中一些难忘的人与事。
下卷分“书山问路”和“作家茶吧”两辑。“书山问路”收集的是傅老师本人的评论文章;“作家茶吧”则收录了其他作家、文友对傅老师文学作品的评论文章。
本书的重点在上卷。这44篇文章,篇篇精彩、正能量满满。
在辑一“岁月箩筐”中,傅老师浓墨重彩地描写了故乡——皖南九华山南山脚下的南阳湾,故乡的山和水、人与事,在他的笔下,是多么灵动、是多么鲜活啊!连绵的群山、绿油油的庄稼、魅力无穷的秋浦河、含辛茹苦的父母、慈祥的外婆、坚强的二叔、健壮的水牛、清香的绿茶、推心置腹的同学、淳朴的父老乡亲……字里行间无一不透露着一位游子对遥远故乡的渴望和思念。傅老师原来的网名叫“徽州游子”,这也许就是他对故乡南阳湾最深沉的表达。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傅老师写父母的文章感人至深,是辑一“岁月箩筐”的一大特色。百善孝为先,傅老师非常敬重父母,他自己在温打拼异常艰辛,仍不忘把年迈的父母接到温州居住、游玩,使两位老人家身心得到放松、体验到城市生活。
辑一的第一篇就是《母亲来温州》,在这篇文章中,傅老师把操劳了一辈子的母亲多次接到温州游玩,世纪广场、江心屿、九山公园、松台广场……都留下了老人家的身影,老人家没玩几天就急着要回去,她不想给儿子添麻烦……
母亲处处为儿子着想,儿子也是想尽办法让老人开心,在《给母亲拍照》一文中,傅老师从一张20世纪70年代的全家福说起,写到用传统照相机给母亲和家人拍照,写到用数码照相机给母亲拍照,再到用手机给母亲拍照。
在文章结尾,傅老师写道:
今天又是母亲节,朋友圈都在晒有关母爱的话题和图片。我从手机里翻出正月里我为母亲拍的这张照片来,仔细端详了一番,回想母亲这辈子的坎坷经历,作为儿子,我所有的祝福和心愿都浓缩在这篇随笔当中……浓浓的母子之情跃然纸上。
关于父亲,傅老师大约写过五六篇文章(有几篇收录在作者其他散文集里),“岁月箩筐”收录了《村庄、父亲和牛》《我和父亲》等,傅老师的父亲是一位勤劳、朴实、本分的农民,他一生都在为家而操劳,为家而付出,80多岁了仍心怀梦想,令人肃然起敬!
南阳湾人杰地灵、风光秀丽。青山碧水孕育了芳香四溢的绿茶,绿茶汲取了大自然的精华,呈现出迷人的色泽。
辑一辑二中,傅老师在《忆故乡,从一杯茶开始》《故乡四月,与茶有约》《乡音与茶》《秋浦堂·温州一茶庄》《人间烟火故乡茶》等多篇文章中通过茶表达对故乡南阳湾无限的思念。
每天清晨,傅老师饮着母亲、岳父、岳母他们亲手炒制的绿茶,浓浓的乡愁就涌上心头,少年往事仿佛就在眼前……这时候,南阳湾的绿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心灵的寄托,一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傅老师在温州开了一间叫做秋浦堂的茶庄,秋浦河是傅老师故乡的“母亲河”。茶庄以母亲河命名,可见思乡之心切,故乡在他心中重千斤啊!正如傅老师在《秋浦堂·温州一茶庄》一文中所说的那样:茶庄取名“秋浦堂”,不仅想占一点诗仙的文气,以及江南文化的底蕴,更重要的还是对故乡情感的依赖和寄托。
故乡茶生长在高山区域,没有污染,独特的天然气候,使茶叶拥有自然优越的生长环境,无化肥,无农药,有基、含硒。南阳湾的茶品质不一般,口感非常好,傅老师把这样的好茶介绍给温州的朋友们,让大家共同分享,这说明他有出众的商业思维。
傅老师对故乡的爱,体现在这一袋袋的茶叶里,他向人们推销茶叶,同时也是在宣传故乡的茶文化,宣传故乡如今翻天覆地的变化,今日之南阳湾绝非昔日之南阳湾。这不正是傅老师为乡村振兴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吗?
傅老师既有农村之情怀,也有城市之情结。这些丰富的情感,都真真切切地表现在他众多的作品里。故乡南阳湾的山水滋润着傅老师的心,激发他的创作灵感,近年来佳作不断,可以说是井喷式创作,他相继出版了散文集《从皖南到温州》、中篇小说集《奶奶的村庄》、长篇小说《皮王》等等。他在2020年还加入了中国作协,这是多么令人自豪的事啊!
辑一辑二中,与写作有关的文章多达6篇,有《冬夜,站在大街上卖书》《语文老师吴跃丽》《梦想照亮生活》《梦想与收获》《我的写作》《文学梦,在第二故乡实现》。
傅老师从一个农民工到中国作协会员,历尽千辛万苦,始终心怀文学的梦想。从乡村到城市一路打拼,在城市中寻找生存的勇气和生活的方向,永不言弃。在日常经营过程中,他诚信为本,勤恳做事,闯出自己的一片新天地。傅老师大部分的作品是在温州创作并发表的。正如他所言:如果说故乡皖南山水养育我成长,那么第二故乡,美丽的温州,则给予了我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死狐正首丘,游子思故乡。多少年来,我一直不理解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在《道人北山来》中这句诗的含义,今天,我终于明白了,什么是故乡?故乡就是一个人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特别是儿时生活过的地方。在傅老师的心底,永远思念着故乡。故乡是树的根,故乡是人的魂,故乡就是游子的诗和远方。
2024年5月24日于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