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早春二月的一天,天正下着蒙蒙细雨,我们由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林业局的冯主任和卢股长引路,专程去看望他——一个"为树消得人憔悴,直把深情寄丘山"的好人。他叫骆绪昌,今年45岁,家住汀泗桥镇骆岗村,是该村的前任村支书,也是章家山林场的现任"场主"(之所以叫他"场主",是因为林场仅此二人:他和她的妻子)。
有关老骆创办林场的事,一路上,冯主任和卢股长向我们介绍了很多。那是1990年的秋天,看惯了山丘、却看不惯荒凉的老骆再也忍不住了,借着世行贷款造林项目在咸宁实施的东风,主动与村里协商,承包了章家山百亩荒山项目造林任务,双方签订了为期30年的承包合同。合同规定:章家山百亩荒山由骆绪昌投资投劳、自主经营办场,山权归村、林权归户,林木受益后利润村户二八分成。就这样,老骆的家庭林场——当时咸宁市的世行贷款造林项目第一个个体户示范点,在深秋的风里悄然诞生了。
同年10月,老骆根据林业部门的设计精心施工,他自筹资金1万余元,雇请劳力,完成了高规格的抽槽整地任务。并于次年春上全部栽上优质杉苗。此后,他一边加强林木管理,一边实行林农间作;不仅使造林保存率达到100%,而且间作收入12000多元,实现当年办场、当年自给。这一年12月,林业部世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管理中心主任屈树业检查该场后说:"我很高兴,很振奋,都要这样干,世行项目就大有希望。"
佛如一夜春来,万木绿了。老骆也舒心地笑了。1993年,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97年,他当上了骆岗村村支书……讲到这里,冯主任的脸上不觉露出赞许的神情。这时卢股长在一旁说:"瞧,老骆家到了。"
老骆家门前的路边立着一块碑,上书:"世行贷款造林项目示范点"。这不正是一种无言的昭示么!远远望去,老骆正站在他屋后的林子边出神。一声招呼,他缓缓地抬起头,似乎怔了一下,然后艰难地一瘸一拐地挪了过来。身材单薄的他显然是大病初愈,又好像极累。"他这是让林子给累的。"冯主任小声说。我们不由微微地一惊。"你在家歇着,我们先到山上看看。"对他说了一声,我们就往章家山走去。
而今的章家山满目葱绿,这百亩杉木在微风细雨中齐刷刷的,像等待检阅的兵士,迎接我们的到来。我们在林间穿行,感受这绿的洗礼。"这林子长势不错啊。""可不是!都长这么高、这么粗了。""一共投资多少?""据老骆讲,近5万元。""什么时候可以受益,预计值多少?""六年后就可受益,价值二三十万元吧。""二三十万,这简直就是个'绿色银行'!"在我们的对白中,老骆的形象开始高大起来。
下了山,远远地又见他正扶着墙在门口等我们。我们的心情就又有些沉重,进屋落座,不禁要问:"老骆,你不后悔吗?"他有些惊讶地:"后悔?不后悔……"他说得很不流畅,很吃力,一场大病似乎掏空了他。"你为什么要造林?"我们又问。"对树有感情,还想在村里带个头。"一句很实在的话,被他半天才说完。我们不忍心再问了,冯主任对他说:"你好好休息,我们去找你爱人谈。"
老骆的爱人叫周展香,在汀泗桥镇上开缝纫店,人很能干,也很热情。"老骆这个人,说他是'绿痴'一点也不假。"一提起丈夫,她的话就多了,"老骆初中毕业,教过14年书,开过七八年车,还当过村支书呢。当初他动念办林场时,我一百个不赞成,反对的意见说了一大箩筐,他就是不听。真的骑上了虎背,除了全力帮他,我别无选择。为办林场,他把东风汽车卖了,把准备做房子的材料也卖了。为造林子,他吃在山上、住在山上,在山上一点点地整地,一棵棵地栽树,不知吃了多少苦、遭了多少罪!说来你们不信,他手上两年前磨起的老茧,到现在还没消!"
"其实,老骆的身体本来很好,是树把他弄成今天这个样子的!1993年有一次,他在山上挖坑,不小心让一颗石子砸进眼里,痛得在地上直打滚,后来在医院花了两万多块,治了一年多才治好。病愈后到山上一看,山上荒了,他心里更慌,又开始不分白天黑夜地劳作,总算盼到树苗一天天地长大了。谁知前年2月的一天,有人一把火,把10多亩山林烧了个光!这打击太大、刺激太大了,老骆受不了,在山上哭了一天,坐了一夜,下山就起病了,动不得、也说不得话,急忙送医院抢救,医生说是'身体衰弱'病,经过治疗,命算是保住了,至今却不能完全康复……"
说到动情处,周展香不禁有些哽咽。我们就要劝她,她反而抹了抹眼泪,笑了一下说:"前几天老骆对我讲,等他病好了,还要到山上去,把树管好、弄好。我对他讲,我听你的。"在这些听似平常的话里,我们分明感到有一棵树——一棵生命的树,在爱情的滋润下顽强生长。
老骆,你脚下的路还有很长,请一路好走!
作者手记:一个好人!
多年前,我冒着蒙蒙春雨,专程到鄂南一个著名的地方——"北伐战争遗址"汀泗桥镇,采访一个不著名的人——"绿痴"骆绪昌,得上述文字并在《绿色大世界》专栏发表。这在当时,算是完成了一项公务了。
而对于老骆,我却印象深刻,并且时在念中,到底忘怀不得。这不仅仅因为其人其事,也不仅仅因为那一片山林。我想那绿已植于一个人的生命里了!我想那个人不一定总是老骆。日前听说"在骆绪昌的带动下,汀泗桥镇利用世行贷款植树造林的农户有300多户,营造各类林木30万多亩"。
又听说,老骆的那片林子已不属于老骆了!他以30万元的价格把它整体给卖了!听到这消息,我当然要替他高兴的(而我心里却涌起莫名的不尽的失落!)。毕竟,在他付出甚多之后,多少得到了这物质上的回报,"获纯利18万元"了。好人终得好报啊,我没有理由不为好人而高兴。
但我内心又生出这样强烈的忧虑来。试想想,一个志在丘山、情寄绿色的人,中途却不得不舍而弃之,这选择该是多么痛苦和无奈,其情何以堪?我似无语,亦不知该怎样对他说点什么了。除了,就说:老骆,愿你在以后的岁月过得安康,快乐,幸福!
又说老骆,倘若哪一天你不开心了,何不遥看丘山,或者梦对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