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何为的头像

何为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4/22
分享

家乡的桃花开了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里的句子穿过三千年的时光,每当念起,思绪便化作纷飞的桃花瓣,飘向记忆深处那座被青山温柔环抱的村庄,飘回桃花盛放的绚烂时节。

我的故乡,宛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周朝大夫苌弘的故里。三面青山如黛,层峦叠翠,一湾春水似玉带,蜿蜒绕田。惊蛰过后,带着山野气息的风翻越牛头岭,井台边的老桃树率先苏醒,绽出点点粉焰。这抹春色如同燎原的星火,顺着山坡迅速蔓延,不出三日,整个村庄便沉浸在一片流动的云霞之中。恍惚间,竟让人想起《山海经》里的邓林,或许当年夸父弃杖化作桃林,便是这般震撼又绝美的景象。

踏上乡间小径,布鞋底叩击田埂的声响,惊起了沉睡的荠菜花。脚下的泥土里,腐殖土醇厚的气息氤氲升腾。野蔷薇嫩绿的新芽,如碧玉雕琢的触角,小心翼翼地试探着残留的春寒。蒲公英的黄花悄然绽放,星星点点铺满田垄。翻过开满二月兰的土坡,一缕缕若有若无的暗香,便轻轻缠上了衣襟,像极了儿时母亲梳头时,那悄然滑落的桂花油香,丝丝缕缕,牵动游子的心弦,归家的脚步也不自觉地加快了几分。

转过一道山弯,眼前豁然开朗,一幅绝美的丹青画卷在天地间徐徐展开。千株万株桃树依山势起伏生长,粉白的花朵交织成十里锦缎,凌空漫卷。苍老虬曲的枝干上,新芽与花苞蓬勃生长,似老妇布满皱纹的手,温柔地捧着少女的心事。那些开得正盛的花朵,五瓣舒展,宛如粉蝶振翅欲飞;半含的花苞,好似羞窃的少女,垂眸掩面,娇俏动人;最惹人怜爱的,当属那将谢未谢的残花,褪去艳丽色彩的花瓣微微蜷曲,却透出一种文人画中才有的澹泊与雅致。

山风轻拂,枝头的花瓣簌簌飘落,霎时间,漫天皆是纷飞的 “雪花”,又似无数彩蝶翩翩起舞。我静静伫立在花雨之中,任由花瓣轻轻落在肩头、发梢,脑海中浮现出《红楼梦》里黛玉葬花的经典场景。黛玉曾说“质本洁来还洁去”,在她眼中,这高高绽于枝头的桃花,不沾染半点尘埃,纯净无瑕。她在《葬花吟》中悲叹:“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即便凋零,也要用锦囊收集,以净土建个香冢埋葬。这“质本洁来还洁去”,又何尝不是黛玉对自己的期许?她以花自比,孤高自许,满心渴望着能遇到懂得怜惜她的那个人。

桃林深处忽然漾起清泉般的笑声。循声望去,扎着红头绳的女子正将桃花串成花环,戴在颈间,眉眼含笑。一旁的小男孩则用桃胶将竹枝粘成“宝剑”,舞兴正浓。不远处,七十岁的三叔公架起画架,专注地描绘着眼前的桃花与美人。每年,他都会画一幅桃花美人图,画中的美人永远停留在十八岁的模样,落款总是那句“人面桃花相映红”。那画中藏着的,究竟是怎样一段刻骨铭心的往事?直到三叔公离世,这个秘密也永远地被埋藏了起来。

思绪瞬间回到童年时光。那时,我最爱爬上村口那棵歪脖子桃树,藏在树的臂弯里。每当有人担水从树下经过,我便用力摇晃树枝,洒她满身花雨,看水桶里惊起一圈圈欣喜的涟漪。放学后,和小伙伴们遁入桃林里采花,躲到后山小石屋里去“炼桃花仙丹”,直到炊烟袅袅,才在大人们此起彼伏的呼唤声中匆匆回家。后来,负笈远游,多年未曾归乡,每到春深时,心中便生出阵阵隐痛来。幸而,在年复一年的桃花汛期里,母亲都会捎来家书,信笺上那枚精心压平的桃花标本,成了抚慰我乡愁的良药。

今年春分,我驱车二百里,只为赴一场与故乡桃花的醉美约定。站在老屋檐下,看落花逐水,积成一片粉色的云霞。思絮无边无际地飘飞。这场纷纷扬扬的别离,造就了生命最排场的涅槃。七日芳华燃尽,是为了孕育整个夏天的丰硕。那清明雨后顶开春泥的桃核,预示又一场生命叙事正轰轰烈烈地开始。这灼灼其华的岂止是一场花事哟? 2025.4.12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