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侯武鹏的头像

侯武鹏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1/31
分享

除夕解

偶然间发现我的一个网上银行的账户上还有一个未关联的银行卡号,实在也记不清楚是何年何月办的这张卡,翻遍了房间所有的抽屉,也没有找到这张卡,却又找到了另外一个银行的卡,大概能够想起来是15年前的工资卡。由于时间久远,我也不知道是否办理了销号的业务。于是今天利用春节前的空档,去了两个银行。

大堂经理给我在柜员机上操作了一遍又一遍,足足有五六遍,还是没有完成销号的业务。说我的银行卡已经挂失了,但是没有销号。一会儿让我完善登记信息,一会儿又让银行的另外一个人授权管理,就是用指纹解锁,他们还要在自己的平板电脑上不断操作;一会儿又让我不断地对着摄像头,左转头,右转头,眨眼睛,拍照片,反复让我在柜员机的签字确认了好几遍;一会儿又出现网络不稳定的现象。就在刚才操作的过程中,竟然发现了我还有另外一个一直处于静默状态的银行卡号也没有注销。

这些银行专家们,自己都无法完成如此复杂的操作流程。真的不明白,科技发展到今天,我们的专家们,竟然把一个银行卡的销号业务,设计得如此复杂。最后,大堂经理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让我抽号,到柜台去办理。但是,接近年关,人太多了,排号,至少得等两三个小时。他还是建议我年后抽时间再来。于是我就放弃了这个银行业务。

我到另外一个银行去办理同样的业务。这一次,这位大堂经理在柜员机上给我操作后发现,我这张静默的银行卡,在多少年前已经冻结,所以也不能销号。只能抽号后到柜台去办理解冻业务。还好,在我的号前面只有五六个人。

办理完解冻业务,又找到那个大堂经理,通过柜员机很快销号完成。

我们在工作中也经常会遇到如此复杂的事情和流程。我们提交一个流程,或要撤销一个流程,皆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有时候我们下载一个软件,引来了很多的插件,或者是大量的广告,要么大部分都是收费软件。我们今天的工作效率确实提高了,但各种办公软件也给我们造成了很多的麻烦,就如同我们身体中的湿气一样,怎么也除不完除不净。我们有时候解决不了问题,不是因为事情本身不合规,而是在流程没置中限定了很多制约性因素,这些因素在运行过程中受到硬件、网络等各方面的影响,才造成了效率的低下,比如有些的流程就是因为设置得过于严格,比如多了一个逗号,多了一个空格之类,都会造成不能通过。管理者制作流程的本意是为了方便,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但是由于运行不正常,或者业务技术的不成熟,给使用者不断增加工作难度,不断增加试错成本,从而给使用者造成事情受阻,效率低下,或很多的情绪和压力。

最近一段时间,中医大夫说我湿气太重,要用中药调理。我就利用今天的空闲时间到超市买了几斤薏米仁,想回家熬一点薏米粥除湿。

我本想走文庙街,穿行小路回家,但我又突然决定,走北大街,想走一走,看一看,反正也不急着回家,顺便也体验一下今年过年的气氛。在北大街一个地方,突然遇到了一个蹦爆米花的,我把我手中的薏米仁袋子向上一扬,问他薏米仁能蹦吗?他说可以的。

这一下我立即兴奋了,因为熬薏米粥很麻烦,需要很长的时间,如果蹦成薏米花的话,随时就可以吃,方便除湿。这真是鬼使神差把我领到了他的面前。他立即就跟我说,你肯定懂中医。我说,薏米是除湿的,也能帮助消化的。他说,就是的。

上一次我在袁家村遇到的那个中医大夫,他一语道破了天机。他说,一般人都知道薏米仁是除湿的,红豆、小米也是除湿的,但是使用了很长时间的红豆薏米粥,为什么不起作用呢?我告诉你,一般人的认知都是有局限性的,说薏米仁、红豆、小米都除湿,这是没错的,但是任何中药离开了足够的量,谈它的药性,都是错误的。这些东西一定要吃够一定的量,才能达到原本的药性。一般人,每天吃一点薏米红豆粥,他根本就达不到理想的除湿效果,这就好像街道的一个人,看着他是一个人,但不发挥作用,就像单位里某些人,只是占着一个职位而已,却不发挥作用。这就好像有些人对业务不是很清楚的,达不到了专家程度。这就好像有些医生,听着是医生,看着他的职称,觉得很厉害,其实很一般,很普通的,甚至有些人连一个最普通的感冒也判断不清,分析不到位,或者开的药没有针对性,对感冒的几种分型分不清楚的。

就拿茯苓来说吧,它是除湿的中药,有些人给患者所开的茯苓是10克到50克,根本就起不到作用。不是因为茯苓没有除湿的功能,而是给的量达不到。有些人按照张仲景的药方,把茯苓加到50克,但仍然不治病。受茯苓质量的影响,每一个人体质的影响,以及病情的影响,茯苓所加的量肯定会不同,故有些古代的名医就敢大胆地把茯苓加到100克200克,甚至300克的量,所以他就能够治好病。但是现在有些外行制定的标准,他就会把你限定死,你加过量了就算违法。--前提条件是,你必须有足够的专业知识,知道加多少量不会造成副作用,或者你有大量的临床实践经验证明之。

任何的药,离开了量的多少,单独谈它的药性,都是庸医。任何专业,都得实践,从中摸索它的用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不断进行加量或者减量的操作,在实践中摸索出用量,有时候需要量很大,有时候需要量很小。

人生,就是加减的艺术。

有一次,我在唐山的一个药铺开中药。他给我开的中药中肉桂5克。我看了药方以后,立即给他指出来了,5克肯定多了,因为肉桂就是引火归原的东西,有就行,但不能太多。这位大夫给我解释说,书上写的是1克到5克,我给你开的量是最多的,所以它能发挥作用呀!

我说,肉桂是大热之物,不能太多,太多了我的嗓子马上就会疼,我曾经有这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他就给我把5克改成了一克。我说,是这样,你给我把肉桂挑出来,我今晚试一下,如果吃了第一副药,嗓子疼痛,我明天就把它掰一半,就用0.5克。

果不其然,我第二天咽喉略微疼痛。后来我减半,才达到了温和的效果。

销号的“销”,和消除的“消”,实际上近义。有“消”必有“除”,我们今天销了无用的银行卡号,同时用薏米仁除湿,都是“销”,而且是在2024年最后一天“销”的,我们所“销”的,是没用的,是长期静默的东西;迎接的是有用的,是春天的气息,是新春的祝福。

街道里,偶尔能听到零星的鞭炮声。我们之所以觉得放鞭炮吉祥,其实驱赶“年”的怪兽口只是一种传说而已,真正的科学道理是,鞭炮散发出的硫磺,具有消毒的作用,故,前几年放开鞭炮以后,疫情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除湿”的谐音还是“除夕”。今天正好是除夕。除,是去除的意思,和消除是一个意思;而“夕”,就是太阳落山,也代表着一年的结束。除夕,就是个节日,但是我们不能把“节”理解成劫难的“劫”,上天给我们的旨意就是“结束”,我们结束了一年的烦恼,一切的不顺;节,是解开的“解”,我们在除夕节这一天,解开了所有的疙瘩,解开了所有的东西。

我的晚饭就是吃了大量的薏米花,胃也感觉到非常舒服。今天,注定是一个吉祥如意的一天。我不但销了号,也消了灾;不但除了湿气,而且过了一个吉祥如意的除夕。此谓“此消彼长”,就是这个意思。“消”的目的是为了“长”,有“消”必有“长”。此消彼长,而且晚上到朋友家拜年,他又送了我两条活生生的鱼,是谓“年年有余”也,真是吉祥如意。

(2025年1月28日除夕夜作)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