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贺志坤的头像

贺志坤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504/03
分享

《长沙赋》赏析

最近,《长沙赋》火遍星城,一跃成为湖湘热榜。

这是黄熊飞老师以赋体形式创作的一篇长文,它以雄浑的笔触、宏大的视野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长沙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千年变迁与时代风貌。这篇赋作不仅是对长沙的地理、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全景式呈现,更是一曲激昂的赞歌。

通读《长沙赋》,令人心潮澎湃,酣畅淋漓。不仅感受到长沙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更能体会到长沙人“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精神风貌。

文脉传承:历史与文化的深度交融

《长沙赋》开篇便以“天上长沙星,地上长沙城”点明长沙的非凡地位,这种开篇方式既大气磅礴,又巧妙地将长沙与天象联系起来,赋予了这座城市一种神秘而崇高的气质。作者用“古为迁谪地,今是一流城”简明扼要地勒勾出长沙从古代的偏远之地到现代一流城市的巨大转变,这种跨越时空的对比,为读者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文中对长沙的地理环境进行了生动的描写:“南承衡岳之灵秀,北接浩渺之洞庭。雄居湘中汉立国,屏卫西南吴蜀争。”寥寥数语,便将长沙的地理位置、自然风貌以及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对地理环境的描写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历史文化紧密相连。长沙的山水洲城相得益彰,“千里湘江穿城过,百丈麓山卧城中”,这样的自然景观为长沙的文化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也孕育了长沙独特的地域文化。

在文化传承方面,《长沙赋》着重提到了长沙的历史名人和文化遗迹。从屈原、贾谊到杜甫、秦观,从马王堆汉墓到岳麓书院,这些历史人物和文化符号构成了长沙深厚的文化底蕴。屈原的“心忧天下”、贾谊的“过秦论”、杜甫的“舟上吟诗”……这些故事不仅是长沙文化的一部分,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通过对这些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长沙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时代风貌:现代化进程的壮丽篇章

《长沙赋》不仅对古代文化进行追忆,它更关注长沙新时代的蓬勃发展。文中用“米字高铁联南北,黄花机场跃银鹏”来形容长沙的交通便利,用“高楼林立接天际,车水马龙不夜城”来描绘长沙的繁华景象。这些生动的描写展现了长沙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巨大成就,也体现了长沙作为现代化大都市的活力与魅力。

在经济建设方面,《长沙赋》详细列举了长沙的产业优势和发展成果。从“中联、三一、山河智能,造就世界工程机械之都”到“海思、拓维、景嘉微,比亚迪创新永不停”,这些企业不仅是长沙经济的支柱,更是“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飞跃。作者通过对这些企业的介绍,展现了长沙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的强大实力。同时,“湘江新区铺锦绣,自贸片区全球通”也体现了长沙在区域经济发展、区块链构建和对外开放方面的积极作为。

在社会民生方面,《长沙赋》用“最爱民生有保障,快乐长沙出了名”来概括长沙的幸福生活。文中提到“经济万亿人千万,教科文卫事事兴”,这不仅反映了长沙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体现了长沙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方面的全面进步。特别是“房价低来安居易,数十万青年奔此中”,这一句生动地描绘了长沙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也展现了长沙在民生保障方面的努力。

精神气质:湖湘文化与长沙精神的生动体现

《长沙赋》不仅是一部地理与历史的画卷,更精神是一部的史诗。文中多次提到“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等湖湘文化的核心理念,这些理念贯穿于长沙的历史与现实之中,构成了长沙独特的精神气质。

从屈原、贾谊到黄兴、蔡锷,从刘少奇到朱镕基,这些历史人物的故事展现了长沙人“心忧天下”的情怀和“敢为人先”的精神。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做出了重要贡献。这种精神在现代长沙依然得以延续,从“第一师范诸才俊,新民学会发先声”到“‘海牛’钻入万米海,‘仪征’直达九天重”,这些成就背后都体现了长沙人勇于创新、敢于拼搏的精神。

作者在《长沙赋》的结尾写道:“但愿诸君齐努力,‘三高四新’梦成真,直追广沪深。”这不仅是对长沙未来的美好祝愿,更是对长沙精神的传承与弘扬。长沙人凭借“经世致用”的湖湘魄力和“敢为人先”的长沙魂,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艺术特色:赋体文学的现代魅力

《长沙赋》在艺术形式上继承了传统赋体文学的特点,如对仗工整、韵律和谐、辞藻华丽等。例如,“南承衡岳之灵秀,北接浩渺之洞庭”“九桥三环连两岸,十里橘洲卧江心”等句子,对仗工整,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感。同时,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和历史人物故事,使文章内容丰富,文化底蕴深厚。

然而,熊飞的《长沙赋》并没有完全按照赋的体裁撰写,也并非完全拘泥于传统赋体的形式。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多处融入现代语言和现代视角,使文章更具时代感与亲和力。特别是那些运用现代科技词汇和现代交通术语的句子,生动地展现了长沙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同时也深刻地体现了长沙的精神气质。展现了长沙的现代化风貌。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使《长沙赋》在艺术形式上既有古典韵味,又不失现代魅力。

读者认为,《长沙赋》是一篇兼具历史深度、文化厚度和时代活力的优秀作品。它以赋体的形式,这不仅是对长沙的赞美,更是对长沙未来的期许。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长沙这座千年古城必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实现“三高四新”的美好愿景,融入大湾区,直追广深沪,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一流城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