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海州的头像

李海州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3/12
分享

达州多味岩豆

去年腊月,我用了三天时间,以近乎‘特种兵’的方式,考察了四川达州这座巴山深处的城市。行程匆匆忙忙,现在回想起来,竟然是岩豆,这种我从未听闻的小食,成了最深刻的记忆。

舟山到达州有直达飞机,非常方便,下午四点多点从舟山普陀山机场出发,晚上七点多就到了达州金垭机场。当地朋友接我们入住凤凰大酒店后,便热情地邀我们去品尝达州特色美食,具体安排在酒店附近的“滇式老兵烧烤”店里,满桌子的烧烤,现在已记不清到底有哪些菜了,其中一道“香辣岩豆”记忆深刻。朋友推荐我们一定要尝尝这些岩豆,开始我以为是盐豆或羊豆,后来百度了,才知道是”岩豆“,我有些疑惑:这小小的豆子,看起来朴实无华,能有多特别?

朋友笑着说,这岩豆可不简单,大领导来达州考察,吃后都点赞。我夹起一颗放入口中,豆子外皮酥脆,内里却绵软,香辣的味道瞬间在舌尖绽放,辣椒的辛香与豆子的清香交织,仿佛在口中跳起了一支热情的巴山舞。达州人还有个习惯,喜欢喝加热的啤酒,啤酒里还放了枸杞。朋友频频举杯,我细细品尝热啤酒,它入口温润,与香辣岩豆搭配,竟有一种奇妙的和谐。这一晚,岩豆的香辣与热啤酒的温暖,让我初次感受到达州人的热情与豪爽,这座巴山深处的城市以它特有的热情迎接了我们,也让我对达州的美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第二天,我们开始了正式的考察行程。上午,我们参观了达州城市规划馆,了解了这座城市的过去与未来。达州的历史悠久,巴人文化在这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岩豆作为巴人饮食文化的一部分,早在千年前就已出现在巴山人家的餐桌上。据《巴县志》记载,岩豆因生长在岩石缝隙中而得名,其生命力顽强,味道独特,深受当地人喜爱。中午,我们回到凤凰大酒店用餐,桌上又出现了一道岩豆菜肴——“葱香尖椒炒岩豆”。这道菜与昨晚的香辣岩豆不同,葱香与尖椒的清新让岩豆多了一份爽口的风味。岩豆的外皮微微焦脆,内里却依然绵软,葱花的香气与尖椒的微辣在口中交织,令人回味无穷。朋友见我吃得津津有味,便介绍说:“岩豆的做法很多,每一种都有不同的风味,但都离不开达州人的巧思。”我点头称是,对岩豆的认识又深了一层。

下午,我们考察了正凯集团先进智造产业园和罗家坝遗址博物馆。罗家坝遗址是巴文化的重要发源地,站在那片土地上,我仿佛能感受到千年前巴人的气息。朋友告诉我,岩豆在达州的历史也很悠久,曾是巴人日常饮食的一部分。相传,古代巴山深处有一户贫苦人家,家中只有几颗岩豆种子。母亲将豆子种下,精心照料,最终收获了满园的岩豆。她用岩豆做出了各种美味,养活了一家人。后来,岩豆便成了达州人勤劳与智慧的象征。

晚上,我们驱车前往月亮坪,入住当地的民宿。晚餐时,桌上又出现了岩豆,这次是“炸岩豆”。豆子炸得金黄酥脆,撒上少许盐,简单却美味。朋友一边吃,一边讲起了另一个故事:据说唐代诗人李白曾游历巴山,品尝过当地的岩豆,并赞其“味美如珍馐”。虽然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已无从考证,但岩豆的美味却因此增添了一份诗意。

第三天上午,我们前往宣汉县毛坝镇大堰滩村,考察松柏生态农业公司。中午,我们在他们公司食堂用餐,桌上又有一道岩豆菜肴——“岩豆炖排骨”。岩豆与排骨一同炖煮,豆子吸收了肉汤的鲜美,口感更加绵软,排骨也因岩豆的加入而多了一份清香。朋友笑着说:“岩豆不仅能做小吃,还能入菜,达州人的餐桌离不开它。”我尝了一口,只觉得这道菜温暖而朴实,正如达州人的性格。岩豆的绵软与排骨的鲜嫩在口中交融,仿佛在诉说着巴山人家的生活智慧。

三天的行程匆匆而过,幸运的是,我品尝了岩豆的四种不同做法:香辣的、葱香的、炸制的、炖煮的……每一种做法都让我感受到达州人对食物的用心与对生活的热爱。在我眼里,岩豆虽小,却承载了达州的历史与文化,仿佛在诉说着巴山深处的故事,也见证了达州人的热情与好客。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