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隔岸焰火的头像

隔岸焰火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1/20
分享

二十六 做米面

母亲有一句口头禅:“生要少,熟要多。”

小孩子是没有耐心的,做不了三下,就要撂挑子。更何况屋外孩子跑跳嬉笑零星扔鞭炮声,一声声的就像催命符,宛如一直无形的手伸进自己的心里,抓肝挠肺般的,浑身长满了虱子似的坐立不安。

母亲忙的似陀螺一般,冷眼看着我演戏,全程不发一言,但手上不停。乘着天气晴好,淘洗浸过一夜的糯米要上饭甑蒸熟,浸过的籼米要磨成浆,制作米面、米各子,正月招待来人。

“你们这些讨债鬼,做就一个人,吃就一大堆。”母亲愤愤地,手上将蒸熟的饭甑取下来,蒸熟的糯米倒在大簸箕里,屋后面斜坡上搭着两条长板凳,簸箕放在上面,糯米散发着谷物特有的香气,我不争气的咽了咽口水,肚子也咕噜的叫了一下。

过年期间,母亲很少烧饭。年饱,年饱,就是东吃一口,西吃一口,最后吃的饿肚子滚圆。

母亲眼不见心不烦,打发我去看糯米,防止鸡来啄食,但母亲也给了我一勺白糖,作为我没能出去玩的补偿。

屋后一棵梧桐树,冬天叶子已经凋零的差不多,但仍有不少绿叶挂在树上,阳光很温煦,透过树枝斑斑剥剥的撒下来,照在身上一片温暖。

近年的乡村是静谧的,大家都像田野间四处寻觅的老鼠一般,将能看得见的食物都储存起来过冬,而农户家关门闭户制储存的是来人春节招待的吃食。

糯米捏成小小的团,新鲜的糯米裹着白糖,等哥哥闻着香味赶过来的时候,我嘴上虽沾着白糖,但我手背在后面,怎么也不承认。

哥哥接替了我的工作,我要做更重要的事情要干。

母亲在推磨,我将浸泡好的籼米一勺一勺的喂进去,一边用扫帚打扫,米慢慢就变成米浆。奶奶已经将水烧开了,水里面两个铁皮盒子随着水波荡漾,就像在波涛中行驶的两条船,汩汩的开水激起波涛,让小船在波涛上颠簸上下,盒子上的两根飘带向桅杆上的旗帜一样,迎着风飘扬。

一勺米浆倒进盒子里,就像装满了货物,任凭风浪颠簸,船突然定住了。母亲抓着飘带让船在水波里来回摇晃,一会儿米浆凝固成熟褐色,用竹片延边轻轻划开,一撕,挂在竹竿上,装满了一竹竿,我就喊哥哥抬出去,搁在树杈上晾晒,稍微有点发硬,卷起来,用刀切成回字形,摊开晾晒。

剩下的母亲将芝麻洒进米浆里,搅匀后,放进米盒里蒸熟,只待时间晾干,切成方块,炒过就是米各子,吃起来脆,微微有点稻米的鲜甜。

一个阳光下来,米面就有点硬邦邦,晚餐,新鲜的白菜叶混合着米面,撒上蒜叶,每个人捧着碗都笑。

我们吃饱了,出去玩回来,厨房的灯依然亮着,母亲仍在厨房里面忙碌。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