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泽亮的头像

陈泽亮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1902/26
分享

诗歌创作中的思维扩散 ——《地中海边看龙舟,思屈原》赏读

陈泽亮(安徽)


        在一首诗中,思维的扩散一般有三种情况:

        一是旋转思维。即围绕物象的点去排列。用这种思维写出的诗没有突破感。

        二是线性思维。即沿着物象的线去延伸。用这种思维写出的诗没有张力感。

        三是爆发思维。即根据物象的面去组合。用这种思维写出的诗很有时空感。

        西班牙籍华人知名诗人王献翠所创作的《地中海边看龙舟,思屈原》在思维的扩散上采用的就是爆发思维。

        诗人把“思屈原”总意象爆发成三个不同维度的分意象。    

        其一是思屈原魅力上跨文化的影响力。

        屈原魅力上跨文化的影响力表现在哪里呢?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地中海的水啊/汨罗江的水,是否相通”是距离上的穿越力。

        “海边观众罗列/海上龙舟锣鼓震天”是心理上的吸引力。

       “召唤,历史两千年的魂魄/左一桨右一桨/刺痛,汨罗江底两千年的遗伤”是心灵上的震撼力。

        其二是思屈原思想上跨时空的生命力。

        “年年痛,岁岁痛/这人间五月五的天啊/到底要注入多少的冤屈与悲壮”是从时间维度上证明:屈原思想的生命力之长。

        “一段《离骚》/一曲《九歌》/一部《天问》/回荡祖国山河”是从空间维度上证明:屈原思想的生命力之宽。

        其三、思屈原人格上跨性别的感召力。

       “地中海的水啊/汨罗江的水,是否相通”是屈原人格上的感召力让女诗人产生的好奇心。

        我一个弱小女子/酿不了故土的酒/取一瓢地中海的水”是屈原人格上的感召力让女诗人升发的冲动力。

        “面朝荆楚,面朝九州”是屈原人格上的感召力让女诗人展示的纵深感。



附文:


地中海边看龙舟,思屈原

文/王献翠(西班牙)


地中海的水啊

汨罗江的水,是否相通

海边观众罗列

海上龙舟锣鼓震天

召唤,历史两千年的魂魄

左一桨右一桨

刺痛,汨罗江底两千年的遗伤


年年痛,岁岁痛

这人间五月五的天啊

到底要注入多少的冤屈与悲壮

一段《离骚》

一曲《九歌》

一部《天问》

回荡祖国山河


地中海的水啊

汨罗江的水,是否相通

我一个弱小女子

酿不了故土的酒

取一瓢地中海的水

面朝荆楚,面朝九州


        农历二零一八年五月初四于地中海边观龙舟



作者简介:王献翠,西班牙籍华人,知名诗人。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