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泽亮的头像

陈泽亮

网站用户

小说
201902/27
分享

《党课》

陈泽亮(安徽)


《党课》是一篇教育系列的小小说。它运用了反跌对比情节技巧。讲述了两个人物在同一行为方式下出现的结局交错的对比。揭示了“不要迷信名人”、“要有真才实学”、“做复合型教师”等三重教育主题。


        

        “明天下午二点半,我校将邀请市委党校知名党建专家贾孔东教授来我校作《落实以德树人根本任务》十九大宣讲报告,请所有党员同志准时参加!”

          这是江北省周密市的一个省级示范高中——第六中学向全校党员转发的一个通知。



          经过一番充分的准备,现在就等贾教授登场了。

          时间已是下午三点,站在学校大门口等候已久的张书记有点着急了。

         他让站在其身后的学校办公室周主任打电话问问是怎么回事。

        原来是贾教授昨天晚上在讲课单位小酒偏多了一点,今天胃疼,一直在医院挂水。

        一场精心的准备瞬间成为了泡影。



       “张书记,您看,我来给大家讲一讲,行吗?”

        还沉在郁闷中的张书记被这声音拽了出来。

         他一边凝视着李正彩老师,一边迟疑地迸出一个字:

       “你?”

         李老师从这凝视与迟疑中的表情中读出了张书记的怀疑与不信。

         这种怀疑与不信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学科结构;二是教育阅历。

         从学科结构来说,李老师是学习理科的。虽然他的数学课在校内教得数一数二,但党课属于文科,这跨界的课,他能行吗?

        从教育阅历来看,李老师的班级管理是非常棒的。他所带的班级每年都被学校评为优秀班级,他本人也有两次被评为市级优秀班主任。但是做与讲是两码事啊。

        所以,张书记的担心还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但是,李老师的执著终于还是战胜了张书记的怀疑。

         张书记压住内心的一种不踏实,努力稳定着步伐,走向了主席台:

         “同志们,我们的贾孔东教授今天身体不适,现在由我们的李正彩老师与大家作《落实以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交流发言,请大家鼓掌欢迎!”

        掌声还是响了几下,但就是稀稀啦啦的。



        李老师站在主席台中央,首先向大家重重地鞠了一躬,然后说: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围绕《落实以德树人根本任务》话题,我将与大家交流如下三个问题:”

         “一是立德树人的基本含义;二是立德树人的时代意义;三是立德树人的主要抓手。”

         说罢,他走下讲台,脱稿而谈。讲到立德树人的基本含义,他虚实综合,图影并行;讲到立德树人的时代意义,他点面融合,声情齐进;讲到立德树人的主要抓手,他远近结合,术法同推。

        掌声一阵高过一阵,掌声一轮长过一轮。

        激动击退了每个人的睡意。

        幽默扬起了每个人的笑声。

        手机在风趣中被安放休息。

        关注在生动中被放大聚集。



         经过五天的治疗,贾教授恢复了健康。

         第六天,他终于应邀来到了江北省周密市省级示范高中——第六中学。



        贾教授讲的还是《落实以德树人根本任务》话题,说的也是“立德树人的基本含义;立德树人的时代意义;立德树人的主要抓手”这样三个问题。

          坐在主席台上,他一边读着电脑上的文字,一边不停地翻动着鼠标。

        课件的背景是红色,文字是黄色的,就是坐在第一排的听众戴上眼睛也很难看清课件的具体文字与图片。

        课推进到三点,吵杂声挤满了座位。

        课推进到三点半,吵杂声占满了会场。

        课推进到四点,吵杂声淹没了他的讲课声。

        张书记实在看不下去了,一会儿到前边摁住老师的喧哗,一会到后边制止老师的离场,一会到右边示意老师放下手机,一会到左边要求老师保持安静。

        时针终于指向四点半。

        贾孔东教授终于圆满完成了他这次的宣讲任务......。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