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泽亮的头像

陈泽亮

网站用户

诗歌
201903/01
分享

现代诗歌中的形象塑造 ——《断翅》赏读

陈泽亮(安徽)


        形象塑造不仅只属于小说,而且也流行于散文,更可使用于诗歌。

        如果说,小说的形象塑造视角是展示人物是什么,散文的形象塑造视角是展示人物象什么,那么,诗歌的形象塑造视角是展示人物做什么。

        在我者来,诗歌中人物的形象塑造,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一是特征型人物形象。

        特征型人物形象可分为“聚点型”与“变点型”两种。

       “聚点型”人物,就是只展示一种性格。

       “变点型”人物,就是展示多种性格。其中又可细分为量变与质变两种。

        二是观念型人物形象。

        观念型人物形象可分为“正常型”与“异常型”两种。

       “正常型”人物,就是用现实性手法来描写人物,并由这个人物来传达某种思想。

       “异常型”人物,就是就是用夸张性手法来描写人物,并由这个人物来传达某种思想。

        三是情绪型人物形象。

        情绪型人物形象可分为“稳定型”与“紊乱型”两种。

        “稳定型”,就是情绪处于可控状态。

        “紊乱型”,就是情绪处于失控状态。

        西班牙诗人王晓露所创作的《断翅》一诗鲜明地刻画出了“我”这一独特的人物形象。

      《断翅》中的“我”是一个什么类型的人物形象呢?

        我认为,就是:做一个“超我”的观念型人物形象。

        这种“超我”的观念型人物形象是由下面三个形象单元细节所构成:

        其一,在浮华的现实中,做灵魂的守卫者。

       “我在深山修行,夜半打坐”是诗人在对心灵进行修补。

       “闭目之时常听见花开的巨响/以及飞鸟翅膀从空中划过的刺耳声音”是诗人在对现实进行扫描。

       “雷声是柔弱的/闪电击中我,纤细如绣花针”是诗人在对污染进行诉说。

        尽管身处刺耳的环境,尽管心灵受到了电击,我依然闭目修行,在浮华的现实中,做一个灵魂的守卫者。

        其二,在寂寞的独行中,做人生的探索者。

        “长年修炼/忍受住了现实寂寞和虚幻繁华”是诗人在寂寞中坚强的独行。

        “我看淡富贵/总以一种深不可测的微笑示人”是诗人在豁达中看淡的格局。

        “这很让成功者痛恨”是诗人在观察中敏锐的判断。

        尽管遭遇冷眼,尽管现实虚幻,我依然恪守自己,在寂寞的独行中,做一趟人生的探索者。

        其三,在艰难的跋涉中,做生命的勇敢者。

        “我聚集光芒羽化飞升”是诗人的奋力拼展。

        “回望大地的一刻/朝夕相处的白狐眼中闪着泪光”是诗人的人间挚爱。

         “翅膀断裂,坠入尘土/一切皆成灰烬”是诗人的人生思叹。

        尽管翅膀断裂,尽管皆成灰烬,我依然心怀高远,在艰难的跋涉中,做一回生命的勇敢者。



附文:


断翅

文/王晓露(西班牙)


我在深山修行,夜半打坐

闭目之时常听见花开的巨响

以及飞鸟翅膀从空中划过的刺耳声音

雷声是柔弱的

闪电击中我,纤细如绣花针


长年修炼

忍受住了现实寂寞和虚幻繁华

我看淡富贵

总以一种深不可测的微笑示人

这很让成功者痛恨


我聚集光芒羽化飞升

回望大地的一刻

朝夕相处的白狐眼中闪着泪光

翅膀断裂,坠入尘土

一切皆成灰烬



作者简介:王晓露:西班牙伊比利亚诗社社长。丝绸之路国际诗人联合会副主席,世界诗人大会终身会员,中欧跨文化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发表于《人民日报》海外版、《诗选刊》、《芒种》等刊物,入选多本权威诗集,著有个人诗歌专集《远方的你》。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