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泽亮的头像

陈泽亮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1903/05
分享

诗歌创作中的传统文化融入 ——《秦腔》赏读

陈泽亮(安徽)


        一首优秀的现代诗给读者带来的学习方向应该有四个维度:

        一是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二是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三是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四是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新西兰籍华人知名诗人木头脑子所创作的《秦腔》就属于“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这个维度的优秀作品。

        文化,从时间上来说,可以分为古代文化、近代文化、现代文化、当代文化;从国别上来说,可以分为中国文化、外国文化;从行业上来说,可以分为农业文化、工业文化、商业文化;从地域上来说,可以分为农村文化、城市文化;从传承上来说,可以分为传统文化、时尚文化。

     《秦腔》一诗融入的是传统文化。

        诗人是从下面三个层面去融入传统文化的。

        其一是从现实与历史的反差中,打捞传统文化。

       现实是什么样呢?

       “冬日的斜阳,投下惨淡余辉/北风哼着小曲儿”是自然现实:惨淡荒凉。

       “横行在被繁华遗忘的辉煌”是发展现实:落后贫瘠。

       “怯懦的众生蜷缩  沉默”是精神现实:无精打采。

        历史是什么样呢?

        从“横行在被繁华遗忘的辉煌”句中的“辉煌”二字,我们可以读出:这里曾是诞生过《秦腔》这样辉煌传统文化的地方。

        从现实与历史的反差中,诗人想借《秦腔》这种传统文化,拥有再创辉煌的自豪。

        其二是从外在与内在的对比中,感受传统文化。

        “斜刺里/一声苍凉肃杀的秦腔/刺穿这千年荒芜”是外在的荒芜。

        “撞鼓膜  撼魂魄””是内在的丰足。

        从外在与内在的对比中,诗人想借《秦腔》这种传统文化,培养再创辉煌的自强。

        其三是从沉睡与唤醒的挣扎中,呼唤传统文化。

        “沉睡在血液中”是处于辉煌历史中的安于现状。

        “唤醒了沉睡在血液中

那杀伐征战的荆轲,吴钩闪烁”是处于辉煌历史中的再创辉煌。

        从沉睡与唤醒的挣扎中,诗人想借《秦腔》这种传统文化,树立再创辉煌的自信。




附文:


秦腔

文/木头脑子(新西兰)


冬日的斜阳,投下惨淡余辉

北风哼着小曲儿

横行在被繁华遗忘的辉煌

怯懦的众生蜷缩  沉默


斜刺里

一声苍凉肃杀的秦腔

刺穿这千年荒芜

撞鼓膜  撼魂魄

唤醒了沉睡在血液中

那杀伐征战的荆轲,吴钩闪烁


*秦腔是陕西地方戏,唱起来肃杀、悲凉,充满金戈之声,又有“吼秦腔"之称。












作者简介:木头脑子,新西兰籍华人,知名诗人。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