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泽亮的头像

陈泽亮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1903/08
分享

诗歌中人物性格的细节 ——《四月的心事》赏读

陈泽亮(安徽)


        文学作品中的记事、状物、写景,其实质都是写人。

        诗歌也是如此。

        在诗歌短小的篇幅中,诗人靠什么来刻画人物性格呢?

        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用记事、状物、写景的细节。

        诗人王彬所创作的《四月的心事》一诗就是运用记事、状物、写景的细节成功塑造出了一个思乡游子的形象。

        这个思乡游子是一个什么形象呢?

        其一,从“当春雷滚过大地,夏/变得热烈起来,一阵风/和绿色在时间轨道上赛跑”诗句中,我们可以读出:

        这个思乡游子对故乡的依恋是热烈而迫切的。

        热烈成什么样?

        就像“夏变得热烈起来”一样。

        迫切成什么状?

        恰似“一阵风/和绿色在时间轨道上赛跑”。

        其二,从“鸟鸣于林,这个季节可以回眸,可以畅想

泥土散发一种独特的香”诗句中,我们可以读出:

        这个思乡游子对故乡的记忆是清晰而深刻的。

        清晰到知道“鸟鸣于林,

这个季节可以回眸”。

        深刻到知道“可以畅想/

泥土散发一种独特的香”。

        其三,从“满怀期待的幸福/一碗酒醉了黄昏,湿漉漉的/心情,不是谷雨的错”诗句中,我们可以读出:

        这个思乡游子对故乡的絷爱是豪放而细腻的。

        豪放在用“一碗酒醉了黄昏”。

        细腻就是“湿漉漉的/心情,不是谷雨的错”。

        其四,从“深夜,梦回故乡/每一个麦芒上都有一颗跳动的心脏/谁能载动游子的诗和远方?”诗句中,我们可以读出:

        这个思乡游子对故乡的回归是激动而厚重的。

       激动的原因在“每一个麦芒上都有一颗跳动的心脏”。

       厚重的表现是“谁能载动游子的诗和远方?”

        其四,从“在一汪水塘里提炼灵魂/阳光把庄家点亮/沸腾的是父亲四月的心事”诗句中,我们可以读出:

        这个思乡游子对故乡的认知是哲学而双向的。

        哲学的一面体现在对故乡的价值判断。

        在诗人眼中,故乡已成了思想的“灵魂”,心中的“阳光”。

        双向的一面体现在对故乡的视角判断。

        在诗人与父亲心中各有

一个“四月的心事”。

        只是每个人眼里看待“四月的心事”视角不同。

        在儿子眼中,“四月的心事”就是父亲代表的故乡;在父亲眼中,“四月的心事”就是儿子代表的故乡。



附文:


四月的心事

文/王彬


当春雷滚过大地,夏

变得热烈起来,一阵风

和绿色在时间轨道上赛跑


鸟鸣于林

这个季节可以回眸,可以畅想

泥土散发一种独特的香


满怀期待的幸福

一碗酒醉了黄昏,湿漉漉的

心情,不是谷雨的错


深夜,梦回故乡

每一个麦芒上都有一颗跳动的心脏

谁能载动游子的诗和远方?


在一汪水塘里提炼灵魂

阳光把庄家点亮

沸腾的是父亲四月的心事


 


作者简介:王彬: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海淀区作家协会会员,中诗网第三届签约作家,财经作家,有诗和散文发表多家纸媒。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