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泽亮(安徽)
田园闲客《走在时光里》是一首非常耐读的现代诗。
此诗的赏读点表现在三性:
一是人文性。
这种人文性主要表现在作者对个体生存状态的展示与对集体生活状态的揭示。
个体生存状态的展示是诗的纵向铺展线索,是明线。
作者在这条线里展示的个体生存状态是什么呢?
“黄昏。彳亍于一截静寂的时光/我脚下不再沉重”展示的是个体生存状态的悲凉。
“一缕斜阳 把我揽入怀中/念头丛生” 展示的是个体生存状态的超脱。
“倚着水泥栏杆,仿若另一个/隔世的身影蹒跚而来/在这时光的深处/和孤独相偎”展示的是个体生存状态的孤独。
集体生活状态的揭示是诗的横向铺展线索,是暗线。
作者在这条线里揭示的集体生活状态是什么呢?
“不再去思考,一个叫虚无的词/草木,溪水/叽叽喳喳,鸟儿归巢的脚步/踩踏了一切真实”揭示的是集体生活状态的失真。
二是时代性。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个体生存状态与集体的生活状态呢?
在我看来,这是由当前所处的“工业社会思维”所导致。
“工业社会思维”的本质就是功利主义。功利主义致力于“何以为生”的矮小实惠追求,而放弃了“为何而生”的崇高理想信念。
在这种功利主义思维下,个体生存模式成了无关怀式困境:无“爱”的生存、无“人”的生存,而不是人格化的融合,悲凉、超脱与孤独由此而生。
集体生活模式成了控制式信念:“控制信息”的生活、“控制行为”的生活、“控制思想”的生活,而不是人性化服务,失真的或面具式生活随之出现在人与人之间。
三是探索性。
如何改变个体与集体的这两种状态,提高人的幸福感呢?
作为个体,作者发出了“沿着光阴走着,一种思想就此诞生/我不过是,生活匆匆的过客/风起,云涌/一切生命的旋律,还要在黑夜里延续”这样无耐的个体呐喊;
作为集体,我们怎么办呢?
“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坚定的时代誓言。
附文:
走在时光里
文/田园闲客
黄昏。彳亍于一截静寂的时光
我脚下不再沉重
一缕斜阳 把我揽入怀中
念头丛生
倚着水泥栏杆,仿若另一个
隔世的身影蹒跚而来
在这时光的深处
和孤独相偎
不再去思考,一个叫虚无的词
草木,溪水
叽叽喳喳,鸟儿归巢的脚步
踩踏了一切真实
沿着光阴走着,一种思想就此诞生
我不过是,生活匆匆的过客
风起,云涌
一切生命的旋律,还要在黑夜里延续
作者简介:田园闲客,本名王发茂,甘肃临夏人,爱好文字,在《人民日报》《中国土族》《民族日报》《河州》《河北大周刊》等纸媒发表数篇拙作,收录各种文集,诗集的文字较多,网站和平台刊发上千篇(首)诗文。现任县作协常务副主席,《河州文苑》微刊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