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春雨沐青的头像

春雨沐青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6/04
分享

望月集·卷5·说月

从小就喜欢月亮,大约一半受神话诱导,一半出于天性。美丽的嫦娥住的地方,有琼楼玉宇,仙女翩翩,玉兔扑朔,桂树婆娑,怎么能不神往,怎么能不说它好!月亮好看,也许是大众的一种共识。它的光芒明丽、柔和、温馨、亲切,绝没有太阳的耀眼刺目,也不像群星的瘦小微弱,它是日月星三光中把审美与实用结合得最完美的。

它袅袅婷婷升上中天,给人间带来多少便利与帮助啊!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它成全了多少有情人的风流佳话!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古今借溶溶月色浣纱洗衣的女子,都会感恩这盏义务天灯的吧?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明月为英勇的红军战士增添了多少豪气,为他们夺取胜利提供了多么重要的支持。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连来犯之敌也惧怕月亮,趁它休息的时候才仓皇逃命。

“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可见干坏事的人也忌惮明晃晃的月光呢!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在古代思想家包括道家眼中,月亮是太阴星,与太阳的组合是天道的基础。太极图不就表示日月运行、昼夜更迭么?如果没有月亮,我不知道古人会用什么来构建天道学说,恐怕能不能创造出太极、阴阳哲学都成问题。

在诗人、画家、雕塑家和一切文艺家眼中,月亮是美的化身,是讴歌的对象,是写生的模特,是不可或缺的艺术表现元素。他们和普通大众一样,最喜欢中秋的满月,毫不吝惜地使用佳词妙语、绝技神通赞美和塑造花好月圆的形象。

毕竟,在人们的心目中,圆满的月亮一个月只有一天,圆到极致美到极致的月亮,一年只有一天。在他们的笔下、手中,满月是婵娟好女,是玉盘银镜,它被寄托了许多美好愿望,包含了对理想幸福生活的憧憬,借以抒发着难以言说的情感。

在人们心目中,月亮一个月里有20多天是残缺的,好比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人们不能不承认“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但残缺的月亮也是美的。

李白写到月亮的诗歌比比皆是,写中秋的圆月却极少。他把月亮与自己、朋友、家国、世事结合得太紧密了,咏及月亮的诗句就难免忧郁、凄凉、悲伤、哀愁、愤懑、慷慨的气息。只在人生巅峰期,他才意气风发地为贵妃唱过一回“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实,事物不完美才是常态。

谁见过毫无瑕疵的美人呢?谁有过一帆风顺的人生呢?谁能达到天人合一完美无缺的境界呢?《春江花月夜》这一千古绝唱,算是说尽了这其中奥秘。可见,残缺的月亮一点也不妨碍诗人直抒胸臆。苏东坡的“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写的不是满月,但真有让人跃跃欲试,腾空飞舞的冲动呢!

经过60多年红尘洗礼,我庆幸自己还保留着对月亮的挚爱。

1999年,我写过一篇散文叫《望月》,好像在《扬州文学》发表过,后来发现与名家赵丽宏的一篇同名,并附在《荷塘月色》骥尾,分别被一位小学老师、一位中学老师选作学生课外阅读文章。那时,我写的是中秋的月亮。

今天,距离中秋节只有两天了,晚上见的是残月。但我不介意这个。

月亮其实完整地在那里,我何必为肉眼的局限多愁善感呢?它只要出现,我就愉悦。它是我们地球家园不可须臾离开的最亲密的伴侣,它本身就是优美的诗歌和绚烂的图画,它永远是美好的,永远是我的挚爱!

我愿意东施效颦,“抱明月而长终”。

2018、9、22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