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春雨沐青的头像

春雨沐青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6/09
分享

望月集·卷5·初读红楼

早晨,看了书剑先生发的台湾作家说红楼的文章,有感而发,说了几句,书剑回了一杯咖啡,没想到眼睛品尝咖啡也会兴奋起来,忍不住把写初读红楼感觉的许诺,立刻付诸实施了。

1972年,我在部队做战士。班上有位战友叫王福田,一日忽然神秘地问我:有本书你看不看?我问什么书,答曰《红楼梦》,我立刻以惊喜莫名的语气神态说了一个字:看!其实,迫不及待已溢于言表矣!

此前,我早就听说过李希凡评论《红楼梦》,得到毛主席支持的事情,却没有见过原著,悬想这本书究竟写得如何?怎么会引发评论家这么严重的分歧?可惜找不到原书。光听见猪喊,没吃过猪肉,毕竟不知道肉味,解不了馋的。

后来,听说毛主席提倡读《红楼梦》,还说不读5遍,就没有发言权。大约同时还见到一首传说是毛主席写的《读红楼梦》感怀诗,文曰:“杰作红楼遗千秋,不是情人不泪流;世代忠臣出迁子,唯独宝黛入神州。”这给我思读《红楼梦》的心火上又倾倒了一盆油。但是,当时所有图书馆没有借的,新华书店没有卖的,我只能在单相思里煎熬。

此刻,王福田说有书,我怎么能能不喜出望外!他叮嘱我,不能被人发现,不能借给别人,不能损坏,我点头如鸡吃米般地承诺。

营房一个房间住4个人,包括我和王福田,只要瞒住那两个人就行。那二人,一位是镇江的老兵,不爱看书,另外一位是我老乡氾光湖人,也不爱看书,看见我读《红楼梦》也不会抢夺。但大意不得,还是瞒着为好。大约是说借书的第二天,王福田鬼鬼祟祟地把第一册带给我了。那是120回的程乙本,共4册,分别在四个人手上呢!

拿到书的感觉,只能说是“如获至宝”,就抓住一切机会背着人读。午睡躲在被窝里,晚上在被窝里打手电筒,周末跑到野外无人处,如痛饮美酒,一醉方休。贾宝玉读《会真记》什么感觉,我读《红楼梦》大概就是什么感觉,不吃饭、不睡觉都愿意的。也许,这是心中弥久而巨大的期待,无比新鲜的阅读经历,和此书本身空前绝后的魅力,在共同作用,使得我陷入如痴如醉的状态难以自拔吧!第一册看罢,交回去,就盼望换来第二册、第三册……

大约一个星期时间,我读罢全书,不得不意犹未尽、念念不舍地将第四册还给王福田。书是离开了,人却进入迷迷瞪瞪的状态,对人没感觉,做事没兴趣,茶饭不思,精神恍惚。似梁山伯失恋,如贾宝玉丢玉,若独行客孤立危峰!我是痴迷了,还是中毒了?是林黛玉葬花的行为触动我青春的情怀?是无比痛惜宝黛爱情的失败?还是第一次感觉到人生无常而悲哀?我说不清楚。

后来,在第二次细细品读《红楼梦》之前,对她的内容大部分都模糊了,只有这感觉拂之不去。

这就是我初读《红楼梦》时经历的迫不及待、如痴如醉、失魂落魄三段心理过程。结尾用得着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附:在朋友圈树建先生发的《蒋勋细说红楼梦I120回大合集》的评论:

收藏有空细看,初读其一大半,感觉可以,说西厢记家里有,好像不对,记得是茗烟什么的从外面弄来,让青春萌动的小主解无名之闷的。至今约读红楼不下五遍,不能写出好东东,勉强算个好读者。第一次读在七二年,偷看,看毕失魂落魄,就这感觉还在,后来买了书,才真正细品,真是看不够的好书啊!如王蒙所说,任何时候随便翻翻,都能读得津津有味,也许要写第一次读的经历吧!

2018、7、8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