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女儿添麻烦
“叮铃,叮铃,叮铃”,一阵清脆悦耳地手机铃声打破了夏日黄昏的宁静。
手机里传来熟悉的声音,是我一位好友打来的,在电话里说,你读大学的女儿昨天放暑假回家了,我们两家明天下午在冉氏柴火灶一聚,欢迎侄女回家。他还特别要了我女儿的电话号码,专门给女儿打电话邀请参加明天下午的晚宴,表示请客的诚意和对女儿的重视。
我在电话里说感谢你及家人的邀请,让你破费了。好友说,我也经常在外跑运输,很少与你们见面,今天因为左脚大拇指受伤暂时在家休养才有时间,一年到头很难得碰面。我们兄弟之间就不要客气了。我回答说很好,谢谢你,下午一定按时参加。
我这位小学同学,与我同村不同组,我们在一起发蒙读小学,他的记忆很强,头脑非常聪明,每次放学前语文老师要求背诵一篇课文,他每次都是第一个到老师面前背诵课文,也是第一个最先离开学校的学生。我看见他们陆续背完离去,开始还是认真读和背,窃窃生生的走到老师面前背课文,突然一紧张,背了前面忘记了后面的内容,心好像要跳出来,自己都能听见心跳的声音,脸也胀得通红,央央的回到座位上,反复努力几次后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好像沉进了泥团中,不管你怎么挣扎,只是越陷越深,干脆坐在椅子上做出读书的样子,眼巴巴的望着同学一个个收拾好书包回家。教室里的空座位也越来越多,最后只剩下我双手捧书本,两眼望青天。再最后就耍出一幅死猎不怕开水烫的架式赖着,到天黑时老师一定会让我回家,我们当时的小学是设在离家很远的私人家中,回家都要经过一条河和一片恐怖的黑压压的森林,老师担心天黑后我在路害怕,只好作出妥协,让耍赖的我回家,那时的父母不会来接送,只能是自己回家。
印象更深的是他背《桂林山水甲天下》,二十分钟就背诵成功,背着书包回家,我每次都送去佩服的目光,当然心里也有一些小嫉妒。可惜他家里非常贫困,又因他父亲的成份不好,没能读完小学就退学了,在读书这条路上半途而废,贫困和其他原因误了他的大好前程,还是人生中一大遗憾,但他从来没有抱怨过自己的家庭出身。
介绍完好友的一些情况后,还是马上回到请客的主题,下午6点,我们两家人陆陆续续到场,坐好后等待上菜,在上菜期间,我们没有搞“经济半小时”的活动,也没做最时髦的贯蛋扑克游戏。我们在一起拉起家常,好友说半年没看见姑娘,又长高了,几天不见更漂亮了。女儿微笑着说谢谢叔叔。
女儿正准备低头玩手机,我说我们在一起吃饭,暂时就放下手机,与大人在一起讲一讲话。女儿收好手机听我们讲话,不失时机的插话。
好友的儿子也在武汉读大学,今年放暑假不回家,他是学马术专业的,经他的教练介绍到兰州去打工,管吃管住2000元一个月。闲聊中,好友的妻子说,儿子到兰州打工出300元的路费,而儿子的爸爸给500元的路费,他们没有统一意见,好友的儿子有些生气,最后连路费也不要了,全由自己出。他儿子还是很有个性,独立性很强。
好友说他的孩子从上大学后就没给他们找过麻烦,利用自己的专业打工挣学费和生活费,还准备为他妈妈买一部4000元的新手机,很孝顺的孩子。
我们在和谐的气氛中交谈说着话,女儿说他很了不起,今后走出社会一定是一位有出息的人。 我其实也不准备回家,在武汉打工,考虑到大三就要实习,大四毕业走向社会,与你们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所以最终决定这个暑假回来陪父母亲,就是打工也在这周边找一份工作。
我听完女儿的讲话,心里有些小感动,女儿是父母的小棉袄,养女儿真好,心总是很细腻。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但是笑而不露,以免让好友察觉到我的得意之举,影响好友的心情,做人要低调和含蓄。
谈话间菜已上齐。好友举杯说,我就以茶代酒,第一杯敬女儿,欢迎侄女回家。接着说,今天恰逢七一,祝祖国繁荣昌盛。女儿举杯回敬。
在动筷之前,我被好友一句儿子没给我们找过麻烦,引起了我心里的波浪,打开了陈封多年前往事的回忆闸门。我对女儿说,在你读小学时,我反而给女儿找过麻烦。这个麻烦是我后来在女儿的作文中发现的。他在文中写道“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老师在她的作文中用红笔把这句话圈了起来,还罚她站了一节课,并纠正为“只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是从父亲的口中学来了。
看到她写的这段文字,我心里顿生愧疚之感,对不起女儿,在女儿幼小心灵中增加了麻烦和负担,不该在孩子幼小灵中灌输这些市桧的思想。她也是童言无忌,将父亲讲的话在没有分辨能力的情况下写进作文让她受罚。在同学的眼光里站了45分钟,在老师的评批下,自尊心肯定受到打击。一边是女儿在家里亲耳听到生她养她的父亲说出的话,一边是教她知识的老师的批评和纠正,谁对谁错,陷入两难境地。我在家里口无遮拦在孩子面前说话,真是恨自己,做父亲很不称职,完全是我的错,一句话很可能是无法挽回的错,让孩子始终有一个阴影潜伏在心间。
吃饭间,我想起古华的《芙蓉镇》文中的几句话,大意是:人的思想有三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是在头脑中思,可以天马行空,无拘无束任由你发挥,第二种是思想转化为语言说出来,若对周围的人和事,社会没产生影响,就如风吹过,无需负代价,第三种是说出来后对周围的人和事,社会产生不良影响,就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它是说当思想转化为语言,随时都要有所警惕,不然会惹火燃身。
一次好友相聚,一次同学谈天,都会引发你对过往的事进行回忆和回嚼,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反思,这次爸爸给你带来的麻烦在你幼小的心灵中是否筑起了一道不怕挫折,谨开口慢开言的防火墙,还是这个麻烦在女儿心里漫延生根发芽。
202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