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蛋”行动,一场爱的体验
叮,“亲爱的家长朋友们:您好!为了培养我们孩子良好的品德,学会知恩,感恩,草莓班将举行“小鬼当家”护蛋行动,需要家长引导幼儿完成一个“护蛋”任务……”
小宝班级群里的一则消息,引起了群里热议:“护蛋?孩子还那么小?” “回家找个小盒子,把鸡蛋装里面。”“鸡蛋上面,可以装饰,弄成彩蛋”、“要不,买点蜡烛,把鸡蛋封里面”。看着群里家长朋友们纷纷发挥聪明才智,我仿佛看到一群小可爱,带着一颗颗装饰不一的彩蛋,小心翼翼的坐着、站着、甚至午睡时都放在枕头旁小心守护着。
晚上回家,我问小宝今天老师有没有说啥呀?小家伙想了想,告诉我明天到幼儿园要准备一个鸡蛋,然后再怎么引导,小家伙也没说全准备了鸡蛋该怎么干?在陪伴、教育孩子问题上,我和老公真的很不称职。由于父母身体不好,两个孩子我们自己带,冬天天还没太亮我娃就第一个入园,晚上天都黑了,我才下班去接娃。朋友知道后很是惊讶,四岁的娃,一天在幼儿园待十几个小时你放心啊?放心不?我好像还没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我和老公需要经常加班,孩子从来没有因为父母加班而不高兴或者影响他正常的生活规律。每次去接娃,都是蹦蹦跳跳跑出来跟我回家。在路上还会兴高采烈的给我讲幼儿园发生的趣事,讲完还不忘来一句,“妈妈,我今天太高兴、快乐了”。
吃完饭,我找了两个小一点的鸡蛋煮熟。给小宝讲了第二天“护蛋”行动的规则,告诉他,明天你就是鸡蛋的“爸爸”。老大听说“护蛋”行动,还高兴的给弟弟的鸡蛋画了图案,制作成一个不倒翁的形象。我们仨出点子、想方法怎么可以将蛋保护起来,最后达成一致意见,用水果泡沫网膜封三次,做成糖果造型,耐摔、防碰。
夜深人静,看着两个宝贝熟睡后或爬睡、或蜷睡的憨态,我不禁笑出了声,幼儿园想通过护蛋活动让孩子体验责任感,感悟家长培养他们成长的艰辛,懂的父母养育之恩,懂的真情之珍贵,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之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报答父母给予的关爱。在父母的世界里,哪里想过报答。每个父母都会尽自己所能给予孩子最好的,在给的过程中有的父母给予物质、有的父母给予经验、有的父母给予精神。不管是哪一种都包藏着父母浓浓的爱意。父母小心翼翼的守护着襁褓中的婴儿,陪着她(他)咿咿呀呀学语、陪着她(他)蹒跚学步、陪着她(他)经历中考、高考、成家立业……在成长的过程中肯定会经历喜悦、挫折、迷茫,作为家长要尽力去保护好蛋壳,让蛋在里面慢慢孵化,而不是作为“指挥棒”去敲打、去刺激,让蛋壳破裂。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亦如此,由外而内打破是压力,由内而外打破是成长。
记得去年刚来西安的时候,面对新的环境,我在适应,孩子也在适应,我焦虑孩子学习跟不上、同学相处不来怎么办?新的岗位能否胜任,能否家庭工作两不误?我每天督促孩子上课认真听讲、回家按时做作业、吃饭不能挑食、上下学路上要小心,我像个复读机一样每天重复相同的话,孩子像播放机一样每天都是同一首歌。一学期结束,孩子虽然学习没有落下,性格却不像以前一样活泼,我也感觉自己好累、好累,身心疲惫。思虑再三,我放弃寒假给孩子报课外班的计划,让他自己调节自己状态。在寒假里,孩子将学校安排的寒假作业划分成小单元,每天完成一点,其余时间搜集了许多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书籍在看。经过一个月书籍的浸泡,从历史人物身上,孩子明白了许多道理,我一回家就喋喋不休给我讲历史人物生平事迹,吃饭的时候还得“被迫”和他一起听春秋、听宋史,孩子又恢复了往日积极向上的心态,积极主动学习,说要做一个有价值的人。
孩子传来微微鼾声,已过晚上11点,给他俩轻轻扯好被子,我也该休息了,期待小宝明天“护蛋”行动成功,我的“护蛋”行动还任重而道远。 (蒋贵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