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领外孙在大禹公园玩耍,看到公园新栽了一批绿化美化树木,在东门的苗圃上新栽了几棵山茶树,树形美观,摇曳生姿,虽然是冬初,也掩饰不了山茶树的风姿。
远远看去,茂密的叶子中点缀着红色的白色的茶花,红的红得像一簇簇燃烧的火焰,白的白得像一朵朵洁白的云朵,粉色的小花似苹果一般大,中间的淡黄色花蕊就更是可爱。深绿色的树叶把原本就美丽的花朵打扮得更加花枝招展。这些茶花争先恐后的盛开着,给如画的公园增添无限的诗意,一朵朵开得那么活泼,那么热情奔放富有生机,无论在哪里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不少人对山茶花情有独衷,明代苏伯衡写到:“山茶优花红锦装,中有一支并蒂香,苻采烂若双鸳鸯,嫣然占尽三春光。”诗人杨升庵赞美山茶为:“绿叶红英斗雪开,黄蜂粉蝶不觉来,海边柱树无颜色,羞把琼枝照玉台。”有人说,喜爱莲子的净洁,出自于淤泥而不染,濯清涟却不妖。有人爱雪梅高尚的品格,傲立雪中,独自绽放,不畏严寒。还有人甚爱牡丹的鲜盛,花繁叶茂,国色天香,百花之首。而我独爱山茶,爱它含蓄芳香的花语,爱它花姿丰盈端庄高雅的姿态,更爱它纯真无邪的本质和红红似火的激情,更爱卓绝的姿态与风骨。
“东园三月雨兼风,桃李飘零扫地空。唯有山茶偏耐久,绿丛又放数枝红。”这是宋代诗人陆游吟咏赞美山茶花的诗句。在“孤高不合压群芳,枉把香魂贮入霜”的菊花凋零之后,在“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梅花未开的寒冬季节,山茶花独自绽放自己生命,不随波逐流,如清纯而富有个性的女子。
武侠大师金庸在《天龙八部》作品中,对茶花的描写登峰造极,文中提到“十八学士”品种:十八学士茶花,大理有一种名种茶花,叫作“十八学士”,那是天下的极品,一株上共开十八朵花,朵朵颜色不同,红的就是全红,紫的便是全紫,决无半分混杂。而且十八朵花形状朵朵不同,各有各的妙处,开时齐开,谢时齐谢。……比之“十八学士”次一等的,“十三太保”是十三朵不同颜色的花生於一株,“八仙过海”是八朵异色同株,“七仙女”是七朵,“风尘三侠”是三朵,“二乔”是一红一白的两朵。这些茶花必须纯色,若是红中夹白,白中带紫,便是下品了……“八仙过海”中必须有深紫和淡红的花各一朵,那是铁拐李和何仙姑,要是少了这两种颜色,虽然是八色异花,也不能算“八仙过海”,那叫做“八宝妆”,也算是名种,但比“八仙过海”差了一级。“风尘三侠”,也有正品和副品之分。凡是正品,三朵花中必须紫色者最大,那是虬髯客,白色者次之,那是李靖,红色者最娇艳而最小,那是红拂女。如果红花大过了紫花、白花,便属副品,身份就差得多了。……段誉指著那株五色花茶道:这一种茶花,论颜色,比十八学士少了一色,偏又是驳而不纯,开起来或迟或早,花朵又有大有小。它处处东施效颦,学那十八学士,却总是不像,那不是个半瓶醋的酸丁麼?因此我们叫它作“落第秀才”。段誉又道:“白瓣而洒红斑的,叫作‘红妆素裹’。白瓣而有一抹绿晕、一丝红条的,叫作‘抓破美人脸’,但如红丝多了,却又不是‘抓破美人脸’了,那叫作‘倚栏娇’。
其实,现实中的十八学士,说的是茶花的品种,有粉十八学士、红十八学士、白十八学士三种,全是单色系的。金庸在《天龙八部》中提到“十八学士”的茶花品种,纯粹是虚构的。
十八学士茶花是茶花中的一个珍品,深为人们所厚爱。并不是如金庸《天龙八部》中段誉所描述的一棵茶花上能开出十八种不同颜色的花来。实际上“十八”指的是花瓣轮数而非花色数,相邻两角花瓣排列20轮左右,多为18轮,故称它为“十八学士”。它树型优美,花朵结构奇特,由70-130多片花瓣组成六角塔形花冠,层次分明,排列有序,十分美观。它常见的花色有朱红、绯红。粉红、全白诸色。
曾有诗人这样形容山茶花 “虽具富贵姿,而非妖冶容。岁寒无后凋,亦自当春风”。这句诗就是在说山茶花,山茶花虽然具有牡丹一样雍容富贵的姿容,却不似牡丹随风摇曳的轻佻妖冶。岁寒年末时节的花儿没有比它更晚凋谢的,山茶花也是凌寒迎春最早开放的。乃是花中的伯夷、叔齐。
山茶与梅花、水仙和迎春并称为雪中四友,但是,山茶花枝繁叶茂,花姿雍然,虽然在凛冽的北风里会偶有摆动,但终不会有颤抖和畏缩战栗。它坚挺着傲物般的矜持,让你感到它胸有成竹。面对傲然挺立风姿绰约的茶花,你会感知,冬天终将过去,寒冷也会过去,困境与苦难也会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