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去青岛旅游,联系到了大学时的一位同学,那位同学热情接待了我们,请我们吃了一顿海鲜大餐。
我们到达约定的海边饭庄的时候,同学已在门口等待,寒暄一阵,引我们进入雅间。刚点完菜不久,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海味大餐就上桌了,还没有开吃,就让人食欲大增。陆续地各式海鲜流水般地端上桌来,我是第一次见这么多海货,多数还要东道主介绍才知道名称。海瓜子、皮皮虾,海螺、海虹、花嘠,螃蟹、鱼翅、鲍鱼、龙虾,什么海肠子、海兔子多数闻所未闻,更别说知道怎么吃了。
这道糖醋鱿鱼卷,色泽清新艳丽,酸甜适口,清淡不油腻。雪白的鱿鱼段软软地堆成小山,焯过的小葱好似蜿蜒游走在山间的青龙。对于扇贝,古人有句评价“食后三日,犹觉鸡虾乏味”。可见干贝之鲜美非同一般。红白相间的彩色简洁而不简单,整道菜好似一个头戴芙蓉的美女舞扇送福,蓬起的裙裾洋溢着团圆的幸福。
野生海蛎子个头大小匀称,钙质的外壳如礁石般粗粝、古老,轻轻用小刀撬开外壳,但见顺滑的内壳里晃动着一团银白色的软肉,其鲜咸相宜的味儿,引得我们垂涎欲滴。蒸熟的海蛎子,咸淡、软硬适中,蘸点生抽和白醋,一口一颗,入口轻嚼,细嫩肉脆,甚是美好。这源自大海的味道,瞬间便俘获了每个人的舌尖与味蕾,这独一无二的人间美味,着实让人百吃不厌、惦记于心。
这种别名为牡蛎、生蚝的小小海洋软体生物,顺其自然之法则,汲取天地之灵气,以其神奇的生命力,经受住了亿万年时光的洗练,以其无与伦比的鲜美味道、丰富的营养特质,经久不衰,媲美人间数千年。有关海蛎子的美食价值和医用价值,《本草纲目》中早有明确的记载:“生蚝,治虚损,壮阳,解毒,滋补阴阳气血,令肌肤细嫩,防衰老,延年益寿”。现代科学证实,海蛎子属高蛋白低脂肪的高端海产品,富含糖原、牛磺酸、氨基酸、锌等多种微量元素,有“海中牛奶”之美誉。
吃蟹的时候,每人面前置放一个小碟,里边放些醋和姜末,醮着吃,风味愈加鲜美独特。至于吃蟹的讲究,蘸料的搭配,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有一首《螃蟹咏》里说得很清楚,吃蟹的时候要备有菊花和生姜。诗曰:“桂霭桐阴坐举殇,长安涎口盼重阳。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酒和菊花除去蟹的腥味;蟹属凉性很重的食物,为了防止吃蟹积冷要食生姜。
吃蟹讲究慢工出细活。我们学着同学的样子,先吃八只蟹腿。蟹腿肉筋道且后味足,越嚼越香,却不好取食,食蟹腿肉,先咀嚼两处关节,后将腿里的肉吸出来。再吃两只蟹钳。蟹钳的肉较多,吃起来相对也较为方便。继之吃蟹膏蟹黄。掀开蟹壳,去蟹肺、蟹心、蟹胃和蟹肠,将蟹身掰开,尽兴吮吸便是。若是雌蟹,就可以吃到味道鲜美的蟹黄;要是公蟹,则可以吃到洁白的蟹膏。最后吃蟹肉。一瓣一瓣的蟹肉呈丝缕状,需要把半边蟹打横入口,逐瓣咬开硬隔膜,大瓣的蟹肉即刻顺利入口。
那次是我第一次吃海鲜大餐,总感觉海鲜确实鲜,好吃是好吃,但总觉得吃不饱,肠胃不太适应,不如家乡的猪头肉过瘾。
想不到十年后参加一个培训班,会期一周,每顿餐都是海鲜自助餐。
走进海鲜自助餐厅,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琳琅满目的海鲜台。各种各样的海鲜摆放在精美的盘子里,色泽鲜艳、诱人至极。新鲜的大虾、肥美的螃蟹、鲜嫩的鱼片、还有各式各样的贝类,每一样都让人垂涎欲滴。在这里,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挑选,尽情享受海鲜的美味。
青岛大虾随便吃,螃蟹拿两只,清蒸的海鱼肉质鲜美,来一块。那一星期竟然实现了海鲜自由。只可惜我这馒头玉米粥养大的胃,竟然怀念起家乡的粘粥来了,感觉还是喝粘粥,吃大锅菜舒服。可见一个人吃什么长大,肠胃适应什么。
一餐一食,常能唤醒深情过往,因为味蕾是有记忆的。而最绵长的乡愁,顺着味蕾游走,无过于老家的味道。“吃过有记忆,事后有回味”,从舌尖到肠胃,从肠胃到心头,大抵是回归故乡的最短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