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姜宝兵的头像

姜宝兵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2/28
分享

清风堂记

“入吾室者,但有清风;对吾饮者,惟当明月。”这句话的意思是能够进入我房间陪伴我的只有清风,能和我一起喝酒的只有月亮。这句话出自李延寿的《南史·谢譓传》。比喻不随便结交朋友,也比喻清闲无事。

我的书房取名清风堂。既可以指很享受孤独,也可以理解为两袖清风。书房中悬挂一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大红中堂,为汉篆大气磅礴,格调高古。源自《华严经》里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意思是说只有坚守自己的本心和最初的信念,才能成就心愿,功德圆满。 初心为我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为我们提供了前进的动力,更提醒我们在迷茫彷徨时不要忘了来时的路,不要忘了为什么出发,不要“乱花渐欲迷人眼”。永葆初心,终能成功。

清风堂中还悬挂条幅《清风堂印谱》,有六十多枚印蜕,是我多年篆刻精华。两枚大方印篆“姜宝兵号剑梅楼主林下散人参禅居士”“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还有“修身齐家治国”“禅心剑气相思骨”“虎啸风生龙腾云萃”“人生易老天难老”“富贵于我如浮云”“胸有方心身无媚骨”“今来古往闲中意”“天涯何处无芳草”“花未全开月未圆”“浮生半日闲”“读万卷书”等等六十多枚印章都是我多年心血凝聚。

还有两幅条幅贴在白壁之上,其中一副为左宗棠题于江苏无锡梅园的一副对联: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这24个字浓缩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就是胸怀远大抱负、 只求中等缘分、过普通人生活;“向高处立、就平处坐、从宽处行”,则是看问题要高瞻远瞩、做人应低调处世、做事该留有余地。 纵观上、中、下,横览高、平、宽,居上时想到下,立高时寻找宽。所以无论在多么错综复杂的矛盾面前,都能够处变而不惊,遇险而不乱,既能创造一番事业,又能守住一番事业。 “发上等愿”和“择高处立”,就是要胸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这两句话对于普通人的生活也具有指导意义。有大志,才有前进的动力,古人说志存高远,没有志向木有目标,得过且过什么事也做不成。人生没有完美,有点缺憾才正常,人要知足,懂得宽容。

还有一副对联“心无物欲即是秋空霽海,坐有琴书便成石室丹丘”。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的内心假如不被物欲所蒙蔽,他的心情就会像秋天的碧空和平静的大海那样开朗;对于一个平日闲居无事的人来说,假如有琴书陪伴,就会生活得像神仙一般的逍遥自在。

“心无物欲,即是秋空霁海;坐有琴书,便成石室丹丘。”这句话出自《菜根谭》,是由明朝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菜根谭》是一部以处世思想为主的格言式小品文集,它采用了语录体的形式,融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佛家的出世思想,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人生处世哲学。这本书文辞优美,对仗工整,含义深远,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和实用性,是人们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奋发向上的良好读物。

昨天刚用隶书写了一副对联:“腹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

这副对联来源于苏轼的一首《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原文如下: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轼这首《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是一首托物寄情词,是他因为所谓的“乌台诗案”,刚刚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寓居定慧院时所作。整首词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在对孤鸿和月夜环境背景的描写中,选景叙事简约凝练,空灵飞动,含蓄蕴藉,生动传神,具有高度的典型性,表达了自己孤髙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全词取神题外,意中设境,借物比兴,写景兴怀,托物咏人,物我交融,含蕴深广,风格清奇,为词中名篇。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评价这首词说:“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