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梅楼”是书斋名,语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出自《警世贤文》之勤奋篇。《警世贤文》是先辈总结出来的为人处世教诲,“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是说宝剑的锐利刀锋是从不断的磨砺中得到的,梅花飘香来自它度过了寒冷的冬季。寓意没有经过痛苦的千锤百炼,美好的幸福,美好的品质不会轻易的来到,所以说,在痛苦中磨练自己,生命之火花才会闪烁。
我在1996年搬上了安居小区的楼房,终于告别了租房的日子。小时候幻想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成为了现实。当时的安居小区是市委市府的福利房,在市中路选取最好的位置,周围就是泺清河水利风景区和大禹公园,环境优美。出门就是禹王大市场,商铺林立,农副产品琳琅满目,小商小贩熙熙攘攘,充满人间烟火气,生活非常方便;不远处还有市人民医院,方便就医治疗;实验幼儿园、实验小学、齐鲁中学、禹城一中环伺周围,不出十分钟的车程。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安居小区建的都是多层的楼房,一般都是五、六层,我选的是三层。那时候的楼房都是砖混结构,好在公摊面积小。三间卧室都朝阳,客厅在北面,我在客厅的墙上挂了一大幅红梅傲雪的国画,这是当年到西安引进人才,西安画院的教授画的。傍边挂了一把镇宅宝剑,是去少林寺旅游购买的,体现自己的尚武精神。我把这个楼叫做剑梅楼,寓意“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以此激励自己努力奋斗,奋发图强。我的微信号就叫剑梅楼主。在剑梅楼的二十多年,工作学习双丰收,事业蒸蒸日上,剑梅楼主的博客发表了600多篇文章,荣获风云博主称号。
进门第一间就是书房,里面有红木大书橱,我这三十年购买的藏书大多汇聚于此,大约有上千册。陆游有“人生百病有已时,独有书癖不可医”之句,读了大为认同。古人云:“士大夫一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语言无味。”真是不可一日无此君!
要想享受读书之乐,首先就要淘书。在新华书店、古旧书摊上“淘书”,图的就是那种搜求的乐趣。踏破铁鞋无觅处的书,于无意中得之,不亦乐乎!于是新华书店,旧书摊便成了我常去的地方。古旧书摊卖的是旧书,比不得大书店里那些排行上榜新书堂皇耀眼,却也不乏蒙尘之珠。旧书摊上一套毫不起眼的丛书,它可能落满了灰尘,甚至纸张还有些褶皱和破损。但在淘书者眼里,那就恰是一位落难的公主,别看她粗衣布襟、朴实无华,可经过细心调养等待,终会变成倾国倾城的绝代佳人。
“淘书”正如“淘金”,图书的优劣、贵贱完全靠自己把握。记得那时,为一本自己心萦的书,夜里辗转在枕间;为了买到这本书,用自己生活费也在所不惜,现在回忆也仍然记忆如初。从淘书到藏书的过程,现在想来也是值得称道的。每逢放假,大街小巷都能看到我淘书的身影。磨灭不掉的始终是,淘得好书后心畅神怡的感触。真像陆游所说的那样“书生习气重,见书喜欲狂”。
古人云“有书真富贵,无事小神仙”,读书,使我充实宁静,神交古人。而淘书、藏书为的是蓄书娱老。所谓“蓄书娱老”,就是为了等老了以后再拿出来阅读娱乐的,为了防止人老了以后无所事事、精神空虚、混吃等死,就在平常的时候,积攒下点书籍,等年老无事的时候,拿出来阅读。我现在购买的一些书籍,还真是有些没有怎么读过,大致的美好想法,也是等我老来没事的时候慢慢阅读,写点东西,娱人娱己。
剑梅楼书房里还悬挂有书法作品两幅,都是老领导林部长所写。分别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和“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查禁鸦片时期,曾在自己的府衙写了一幅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这幅对联形象生动,寓意深刻。上联谆谆告诫自己,要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才能把事情办好,立于不败之地;下联砥砺自己,当官必须坚决杜绝私欲,才能象大山那样刚正不阿,挺立世间。林则徐提倡的这种精神,令人钦敬,为后人之鉴。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出自《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因成二绝》,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诗句中的“桐花”、“丹山”都是传说中凤凰出现的地方,而“雏凤”则指的是年轻的凤凰。整句诗的意思是,在那万里长的丹山路上,桐花盛开,花丛中传来那雏凤的鸣声,一定会比那老凤更为清亮动听。这句诗寓意着年轻一代的才华和潜力往往超越前辈,体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哲学思想。
现如今老领导早已仙逝,而我也已近花甲之年,每每看到对联,想起故人之情,仍不免唏嘘不已。时刻勉励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负老领导的期望,永葆初心,拼搏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