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姜宝兵的头像

姜宝兵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3/11
分享

探花寻草之兰花草

兰花与梅花,竹子,菊花并称为四君子,兰花,又有着空谷幽香,孤芳自赏之雅称,李白《古风》中曾写“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历代的文人墨客为之倾倒,成为咏物诗和文人画中常见的题材。

国人对兰花的评价很高,概括为:淡泊、高雅、美好、高洁、贤德。

我最先接触兰花的是书本,只知道古今文人为她著文、为她吟诗,墨客为她挥毫泼墨。那些赞美兰花的诗、文、画,可说是不胜枚举!后来,才在与朋友的交往中认识盆栽的兰花,再后来,才在自然界看到山谷中的兰花。

兰,虽为草,却不甘平庸,虽无枝干却绝不靡弱。看了那生于幽谷之中的兰,也许就是人们爱称的“幽兰”吧,更让人顿生敬意!她在土地并不肥沃,人迹罕见,且四周杂草丛生的山坡上,依然独自开放着!因为没有路径,我在离她约4——5米的地方细细观赏:那深绿的叶片一尘不染,夹杂在杂草中随风摆动,洁白的兰花晶莹剔透,恰巧我在下风,闻得到她散发的阵阵馨香,那香气,虽没有桂花的浓烈,却显得十分淡雅、醉人。我觉得奇怪,她生长的条件那么艰辛,她凭什么与恶劣的环境抗争呢?她茎叶十分弱小,可说是弱不禁风。可她却在灌木下、在杂草中,在贫瘠的山坡上健康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不知道要承受多少酷暑的煎熬!炎热夏天,骄阳下,她低垂着茎叶,默默地坚守着,晚上才舒展身躯,对着明月星空,饮露吸气,听小虫欢唱......也不知道要经历多少严寒冰雪的摧残!飘雪的寒冬,她把精力藏在泥土里,面对寒霜冰雪来袭,她无怨无悔,从容淡定,等候着春天的来临!

空谷生幽兰,兰最令人倾倒之处是“幽”,因其生长在深山野谷,才能洗净那种绮丽香泽的姿态,以清婉素淡的香气长葆本性之美。这种不以无人而不芳的“幽”,不只是属于林泉隐士的气质,更是一种文化通性,一种“人不知而不愠”的君子风格,一种不求仕途通达、不沽名钓誉、只追求胸中志向的坦荡胸襟,象征着疏远污浊政治、保全自己美好人格的品质。兰花从不取媚于人,也不愿移植于繁华都市,一旦离开清幽净土,则不免为尘垢玷污。因此,兰花只适宜于开在人迹罕至的幽深所在,只适宜于开在诗人们的理想境界中。

兰花曾是古代文人墨客的至爱,并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说已有二千多年栽培历史。根据“史记”记载:最早的兰花栽培是在春秋时期。古代还有许多诗人、词人在字里行间赞叹过兰花的美。如:《兰亭序》、《咏兰》等,其中有一句就是“气质美如兰”,借以形容人的高雅脱俗,沿用至今。“芝兰生于幽谷兮,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穷而改节。”这一句也正说明了兰花的气质高贵。

兰花有坚强的意志,有顽强不屈、积极向上的精神!阳光雨露的恩泽,使她茁壮成长。感恩之心,陪伴她一生一世。她在灌木下、草丛中餐风饮露,吸日月之精华,接大地之灵气,无怨无悔地给大地奉献着淡雅的馨香。

随着岁月的流逝和社会的进步,兰花也已经移栽到了平常人家,现在花市上培育出的兰花新品种层出不穷,平常人家也可欣赏到兰花的风姿,一季看花,三季看叶的兰花,就那样淡淡的开着,悠悠的香着。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