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冰糖葫芦儿酸,酸里面它裹着甜。都说冰糖葫芦儿甜,可甜里面它透着酸……”这首《冰糖葫芦》歌,看似简单,仔细琢磨,它却告诉我们一个人生的哲理,酸和甜里边的确有着难以割舍的辩证关系。一串串冰糖葫芦将我们的过往和人生连成串,有愁也有烦,有甜也有酸,这才是生活的滋味。
“冰糖葫芦哎”……每到初冬,大街小巷总会充盈着卖冰糖葫芦的叫卖声,有拄着拐棍颤颤巍巍走来的老婆婆,有带着老虎帽、穿着开裆裤的娃娃,更多的则是七、八岁的孩子,吵吵嚷嚷,手里拿着钱,在冰糖葫芦棍前挑来挑去。
记得当年都是一个老大爷扛着草木棒子,这种棒子一般用麦秸做成,将麦秸捆在棍子上,红彤彤的、晶莹透亮的冰糖葫芦就有序地插在上边,他那一嗓子“冰糖葫芦来喽~”,声音颇有磁性,险些压过了戏台上的演员,小伙伴们赶紧围拢来,有的小伙伴已难以掩饰垂涎欲滴的尴尬表情。买时,看中哪支,用手指点一下,老大爷就给拔下哪支,嘴里还道一声“不急,这是你的”。我有时也忍不住买上一支,急不可耐地咬上一口,嘎嘣脆响,酸中带甜,唇齿留香,甚是惬意。
冰糖葫芦是中国的传统小吃,也是我们小时候的主要“零食”,酸酸甜甜,有开胃、消食的作用。每年秋末或初冬,卖冰糖葫芦的就像约定好了一般,推着自行车或骑着电动三轮,在各个胡同叫卖着。这一叫,哭闹的孩童不哭了,昏昏欲睡的老太婆也有了精神,都纷纷走出大门,买上一串冰糖葫芦,或哄孩子,或解嘴里的馋虫。
传说宋朝绍熙年间,皇帝宋光宗最宠爱的皇贵妃有病了。她面黄肌瘦,不思饮食。御医用了许多贵重药方,皆不见什么效果。皇帝见爱妃日见憔悴,也整日愁眉不展。最后无奈只好张榜求医。一位江湖郎中揭榜进宫,为皇贵妃诊脉后说:“只要用冰糖与红果煎熬,每顿饭前吃五至十枚,不出半月病准见好。”开始大家还将信将疑,好在这种吃法还合贵妃口味,贵妃按此办法服后,果然如期病愈了。皇帝自然大喜,展开愁眉。后来这种办法传到民间,老百姓又把它串起来卖,就成了冰糖葫芦。
在宋朝年间便开始有了冰糖葫芦的做法,《燕京岁时记》记载:冰糖葫芦,乃用竹签,贯以山里红、海棠果、葡萄、麻山药、核桃仁、豆沙等,蘸以冰糖,甜脆而凉。《本草纲目》记载山楂:化饮食,消肉积,癥瘕,痰饮,痞满吞酸,滞血通胀。别名:鼠查、赤枣子、山里红果、映山红果、酸梅子、山梨。《京华春梦录》书中记载:岁朝之游,向集厂甸。……游倦,卖步偕返,则必购相生纸花,乃大串糖葫芦,插于车旁,疾驶过市,途人见之,成知为厂甸游归也。厂甸旧时京城庙会地,冰糖葫芦最常见的就是庙会或乡间集市。茶楼、戏院、大街小巷到处可见。
小时候,每到隆冬时节,不论城市还是农村,总能见到卖冰糖葫芦的生意人,他们或推车或肩扛,红彤彤的山楂在糖膜的包裹下格外诱人。被三三两两的大小姑娘围住,各自买上一支,咬上一口,嘎嘣脆酸中带甜,唇齿留香,好不惬意。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那是最好吃的美食,特别是裹在外面的冰糖是我的最爱,每次来卖冰糖葫芦的,总是缠着大人给买一支解馋,有时候也用自己的压岁钱买一支解馋。
近几年出现的老北京风味的冰糖葫芦以繁多的品种口味、原料的精挑细选、干净卫生的纸袋包装迅速赢得广大老百姓的喜爱,一时间出现了多年不见的排队竞购的现象。此种冰糖葫芦在原料山楂的选用上,挑山楂产区酸中微甜优质山楂为主料。辅以各种馅料、干果、水果及其他辅料制成多种口味的夹心冰糖葫芦。在销售时糯米纸裹串、牛皮纸袋包装干净卫生,大大提高了冰糖葫芦的品质。从而留住了大批的回头客。
冰糖葫芦看似简单,制作还是需要精工细作,挑选新鲜饱满、大小均匀的山楂,洗净、去根去蒂,将山楂拦腰切开,用小刀挖去果核,加入豆沙、绿豆沙之类的馅料。然后将两瓣合上,用竹签串起来。糖与水按照比例倒入锅中,用猛火20分钟左右,糖水沸腾的非常厉害,糖已经冒出了细小密集的泡沫,就像浅金黄色啤酒。可用筷子蘸一下糖浆,如果能微微拉出丝来,那就是好了。将锅子倾斜,可以让山楂全部都蘸到糖。将串好的山楂贴着熬好的热糖泛起的泡沫上轻轻转动,裹上薄薄一层即可。蘸糖环节看似简单,但很需要技巧。如果裹得太厚,吃下去一口咬不着果,是比较失败的。糖要蘸上薄薄而均匀的一层,即算成功。
冰糖葫芦,酸甜可口,不仅好吃,而且十分好看,红红的山楂按个头排列在竹签上,外面还裹着晶莹剔透的糖稀,真是惹人喜爱。早些年,在庙会或集市上,还时常看见串串冰糖葫芦,最顶上还贴着一面小彩旗,一串足有几十个山楂果,被红红的果实压弯了的签子拿在手中一颤一颤的,着实增添一种节日的气氛。
大禹公园里,有一对卖冰糖葫芦的中年夫妇,每天天不亮就熬冰糖做冰糖葫芦,每人一辆电动三轮车,里面插着几百支做好的冰糖葫芦,奔波在公园集市,大街小巷,电动喇叭不停歇地喊着“冰糖葫芦,好吃不贵,五元一支。”周末遛娃在公园门口碰到的时候,我总是给外孙买一支解馋,四岁的外孙举着冰糖葫芦先让我吃一个,久违的酸酸甜甜的味道充满了我的味蕾,童年的回忆涌上我的心头。看来冰糖葫芦的利润还是相当可观的,夫妻俩在县城买了楼,养的两个儿子也高高胖胖,一家人幸幸福福过着紧张忙碌的生活。
“糖葫芦好看,它竹签儿串,象征幸福和团圆。把幸福和团圆连成串儿,没有愁来没有烦……”每当在街边巷尾听到一句熟悉的《冰糖葫芦》时,我总是习惯性地接着哼唱出来,哼唱着,任凭模糊的双眼裹挟着思绪,将我牵引回童年,牵引到那些无忧无虑的幸福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