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城
太极城,又名八卦城。亘古洪荒,岁迁月移,它就那么处子般静静的生动在陕南的一方沃土上。
一水自宁强来,曰汉江,汹涌澎湃,一泻千里,从小城的面额擦过去汇入长江。她似一面镜子,悬挂在山城的胸前,映云聚云散,山重水复;照日月变迁,世道沧桑。
一水由宁陕至,称旬河,婀娜多姿,蜿蜒流长,环城270度汇入汉江。她如一条仙女的彩带,把夏日的山城打扮得格外绚丽多彩;她似一缕五彩的丝线,串连起了闪耀在陕南山水中的天下一绝——太极城。
两水相夹一北面山岗,直直地向东伸去,至两水交汇处,形如卧龙,突于此细若蜂腰,就现出一个葫芦状的岛子来,葫芦岛与旬河北一镇遥相呼应,因水势而成形,酷似两条游动着的头尾相接的太极鱼,太极城自此而得名。何年取之,无证可考。清人有诗云:满城灯火列星案,一曲旬水绕太极。灵山刻就天书字,旬水绘成太极图。
千百年来,这座自然造化,阴阳相抱,灵性无限的太极城,不知演译了多少秦巴风情,世道苍桑。
生活在太极城的人们,自觉居于仙境,享受风调雨顺,世道太平。也许因了水吧,城里的汉子都长得健壮魁梧,北山扶犁,江河打鱼,都是好手;女人们生得秀气水灵,相夫教子,针工女红,一个不差。城里的人们都会唱歌,男人们的山歌、船号子吼起来地动山摇,震得河水都打起了旋;女人们的茶山调、七岔子唱起来仰扬婉转,画眉、山雀听得都禁了口呢。
夏日的午后,在江边的树荫下,放几把竹躺椅,沏一壶紫阳茶,摇一把蒲叶扇,一群后生姑娘们在汉江中泡冷了身子,便聚着一处,听岛上通晓历史的李家爷爷讲前朝古代,小城变迁……
李家爷爷是清末秀才,现已九十有八,飘一头银发如神仙。他耳不聋,眼不花,牙满口,神志清。小城的奇闻轶事、古今掌故、历史沧桑便从他口中如清泉一样汩汩地流泻出来……
早在五六千年以前,已有先民在太极城方圆800里开荒生活,繁衍生息。其地在历史上不仅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好地方,而且还是水陆要冲,有秦头楚尾、北国江南之称。清代著名学者毕沅曾盛赞太极城:“西通陇蜀,东接荆襄,控房、竹而引商、雒,在昔推为形胜之区。”由于具备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因而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从商周到南北朝,太极城多易其属,所归不定。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始在太极城置县,至今已2000余载。
太极城自古就风流人物辈出,最出名的,还是旬河南岸的刘氏兄弟,明代双双考中进士,兄任山东知县,弟做杭州知府,人们在阴鱼岛之巅西炮台专为其立有牌楼,可惜文革中被毁,老人们提起往事仍唏嘘不已。解放后令太极城人自豪不已的是,城里不仅出了叫响全国的名作家,而且还有在中央任部长的、在部队当司令员的。每逢七月高考后,小伙姑娘,北考清华,南中复旦。更有惹人眼的,赵家么儿留学国外,一时,古老的小城沸腾起来。
然而,最让太极城人荣耀的,还是城里悠久的文物及可人的景致。源远流长的古代文明,为太极城之辉煌。仅现在陈列于城内博物馆内的新石器及战国、汉代文物就多达数千件。其中最著名的象牙算筹、孤独信多面体煤精组印等被列为稀世国宝,调国外展出。境内现已有60多处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清代文庙、赤岩千佛洞、三国孟达墓和蜀河黄州会馆更是领尽风骚。而革命文物“红军纪念馆”,更是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三面环水的太极城上风景名胜更是数不胜数:柏荫铜碑、灵岩芝草、环城曲水、禹穴遗踪……
太极城物产丰富,名优遍地。烟叶、矿产、黄姜、化工挤身全国十强,龙须草、香水梨、荷包杏、狗头羊等全省闻名。近年来,居住在小城之巅的父母官们又提出建立烟、桑、畜、矿、姜、药、水、游八大主导产业的宏伟蓝图,给太极城方圆800里的45万人民指引了一条奔向小康社会的金光大道。
全国著名女作家叶广岑曾三次来到太极城,她说此处山水天造地设,形胜一方,山中汉子朴实大方,姑娘清纯水灵,人文景点密布,文化积淀深厚,的确是一个好去处。
多么美妙的地方,多么神奇的山水。难怪珠影导演胡炳镏先生上个世纪80年代初到太极城采外景时大发感慨:“啊,想不到陕南还有这么美的一个地方”。
太极城,就是镶嵌在秦巴山中的一颗明珠——旬阳山城。
南羊山
陕南旬阳市境内有个酷似八卦图形的南羊山。
马年三月,春发草浅,我们一行七人徒步上南羊山普查文物。走进大磨沟,行至七星,我们便一头钻进黑洞洞的原始森林,耳旁响起各种鸟兽和昆虫的合鸣,脚下是狭窄、陡峭的山道,一行人的心悠忽提到嗓子眼,便小心翼翼地迈着步子。
古老的山道,被绿荫遮盖,象形岩石上,生长出绿苔。忽然,一阵山雾扑来,刹那间,天白了,地白了,群山隐去,天地间浑然一体,道路便分辨不清,耳边只闻“呼呼”的风声。蓦地,大家竟有些惶惶然。一会儿,浓雾中传来一声声清脆的画眉鸟叫,一束阳光斜插进来,眼前顿时豁亮起来。
陡峭的绝壁上,有条凿开的宽二十公分,长约一华里的栈道,这便是南羊山有名的阎王砭了。它是南羊山人进山出山的咽喉。进山经过阎王砭,第一关便是“鸡上架”。在高十五公尺,九十度的绝壁上,钻出一排石窝,由于距离高脚窝小,地势险要,行人上行时每上一步都得弯一下腰,点一下头,鸡上架便由此而得名。
进入二道弯,人走在峡谷中,头顶一线青天,两岸绝壁,中间是悬崖下清冽的溪流。明代永乐年间,当地人在峡谷靠阳坡的石壁上凿开大小不同的两个石洞供山里人通行。石洞象两把锁子锁住了南羊山人进山出山的咽喉,故有“铁锁洞”之称。两洞之间靠西边的石壁上,雕有一石牛,站在石牛旁,刚好能望见对面山巅之上的镇月塔,人称此景为“犀牛望月”。犀牛终年厮守在这里,行人通过时,由于道路狭窄,都要抱住牛鼻而行,否则便有掉下深潭的危险。从犀牛鼻子磨损的程度,便可看到在犀牛身边逝去的悠悠光明。距铁锁洞约两公里处,立有一石碑,碑上所记乃是明代永乐年间修筑铁锁洞时亡身之人名单。
南羊山里有座寺庙叫宏安寺,寺旁有一座宝塔叫东宝塔,均是明代道光年间所筑,宝塔七级六角,预配结构,高十三点五米,清风吹过,六角铜铃叮咚作响,是旬阳县塔中艺术珍品。宝塔上书五言绝句,石门对石鼓,银子二万五,北山找石虎,南山取石斧。传说谁若能解开诗中之意,便可得到许多财宝。也许是仙机不可泄露吧,直到现在也无人解开诗中奥秘。
羊山之巅,海拔1950米处的蛮王寨,是旬阳境内第二高峰。登上寨顶,俯视那缠绕在山间的一缕缕白云,好似无数条游龙的山间奔腾。站在寨顶苦竹丛中,想象当年绿林好汉蛮王在此聚众打家劫舍,扶贫安良,好不自在快活。置身于白云与古寨墙之间,舒展思绪,放飞想象,飘飘然欲入仙境。
清亮的歌声伴着晨风阵阵飘来,余音久久不散。“兰草花儿开,开呀不开会,开在青山陡石崖……”呵,对面的万亩大草甸野花丛中站着几个牧童,歌声便从那里传来,“二月好唱二月说,燕子衔泥过江河,燕子衔泥高梁上哎,一嘴一嘴垒成窝哎嗨哟……”
南羊山洞府天然,民风淳朴,有不亚于北戴河的宜人气候,不差于黄山的天然园林,况且,还有那么多古老的遗址和奇珍以及香喷的鹿肉撩人的包谷酒哟。
南羊山,是镶嵌在秦巴山中的一颗明珠,是一块亟待开发的旅游处女地。朋友,想满足你的好奇心吗,请上南羊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