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蒋建国的头像

蒋建国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10/14
分享

山水情缘

         山水情缘

蒋建国/文

喜欢山水,和山水结下了不解之缘,与山水相伴,心是平静的,梦是香甜的。

我的家乡紧靠滆湖,滆湖又俗称筛子湖,意思是很浅的湖。夏天,常常背上鱼篓、木盆去湖里,一边游泳潜水,玩耍戏嬉,一边捕鱼摸虾,挖蚌踩蟹,先用脚踩,感觉踩到了,便一个猛子扎下去,把脚下的螃蟹或是河蚌、螺丝捞上来放入鱼篓里,几个小时,总能捞上好几斤。

孟津河穿村而过,我是喝着孟津河的水长大的,童年和少年都是在水里泡大的。夏天的孟津河就更热闹了,那时,没有空调,也没有电风扇,家里热得呆不了,就都往河里跑,满河都是人,孟津河成了天然游泳池,成了我们最佳的避暑场所。

那时的天是蓝的,水是清的,生活是无忧无虑、快快乐乐的。

1982年考入了扬州师范学院,四年大学生活是在美丽的瘦西湖畔度过的。

瘦西湖本名保障湖,乾隆元年(1736),钱塘(杭州)诗人汪沆慕名来到扬州,在饱览了这里的美景后,与家乡的西湖作比较,赋诗道:“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诗中描述了瘦西湖一带的景致与繁华,在诗人眼中,扬州和杭州一样,市井繁荣,故称“销金锅子”,并通过与杭州西湖的对比,认为瘦西湖之名确实形象而贴切。

瘦西湖真是美,美的让人如痴如醉,游园、赏月、划船,留下许多难忘的印记,微风吹过湖面,琴声飘来,在这样一处风景绝佳、栖息心灵的地方,常陶醉在湖光山色里。

1986年,大学毕业后,来到镇江。镇江是座山清水秀的园林城市,南山北水、江河交汇、真山真水、山水形胜,自古有“天下第一江山”、“城市山林”的美誉。金山、焦山、北固山和南山,长江、古运河和金山湖,处处都留下了足迹。

镇江的第一站是江苏省镇江粮食学校,学校位于南山西麓,宿舍、教室、操场都紧靠南山,这里群山环抱、青峦错落、绿树葱茏,有珍禽奇鸟、亭台楼阁、竹林流泉,风景清幽,美不胜收。

在学校生活了七年。累了烦了,只要走进南山,一阵凉爽的清风迎面吹来,花草的清香,伴随着叽叽喳喳的鸟鸣,瞬间让人从喧闹的学校,走进了一片人间仙境,让一颗疲惫的心灵,瞬间找到一片栖息的地方。

春夏之际,但闻鸟鸣千啭,蝉吟不穷,清泉淙淙,一片清凉世界;晚秋时分,红叶经霜,灿然若火,浓荫藏寺,五色纷披,更是一幅图画。在百花萧杀、万物凋零的冬天,满树的梅花,迎着风雪绽放,伴着阵阵幽香,南山的冬季又有另一番景致。清人鲍之钟诗曰:"灿烂霜机能浅深红,楼台如在万花丛。"宋代大书画家米芾则赞之为"城市山林"。

1993年,家搬到了黄山新村,新村南面就是黄鹤山。黄鹤山的来历与宋武帝刘裕有关。刘裕,原彭城人,后寄籍镇江。刘裕曾在山上打柴,又在山下种田,有一次他见黄鹤百群,时翔时集,不停地在他身旁飞来飞去,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他成为镇江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后,就将此山命名为黄鹤山。登临黄鹤山,远眺镇江,可见长江如练,群山环抱,“一水横陈,连冈三面,做出争雄势”的地貌气韵。

1997年,家又搬到宝盖山下的王家湾,宝盖山下有镇江唯一的铁路隧道,也是沪宁线上的第一个铁路隧道,站在山顶可以看到废弃的一段沪宁铁路,想当年,这条铁路线一定是非常繁忙的。翻越宝盖山、京畿岭可直接到达伯先路、大西路。

2002年,家搬到了学府路嘉慧花园,在家里露台上就能看到宝塔山上的僧伽塔。宝塔山公园又称中日友谊梅樱园,地处镇江古运河风光带的鼎石山上,公园古朴典雅。早春时节,园内数千株梅花竞相怒放,千姿百媚、婀娜多姿,满园一派春色,是游人赏梅的最佳去处。每逢四月春光明媚,风和日丽,满园的樱花盛开,一串串樱花犹如彩色的铃铛悬挂在枝头,整个公园都淹没在花的海洋里,到宝塔山公园赏樱已是市民的一大乐事。

2015年,家搬到了丹徒区的风景城邦英格兰印象,小区西北边是十里长山,东南面是谷阳湖。丹徒新城是个生态新城,闲暇之余,经常会去薰衣草庄园和谷阳湖领略湖光山色,去米芾书法公园逛逛,体验和感悟她的历史深度、文化高度和人文厚度。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喜欢游山玩水,喜欢黄山的奇、峨眉山的秀、青城山的幽,喜欢西湖的美、太湖的烟波浩渺,喜欢漓江的山水,更喜欢大海的波涛汹涌。

喜欢拍摄山水风景,自由自在地徜徉在山水之间,去寻觅、去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让我那颗驿动的心在潜心的摄影过程中得到片刻的宁静。每每当我背着相机,游历于大江南北,寻觅在山山水水之间,用冷静的镜头去捕捉大自然的山高水长,用平静的心态去感受大千世界的风霜雨雪,就会让我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常常给自已带来一种心若止水的宁静和天高云淡的空灵。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