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方传太的头像

方传太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12/09
分享

第一次握手

开学季,有许多感人的故事在流传,但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有那种刻骨铭心的幸运。孩子梦柳在万州清泉小学读到四年级,老师在讲台,她在课桌,距离不远不近,孩子更多的是凝望老师,更多的是仰望老师。

担心从此开始。孩子开始夜夜做梦,雨在窗外拍打着芭蕉叶,淅淅沥沥,淅淅沥沥,醒来却总难以提起精神。孩子无大事,老师非小事。下学期会不会换数学老师?其实孩子并不是十分喜欢数学,她更大的兴趣是语文、画画、自然和科学。但因为数学老师程琴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每一节课讲得十分生动有趣,她便渐渐对数学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二年级的班主任是教语文的龚晓芳,是一位很讨孩子喜欢的老师,渐渐地孩子们对她产生了信任和依赖。但三年级上学期开学报名时,讲台上出现了一位陌生的面孔——黑板上写着她的名字叫张成立。她知道龚晓芳老师走了,不再教她们了。如果程琴老师再换,无疑对她幼小的心灵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啊!她禁不住眼中哗啦啦地流出了泪水。

思念从此发芽。校园外的那条泥泞小径,菜农在泥土里播下了种子,每天清早上学下午放学,她都是要蹲在路边用鼻子嗅一嗅,要与种子说一说着悄悄话。那是在二年级下半学期,数学程琴老师在上了两个月课后,因为身体有病,请假去了北京住院治疗,临时来了一位男老师代替她。那位男老师是学校的一位主任,课讲得也不错,但少了孩子与老师的那种种默契。只要程琴老师的一个温柔的眼神,孩子便能领会其中的含义;只要程琴老师的一个漂亮的手势,孩子便清楚接下来该做什么或不该做什么,独立思考养成了孩子第一个主动提问的习惯,第一个主动完成作业的习惯,老师的潜移默化的滋润已在孩子的心中扎下了不可动摇的根基,就像童话故事里那坚不可摧的堡垒。孩子一想起程琴老师,就想起有好几次在街上,她独自一人在大雨滂沱的雨中行走,老师担心她上课迟到,便打的接送她到学校,心里面涌动的是股股暖流……孩子很想飞到北京去,去看望程琴老师。但父亲要上班,母亲带病带着幼小的弟弟,到北京去看望老师便成了一种幻想。于是,孩子便给老师打电话、发短信,诉说对老师的思念。孩子特意在家中的阳台上栽了一棵枇杷树,因为枇杷树生命力顽强,她便给它取名叫相思树。她每天给它浇水、除草、剪枝和施肥,看着枇杷树一天天健健康康地成长,她便掰着手指头数着老师平平安安回到她身边的日子。

在等待和期盼的眼神中,时间总是那么漫长,像故乡山崖上弯弯曲曲的小路没有尽头。终于,三年级上学期第一堂数学课的上课铃声按时敲响,班主任张成立神秘地说:“大家鼓掌,欢迎‘新’数学老师讲课!”掌声唏里哗啦,孩子和班上的其他五十名同学心里十分失落。当看到那个熟悉的数学老师程琴的身影走上讲台时,教室里的掌声却雷鸣般地响声……是啊,孩子在想,为什么张成立老师要对大家讲来了一位“新”的数学老师呢?因为程琴老师战胜了病魔获得了新生,她会以全新的面貌教我们,我们要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她。

在孩子幼稚的思想里,“新”的就像是春天刚出土的嫩芽,充满了朝气和活力。新的班主任,“新”的数学老师,要想老师了解你,就要用实力来证明——那就是努力学习。上课认真听讲是必须的,上课认真完成作业是必须的,上课认真主动提问是必须的,她给自己定了三个必须。终于从龚晓芳老师的离开中找到了新的起点。在保持连续两年评上“三好学生”的努力下,她在那学期的“三好学生”队伍中没有落伍。

三年级下学期如期而至,孩子高高兴兴地报了名,高高兴兴地走进了课堂。一个月后,因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必须住院,她不得不请了假。有时要去重庆,有时回到万州,有时要去母亲的老家白土镇乡下,有时奔波父亲的老家奉节乡下……背着沉重的书包随父母四处辗转。她坚持每天自学,不懂的就主动找身边的医务人员和年长者请教,大家看见她乐于好学,也都乐于帮助她。在与病魔抗争的同时,她阅读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她要以保尔为榜样,做一个坚强的人。但她更强烈的愿望是早点儿回到课堂,早点看到她想念的老师……

 医生告诉孩子,你可以回学校上课了。四年级上学期一开学,孩子在父亲的陪伴下走进了久违的教室。第一节课刚好是数学课,程琴老师悄悄地走到她身边,怜爱地看着她,轻轻地对她说:“孩子,好久没有看到你了,真想你!来握个手吧!欢迎你回家!”孩子的眼里润润的,湿湿的,心里暖暖的,甜甜的。原来老师一直在想她。她把手伸出,与老师紧紧握在一起。就这样,她与老师有了第一次握手。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