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国庆节,我和朋友游览了位于福建闽江源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金铙山,它是福建省境内第一高峰,海拔1858米,绵亘三百里,共有80峰,最高峰为白石顶。徐霞客当年云游到此,被金铙山的胜景所吸引,当即吟诗一首:“武夷胜景甲天下,金铙东南第一窥。”金铙山是传说中闽越王无诸的狩猎场。
我们一行从金铙山山门坐专用旅游车到海拔1200米的坪岗索道大约需要40分钟,沿途群山连绵,植被呈现出十分明显的山地自然垂直带谱,据导游说这是珍稀野生动植物的良好栖息地,森林覆盖率80%多,是一处天然大氧吧。
我们乘缆车沿着起伏的山岭向海拔1650米高的宝峰山攀登,索道高架塔有20座,缆车随着山势起伏跌宕,浓雾一团团从四面八方涌来,天地间一片迷茫,人在空中缓缓而上,如在仙山云端,山岚飘浮,缆车往来,人如在诗画之中,如登仙境一般。下了缆车,进入金铙山星空隧道,这是一座花岗岩的石头山,隧道全长775米是人工凿出来的,里面潮湿有声控彩虹灯,这条人工隧道缩短了以往登山的路程,更为金铙山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相信多年后又将成为“名胜古迹”。
登上龙脊步道,在亭间小憩,放眼四周,山岚缥缈,凌空栈道就在前面不远处,栈道是2009年修成的,头上像是刀斧劈开的悬崖峭壁,脚下是深不可测的万丈深渊,栈道用钢铁三角支架在绝壁上环白石顶主峰三分之一圈,再用木板铺垫而成,在凌空栈道最险处有一个观景台,底板是全透明玻璃钢向外延伸2米多,站在此处山风在耳畔呼呼地响着,轻纱般的云雾在你脚下飘荡,使人有凌空飞舞,飘飘欲仙之感。
走过凌空栈道来到云燕巢和古寺庙,废弃的古寺庙全用条石砌成依山而建,里外分四间,文革前这里据说香火很旺,虔诚的村民经常来此求雨,总能得到上天的恩赐,现在已看不出当年的鼎盛迹象。沿着路线行进,我们终于登上了顶峰白石顶,这里有一座用石块砌成的小神庙,多少透出一些历史的悠久和神秘,同行的人员纷纷踩过它的头顶,在“八闽第一峰”的石碑旁照相留影,人们纷纷显示出一股“山高我为峰”的豪情和霸气。站在这可以看到周边闽赣九个县的地界,一览众山小,在这里看周围的群山像大海中的波涛起伏不平,一个个绿色的山峰连绵不绝,泰宁的金湖,像一面长长的镜子,闪着亮光,映着天光云霞,美妙旖旎风光尽收眼底。登顶确实使人精神振奋,心旷神怡、豪情万丈。
导游最后跟我们说还有一处景观叫仙人池,不去后悔千年,去了千年后悔。我们还是要去一探虚实,仙人池位于白石顶的另一侧,在一块巨石上面形成一个平平展展的两米左右的水池,水深不及五公分,非常奇特的是仙人池常年不涸,不管是严寒还是酷暑,池里的水从来不会干涸,就是把池中水扫干,不下雨,第二天仍有水,传说是天上仙女到此洗澡留下的仙水,对此我很疑惑。
回来的路上我想金铙山到底有多少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呢?很少很少,一是传说中闽越王无渚的狩猎场,二是徐霞客赞美过这风景秀美。在我看来这里仅群山簇拥,山峦连绵而已。这样的风景中国有许多地方都有,更何况是多山的闽越?在游览中让人回味却是索道缆车,星空隧道,凌空栈道,这些恰是高科技及人类智慧不畏艰险的伟力结晶。我在想,难怪人们登上主峰会有一股“山高我为峰”的征服者的冲动。我相信多少年后富有现代化气息有科技含量的三处风景,将是金铙山不朽的人文景观,我知道人类的伟大,在于它能不断地创造新的风景,可以直接与山灵对话,揭开她神秘的面纱,品读她醉人的神韵,嗅触她迷人的芬芳,让风景韵姿裸露在世人面前。这些风景无疑有异于纯自然及前人留给我们的原始真迹,但我们又是后人的前人,前人能创造名胜古迹,现代科技文明人更能创造神话,旖旎的风景,我们的时代需要风景,也善于开发风景,创造风景,更会欣赏风景,利用风景。因为我深深领悟到“风景”本身就是“风景”。
【注】此文刊发在《九歌·四季刊》(2024行记专号)上。作者:王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