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造物主活动筋骨那一刻起,每一块土地注定会有不同的命运遭际。有些土地人迹罕至,成为不毛之地,却适合生长信仰和梦想;有些土地生而不凡,向来受人类文明的偏爱,从古至今演绎着各种各样精彩的故事。
——题记
安阳
择一春日,怀一颗敬畏之心,与安阳来一次邂逅。三分看,七分听,用心尝试去读懂。惊叹,震撼。眼前这座豫北名城绝不容小觑。
巍巍太行塑造它的脊梁,汤汤洹河流出它的大动脉。一阳一阴,安阳刚柔并济,个性张扬。
山水的滋养,历史的选择,人类社会的向前推进,自然而然让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精彩纷呈。
此刻,春风是我的坐骑,悠哉乐哉。山河岁月,云烟苍茫。刚踏入安阳这块土地,一股股博大、深沉、厚重、沧桑的人文气息朝我奔袭而来,填满我的胸臆。
安放在洹河岸的千年古书,封面殷墟,封底红旗渠。一页页,散发着历史的沉香味,馥郁、浓烈,沁人心脾。
一方盛产文化的宝地,在历史的天空里,殷商文化、甲骨文文化、周易文化、邺文化、《诗经》文化、红旗渠文化灿若繁星。
大自然是指挥家,他让洹河、漳河、汤河、淇河等河流经安阳,孕育出文明的火种。
人类是艺术家,他们用盘庚迁殷、武丁中兴、妇好请缨、周文王演周易、苏秦拜相、西门豹投巫治邺、信陵君窃符救赵、项羽破釜沉舟、曹操邺城发迹、岳飞母亲刺字、袁世凯退居洹上等历史事件,曹操的高陵、岳飞庙、马氏庄园和袁林等景点连带众多传说故事当工具来抛光打磨安阳、精雕细刻安阳、冰火淬炼安阳,直到把它锻造成一件位于豫、晋、冀三省接壤处的工艺品,惊艳了时光,征服了历史,俘获了世人。
面对安阳,即使你是个文盲,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也会油然而生。
洹河、淇河、汤河、漳河作印泥,文峰塔、修定寺塔、明福寺塔、大兴寺塔、兴阳禅寺塔、洪谷寺塔系印章,盖在安阳的宣纸上,即刻惊现“中原文明”的字样。
书写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浓缩着三千多年的建城史,荟萃着不计其数的人文典故,安阳散发着东方古国特有的韵味。
“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中原文化殷始创,观此胜于读古书”,这是郭沫若解读安阳时吟哦的锦绣诗句。
西枕太行山脉,东蹬华北平原的历史文化名城,时时刻刻彰显着它的灿烂辉煌与青春活力。
黑夜还未全部吞噬完白昼,夜安阳早已准时上线。殷墟考古文旅小镇上,五彩斑斓的霓虹灯招牌美轮美奂,民国风貌休闲街区在灯光的衬托下大大方方地展现着自己优美的建筑轮廓。魁星阁裸眼3D灯光秀正在抛媚眼,中国文字博物馆和文字公园灯火辉煌。
整座安阳城白天车如流水马如龙,夜里万家灯火温暖可亲,一条条华灯璀璨的街衢恰似跌落人间的银河。多情的风时而亲吻我的肌肤,时而撩拨我的衣袂,霎时间让我心旷神怡。酒至半酣,我欣赏着夜安阳的千娇百媚。
安阳很古老,很现代;很古朴,很时尚;很安静,很喧嚣。
殷墟
“洹水南,殷墟上”。
用“殷”修饰商,殷商富庶殷实;
用“殷”妆点墟,殷墟文物荟萃。
殷墟是财富,是瑰宝,是精神食粮;殷墟是河南的,是中国的,更是全人类的。
1928年至今,一茬茬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盗墓贼、古董商人、收藏家和历史爱好者因殷墟而亢奋,石破天惊定期出现,扑朔迷离长久笼罩。
宫殿宗庙建筑基址、王陵大墓、祭祀坑等遗迹重新破土诉说,甲骨文、青铜器和玉器再现人间印证。
站在洹河岸,触摸这古老而又新生的土地,遥想三千多年前,当国内很多著名古都还是未被开发的蛮荒处女地时,这里早已是洹水碧波粼粼,河岸草木蓊郁,都城里宫殿、神庙、大臣、宫女、侍从成群,城内市井喧嚣,人们驱赶着牛车,物物交换频繁。
一袭尊贵华丽服饰的商王盘庚在殷最高点凭栏傲视天下,他捋了捋胡须,双眼放光,久违的笑容比阳光还灿烂。
都城选对了,王朝鼎盛强大;都城选错了,王朝短命弱小。早、中期的商朝折腾惯了,迁都、迁都再迁都。内忧外患,频繁的迁都史上写满了多少代商王的心慌、不安和焦虑。
渴望国家安定,妄想万世太平。直到“北蒙”(殷)这方土地让商王盘庚眼前一亮。一场高瞻远瞩的“赌博”,这次赢得很光彩。
都城、甲骨文和青铜器在此相聚,不约而同地选择成就安阳,书写殷商文明的灿烂篇章。
商朝选择殷,殷成就商朝。
公元前1300年,安阳出道即巅峰。殷站在商朝政治舞台的中心,这里生长着野心、雄心、忠心、痴心、开心、伤心、诚心、狠心、孝心、苦心、慈心、狠心、爱心、热心……
在“殷”的加持下,商朝开启开挂“人生”。八代十二王,273个春秋;泽被后世,魏晋南北朝时,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又眼光独到地将王朝的都城选址在此,历时94载。
七朝古都老资历,历史遗迹星罗棋布,安阳雄踞八大古都之列。一贯低调,实力不凡。
妇好墓
细想:人也是奇迹!
站在妇好墓面前,我不禁赞不绝口,啧啧称奇。女娲竟会捏造出这样的女子,她集政治家、军事家、祭司与万千宠爱于一身。
全天下所有温柔乡都是商王武丁的。不过,最善解人意,最贤内助的只有一个,名曰“妇好”。
是夫妻,是知己,是君臣,是合作盟友,是伯乐与千里马。
没有商王武丁,妇好不会那么传奇;没有妇好,武丁不会那么辉煌。志同道合,相互成就。
再联想:唐明皇、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固然荡气回肠,难免尽显贪图安逸、奢靡享乐的作风,武丁妇好的千古爱情佳话虽平淡寻常,却传递出夫妻齐心、锐意进取的正能量。
商王武丁究竟是有多爱、多器重、多信任妇好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殷商对周边国家、部落的一系列战争中,妇好屡次受命统领部队血战沙场,一介女流之辈奋力建功立业。
妇好还创造了多个历史之最:她是中国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位女将军;她曾率军1.3万余人大败羌方,俘获成千上万的敌人,系商王武丁时期单次征战率兵最多的将军;她曾率军与商王武丁的军队完美配合,将巴方部落军队驱赶至事先准备好的伏击圈里,予以歼灭,她因此成为中国战争史上最早的伏击战指挥者,军事才能十分卓越。除此之外,妇好还经常受命任大祭司,主持武丁时期的祭天地、祭先祖等重要礼仪活动。
就这样一个奇女子,在30多岁风华正茂的年纪不幸去世。谁说女子不如男?巾帼未肯死前休。有时候,普通人的命反而长久。太过精彩的生命时常如昙花,似流星。
与之相反的是,商王武丁在位59年。妇好如一朵菡萏,袅娜地开在武丁如水的旖旎梦境里。梦终究是会醒的,醒了就得痛苦一生。
听导游讲,妇好墓迄今为止共出土青铜器440多件、玉器近600多件、骨器560多件。此外还有不少石器、象牙制品、陶器以及6000多枚贝壳。显而易见,墓坑中敛葬的宝物越多,寄托着商王武丁的愿望就越多,难以释怀的情愫也就越多。
洹河依旧、王朝依旧、都城依旧、妾依旧、子民依旧,孤寡的武丁用后半生来治愈自己。
或许,花木兰是妇好的小迷妹,吕雉、武则天、慈禧都曾崇拜过她吧?
甲骨文
多彩的安阳,中国字都。
楔形文字灭绝,象形文字短命,甲骨文在安阳松鹤延年、万寿无疆。龟甲和兽骨是一艘船,将甲骨文从古渡到今。
甲骨文——这一片片甲骨,拼接出一个王朝的模样;这一片片甲骨,一把把探秘商朝方方面面的秘钥。
甲骨文——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汉字鼻祖,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柢。占卜,每事必卜,上至商朝国王的祭祀、征战、收成、巡游、狩猎和朝议,下至王室贵胄的生病、梦呓、嫁娶、生子、卒亡。
甲骨文——囊括中国书法的用笔、结字、章法三要素,一种成熟的文字系统。
甲骨文——这些契刻的象形、指示、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的有趣线条,时而直线,时而曲线;时而简单勾勒,时而复杂交织,一笔一划赓续着东方文明古国的火种。流淌着简约、粗犷、生动、形象、朴素的美。大美自然,美得无可挑剔。
甲骨文——为书法艺术的产生奠基,从此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
甲骨文——破译着商朝的密码,否定了文明源自周朝说。
甲骨文——证实了《史记•殷本纪》记载的真实性,让一部皇皇史学巨著《史记》的可信性增强,印证了司马迁秉笔直书、不溢美、不隐恶的修史创作风格。
甲骨文——让许慎《说文解字》中以“小篆为本解释字源”的观点不攻自破。
挥发的酒精,玄妙的巫术,古老的甲骨文。信天,信鬼神。商朝人探索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因为甲骨文,东方文明古国再次鹤立鸡群,傲视其他文明古国。
中国文字博物馆
在这里,文字撑起了这座博物馆的脸面。在展厅,被文字四面包围。
眼里是字,脑海是字,心中是字。
导游是“字”,游客是“字”,我也是“字”。
在文字的浩瀚海洋里,我幡然顿悟:剑客追求人剑合一,文人追求人字合一。让每一个汉字、每一句话、每一段话、每一篇文章都打上作者的烙印,带着作者的基因,带着作者的独特个性,这就是文人鲜明的作品风格。剑客无论如何不能离开剑,文人是无论如何不能离开字。
字是文人的“杀手锏”,是文人的尊严和面子;字是文人积极入世建功立业逐名追利的工具,是文人消极避世抒发傲世情怀的方式,是文人卖弄文采陶冶情操的途径;字是文人的第二生命。
字是伟大的发明,是无价之宝,是文明的基石。
只要有人类,就得有字。人创造字,字却远比人命长。隔着玻璃顶礼膜拜,连时光老人都惊叹不已。
继承。兼容。创新。演变。成型。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和行书。跟人的发展一样,文字的发展也是世代积累的结果。
羑里城
周易文化选择安阳,这次是在汤阴县的羑、汤两河之间。
羑里城——世界历史上的第一座监狱,监狱——阶级社会的产物,依据法律,让罪犯和监狱同生共灭。
围墙再高,窗户再小,牢房再逼仄,顶多只能拘囿人的肉体,限制人身自由,缩小人的行走范围。然而,灵魂依然可以出窍,思想随时能翱翔太空,特别是对于那些忠心耿耿的贤良之臣、愤世嫉俗的风骨文人和擅于隐忍伏藏的政治家而言。
羑里城——三千多年前,昏庸腐败的殷纣王囚禁周文王姬昌之处。
大声呼喊吧!跪地求饶吧!殊不知,统统都没用,还有失一代贤明君主的风采。理性。气定神闲,让心沉下来。
哪管风烛残年,哪管蓬头垢面,哪管衣衫褴褛,在殷纣王的眼皮底下画地为牢。依河图洛书,据伏羲八卦,日夜在狱中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地琢磨、推演、顿悟,睿智聪慧的思想火花溅得到处都是。
卦辞和爻辞,图像和数字,阴阳两仪,以少示多,以简化繁。预测天地万物的命运轨迹,揭示自然发展规律,阐述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
用七载时光惊天动地,震古烁今。
为保命,为报仇,在殷纣王的淫威下,周文王啖食亲儿子伯邑考的肉。一块肉后一口汤,脸上云淡风轻,心中恨浪翻涌。这是多能忍啊!卧薪尝胆的勾践都不如他。一场惊悚感人的迷惑大戏,将外柔内刚、胸有城府演绎到极致。
从伏羲的八卦到周文王的六十四卦,《周易》发展一大步。周文王为后世号称“文化之底,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经》奠定基础。其功其德,百代追思。
红旗渠
历史再次选择了安阳,这次是在林州地段的太行山间。
认命注定挨穷,认输必将受苦。君不见,林州人民战天斗地敢称雄。
奋斗的力量,信念的力量,团结的力量。太行山捂着腰伤,举手投降。
作为万物的灵长,人的价值当然重要,这无可厚非。不建成誓不罢休,将不可能华丽蝶变为活生生的现实。
削平山头,凿穿隧洞。饿了,吃麸糠咽野菜;渴了,饮山风舔露水;困了,铺把茅草随时随地就寝;醒了,就赶紧用铁锤、钢钎弹奏管弦乐,铿锵的挖山凿石声汩汩流淌在山间,惊飞了宿鸟,夕阳正忙着给大地镀金。
磨破的脓水、殷红的鲜血浸染着太行山粗糙的肌肤。
81个英雄不幸殒命,10万安阳林州人民历经10年溽暑寒冬的不懈坚守。开凿211个隧洞,削平1250座山头,蜿蜒1500公里。
红旗渠在前方开路,壁立万仞的太行山因此如履平地,漳河哼着小曲如期嫁到林州大地。旱地、荒坡、枯树、干草纷纷披绿挂红,清脆的鸟鸣一遍遍濯洗着村庄,蛙声染绿了河道和河岸。
故乡在林州游子心中的分量越来越重,诗人们捧出一颗颗诗心,站在田野间赞美和歌颂。
生机。希望。活力。诗意。林州成功了,漳河是他背后的女人。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州人民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何等豪情满怀!何等雄心壮志!号角似乎还回荡在耳畔。大山作碑,长渠如歌。
红旗渠——太行山腰的宏大史诗,一把把铁锤、钢钎作笔,林州人民硬生生用双手写了十年,这是经得住时光检验的经典文艺作品。
红旗渠——勤劳坚韧与创新智慧的结晶,这亲手缔造的“人工天河”,不啻为我党建国初期超惊艳的一笔,一个神州大地上的非凡奇迹!
红旗渠——缠山绕岭,一条“玉带”永束山腰,被赋予人文美的太行山整容后再展新颜。十年九旱苦难史自此终结了,沃野千里,百万林州人民屡丰年。
红旗渠——让豫、晋人民共灌漳河水、共沐漳河水、共饮漳河水,一条情感纽带连接着晋、豫人民。
红旗渠——缓缓流淌的岂止是生命之源,先是林州人民的眼泪、汗水、脓水和热血;渠岸镌刻的岂止是纪念和敬仰,先是林州人民的激情、活力、青春和生命。
当然,我们还得感恩这巍峨、沉稳、安静的太行山脉,它压根无欲无求于我们人类。是我们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才和它发生了联系,让它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注】此文刊发在《九歌·四季刊》(2024行记专号)上。
简介:屈皓(1990- ),陕西乾县人。历史学学士,陕西省作协会员。散文、诗歌见《延河》《美文》《火花》《牡丹》《散文诗》《星星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陕西日报》等报刊,散文入选中学考试卷,获各类文学奖30余次。历任记者、助理、主播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