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溪的秀美的山川里,隐匿着一座宛如梦幻之境的古村——琉璃蒲塘村。仿若受到岁月的轻声召唤,我和飞龙在这个冬日的午后,驱车来到这片被时光雕琢的古老村子。
沿着村口的一座牌坊进入村子,那股静谧而古朴的气息,恰似一缕轻柔的风,悄然拂过心田。村子宛如一位娴静的佳人,静卧于山水之间。东、南、北三面的山峦,像是忠诚的卫士,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西边的田畈,则似一幅展开的画卷,洋溢着大地的生机与活力。
这村子的历史,宛如一条悠长的河流,源远流长。追溯往昔,后唐清泰乙未年(公元935年),仿若一颗命运的种子被播撒于此。徐孺子的后裔徐慕贞,宛如一位追寻世外桃源的隐者,辞去官职,路过此地。有一晚狩猎,因故在此露宿,朦胧之中听到鸡鸣犬吠,一派热闹景状,天明视之,并不见人家居住,也没有任何家禽家畜迹象,暗自寻思:此荒山野岭夜间何来那般声息,莫非此地乃脉气所聚、穴位所处?他认为此地肯定是块福地,在此定居一定会人丁兴旺,福德无穷,遂隐居蒲塘。自此,徐氏家族的根便深深扎入这片土地,开始了千余年的繁衍历程,如同一个家族的史诗,在岁月的长河中缓缓书写。
蒲塘村,恰似一座人文的宝库,闪耀着智慧与才华的光芒。在历史的舞台上,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人文鼎盛,有“文武世家”的美誉。往昔岁月里,这里走出了21位进士,他们如同夜空中闪烁的繁星,各自散发着独特的光辉。那些在朝堂之上的官员,有的官居高位,如知府、枢密副使、监察御史,在历史的波涛中熠熠生辉;还有那参与修撰《永乐大典》的贤才徐则宁,以笔为梭,编织着文化的锦绣画卷。而在武的领域,村里的子民亦英勇无畏。明朝之时,面对倭寇的侵扰,村中儿郎挺身而出,在抗倭的战场上奋勇杀敌,那参将之才,是国家尊严的捍卫者,他们的英勇事迹,如同激昂的战歌,在历史的天空回荡。
据其家谱记载,南宋末年,民族英雄、状元宰相文天祥与这个村子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为徐氏先祖的造像写下的像跋,犹如一首赞美的诗篇,镌刻着对这个村子的认可与敬意,也让蒲塘村在历史的长河中增添了一抹厚重的色彩。
漫步于村子里,那明清古建筑群宛如一首凝固的音乐,奏响着历史的旋律。约60幢古建筑,错落有致地分布着,每一座都是艺术的瑰宝。造型精美绝伦,雕梁画栋间仿佛诉说着往昔的繁华;斗拱层叠,似在展示古人高超的建筑技艺;飞檐腾空,宛如一只欲飞的鸟儿,向着历史的天际伸展。那极尽繁华的“旌义坊”,美轮美奂,犹如一颗耀眼的明珠。古宅之中,徐神仙的故事如同神秘的幽梦,在每一个角落悄然流传,等待着有心人去探寻。
现今居住在蒲塘村的村民大多以徐姓为主,留下来的大宅子如大夫第、登科门、西成门、科甲世第、进士第、外翰第等,都是以前在朝当官的徐氏祖先家业,一栋栋彰显着先祖的赫赫功勋。
“名荐天朝”四个大字端庄秀丽。我们看到一道完整的古皇帝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国家施仁政,养民为首,江西抚州府金溪县增广生员徐积善,时遇饥馑,能出谷4500石,用助赈济……朕嘉之,今特赐敕奖,仍免本户杂泛差役十年……钦此。洪熙元年十月十九日孟冬朝吉。抚州府知府王崧,金溪县知县王勤”,从圣旨内容得知,牌坊建于明洪熙元年(1425年),是当时在位的明仁宗朱高炽对行善赈济灾民者的褒奖。
古树,是这个村子的守护者,也是岁月的见证者。我们看到了两棵树的奇迹。村口的古樟,两棵都已过550岁的“高龄”,却依然枝繁叶茂,像是两位慈祥的老者,静静守护着村庄。它们伸展的枝叶,像是巨大的绿伞,为村庄遮风挡雨。沿着小路前行,那棵1200岁的罗汉松,宛如一位不朽的巨人,藤根盘结,树高参云,每一道纹理都刻满了岁月的痕迹。900岁的古樟旁,那树洞犹如一个包容万象的怀抱,钻入其中,凉爽惬意,仿佛能感受到岁月的轻抚。仙人旧馆前的两株千年古柏,也以它们独特的姿态,为村子增添了一抹古朴而神秘的氛围。
这些古树,是蒲塘村的生命之魂。村民们对它们的敬重,如同对待自己的祖先。在门楼前,580年前的“禁伐令”,宛如一道神圣的契约,镌刻在石碑之上。“合众严禁:墩埂岭山不许窃取一枝一叶,犯者罚银十两,不服者,送官究治”。那一笔一划,入石三分,清晰可辨。在大炼钢铁的狂热年代,各地树木被大量砍伐,而蒲塘村的村民,坚守着这份古老的约定,如同守护着心中的信仰,不砍村里的古树。如今,2100余亩的山林,在村民的呵护下,依旧郁郁葱葱,每一片树叶都在诉说着对传统的尊重。
蒲塘十景的传说,如同十颗晶莹的珍珠,散落在村子的记忆深处。孺子芳亭、大夫清沼、黄石仙踪、友桥灵龟、花园乔木、铜峰古庙、蒲池夜色、阳岭朝云、东山樵唱、西畈农歌,每一个景致都是一幅诗意的画卷,或是先人留下的足迹,或是充满奇幻的传说。它们宛如一首首无声的诗,在岁月的长河中低吟浅唱。
我和飞龙在村子里缓缓穿梭,仿佛置身于时光的隧道,与历史对话。抚摸着古老的建筑,那斑驳的墙壁似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凝视着千年古树,那苍劲的枝干仿佛是岁月的琴弦,弹奏着古老的乐章。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是岁月的使者,引领我们走进那段辉煌、沧桑而又充满传承的历史。
当夕阳的余晖如金色的纱幔,轻轻洒落在村子上时,我们带着满心的敬畏与不舍,告别了琉璃蒲塘村。然而,这个村子的诗意与神秘,却如同一个永恒的梦境,永远镌刻在我们的心灵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