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姜羑的头像

姜羑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4/16
分享

春光雅湖

汽车经过雅湖村时,看到小巧秀美的村子,我们把车开进了村子。站在村口花园眺望,远处黛色山脉连绵起伏,像是仙人随意抛掷的几笔水墨,浓处青得滴翠,淡处氤氲着薄纱般的雾气。山风掠过竹林发出簌簌清响,惊起两只白鹭掠过碧空,翅膀尖沾着的露珠折射出七彩光晕,转瞬消失在山腰间的村落里。

在村口花园漫步,几方池塘精致地排在不同地方,水面浮着翡翠般的苔藓,红鲤在水里自由游动,鱼尾扫过卵石溅起银珠串串,恍若游弋在流动的翡翠屏风里。池塘岸边的垂柳已亭亭如盖,柳丝轻拂水面时,像是年轻姑娘梳理的乌发的发辫的模样。

沿着村中小道而行,时而飞过的小鸟叫声和着淙淙的水流声,在房前屋后荡起悠长的回声。整个村子路面都是水泥路,但是仍有顽强的野蔷薇从水泥路边的鹅卵石缝隙中探出身来,开着粉白相间的碎花,仿佛时光遗漏的纽扣。

由于修建水电站的缘故,雅湖村村民1972年由浙江缙云、淳安两县迁居此地居住。一条公路从村边穿过,连接黄通与县城。整个村庄山水环绕,风光秀美。东至敦厚1.5公里,西至县城12公里。距黄通乡政府4公里。村庄美丽整洁。有“青山层叠峦淡翠,淳厚民风近皆知”的美誉。

暮春三月,雅湖村的橘林正在酝酿一场素白的暴雪。走进园子,千万朵橘花如同悬在空中的星星,细碎的花蕊里藏着清甜的蜜语。蜜蜂振翅的嗡鸣忽远忽近,惊醒了沉睡在叶底的青果,那些翡翠珠子般的幼果便怯生生地探出头来,绒毛上还沾着昨夜的月光。

这一树一树的橘花中,是蜜蜂翻飞的的身影。一阵清风拂过,纷纷扬扬的花瓣落在树下,宛如时光颁发的勋章。村头那一丛丛风景树最懂光阴的魔法。在这样明媚的春光里抽出一树树新绿,树根虬结处形成天然的石臼,盛满经年累月的雨水,倒映着蓝天白云的身影。

想起欧阳修的《渔家傲》:“四月园林春去后。深深密幄阴初茂。折得花枝犹在手。香满袖。叶间梅子青如豆。风雨时时添气候。成行新笋霜筠厚。题就送春诗几首。聊对酒。樱桃色照银盘溜。”当橘花如玉映碧空的时候,青橘又静立绿叶之间,岁月流转到“帘卷薰风夏日长,幽庭脉脉橘花香”的又一种美好之中。

小院成了调色盘。新栽蔬菜的秧苗织就嫩绿的绒毯,间种的豆角已经开始攀着竹架蜿蜒而上,墙边的月季花涨红了脸藏在阔叶下。对面山塝下,农人戴着草帽坐在耕田机上驾驶耕田机“突突—突突”穿梭在田地里,他裤脚沾着的泥浆在阳光下闪烁,恍若大地馈赠的金粉。偶尔惊起的水鸟掠过水面,翅膀拍打出涟漪,将倒映的山影揉碎成片片青玉。

一栋房屋院子角落的石臼仍保留着捣糍粑的凹痕,那是曾经家家户户打麻子、舂米不可缺少的器物,如今人们用电动打米机替代了祖传的木杵,但每逢节庆,老人们仍会坚持手作传统的灰汁团。蒸腾的热气里,糯米清香混合着艾草气息弥漫整个厅堂,让人恍惚看见旧时炊烟袅袅升起,妇人唤儿回家的声音穿透百年时光。

野菊花缀满了石阶缝隙。偶尔碰到采茶归来的村人挎着竹篮走过,蓝布头巾滑落的银发与野菊的金黄交相辉映。我抚摸一丛红杜鹃花,山岚漫过,杜杜鹃花在不远处的山间铺展成红色的花海,花枝摩擦的沙沙声应和着山间的风声翻起一阵阵花浪。

阳光为雅湖披上蝉翼般的轻纱。鸟儿掠过层层叠叠的屋脊,翅膀剪碎的光影在地面上流淌。清风送来橘花的暗香,混合着泥土苏醒的气息,让人恍然领悟:所谓世外桃源,不过是有人愿意将岁月熬煮成茶,把时光编织作锦,在四季轮回中守护着永恒的初心。那些静默的山峦、流淌的溪水、婆娑的竹影,都在无声诉说着——真正的风景不在远方,而在懂得凝视的眼眸里;生命的华章无需喧哗,自有清风明月前来和鸣。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