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成明的头像

杨成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1/12
分享

关于跑步的那些事儿

时隔五年,再次捧读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在书中与大师又一次相遇是件很幸福的事情,让我重新认识了一个可爱、纯真,令人敬佩的作家村上。读后使酷爱跑步的我对人生有了更深的省悟,颇感真正的宁静和快乐并非源于外界环境的安静或愉悦,而是源自内心的从容。在这份从容中,我于工作之余坚持用跑步磨砺心志,以写作丰富生活,而写作时我又时常会想起有关跑步的那些事儿。

关于跑步的那些事儿,我想起了小时候追鸡。

我出生在鲁西南一个民风淳朴的小村庄,小时候家里亲戚多,每逢家中来客人,热情好客的爹娘便会热情挽留客人在家中吃饭,这时,娘便会招呼我去抓只自家散养的鸡炖了招待客人。

每次听到娘的一声令下,我便如离弦之箭,有时甚至光着小脚丫飞快地去追赶娘指定的那只鸡。在我的围追堵截下,鸡总会被我吓得扑棱棱四处乱窜,由于我跑得快,不一会儿,便将其“捉拿归案”。那时的我处于鸡狗都嫌的年龄。

爹磨刀杀鸡,每次杀鸡前,爹总会对手中的鸡虔诚地说“鸡啊鸡啊你别怪,你是咱家的一道菜”。

炖鸡时,由爹负责烧火,娘来掌勺。有时客人也会凑进厨房,一边帮忙往灶膛添柴,一边与爹娘亲切地拉家常。我则靠墙根或蹲或坐,双手托腮安静地听大人聊天,在烟熏火燎中体味着那份浓浓的亲情。不大功夫,香味便扑鼻而来。我不停地咽着口水,这时娘便从灶台上拿个碗,挑块上好的鸡肉,让我尝尝是否熟烂、味道咸淡。其实鸡肉根本不用尝,它已被娘多年的精湛厨艺所定格,经她手做出的菜肴色香味具佳常受到乡里乡亲的夸赞,这分明是娘对我勇于抓鸡的犒劳。

那时天真的我总盼着家里常来客人,因为来了客人我就可以吃到白菜粉条炖鸡肉,因为能吃到鲜美的鸡肉,便有了乐于追鸡的动力,以至于长大后每次参加学校或单位组织的赛跑,我总想着鸡扑棱在我的前方,跑起来自然是脚下生风。

关于跑步的那些事儿,我想起了当兵的日子。

在部队,长跑只是起点,全副武装越野跑才是归宿。我初入军营时对负重越野跑是敬畏的。记得首次参加部队组织的越野跑,冲锋枪、手榴弹、水壶等装备一股脑裹挟在我瘦小的身体上时,活像小马拉大车。但我深知每跑一步都是成长与蜕变,每一秒都是自我挑战。那次我与战友用声声“加油”相互鼓舞,钻草丛、越深沟、穿密林,在“蓝军”到达之前我们班率先抢占了1号高地。

有一次部队组织全副武装长途拉练,快到终点时,班长看我累得上气不接下气,连忙抢过我的冲锋枪,要替我背在他的身上,我当即又夺了回来:“班长,我的武器我自己背。训练场就是战场,我能行!”。那时“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是我的座右铭,即使脚上磨出血泡,汗水浸透衣服、模糊了双眼,我全然不顾,仍然咬紧牙关往前冲,最终以血性迸发的毅力一瘸一拐地圆满完成了长途负重拉练任务。

严酷的军事训练赋予我坚韧不拔的意志,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已深深刻进我的骨髓里,使我在逆境中不畏艰难、奋勇向前。

关于跑步的那些事儿,我想起了人生的第一场马拉松。

每天面对繁杂的工作和生活琐事,我依然几年如一日坚持跑步。跑步使我浑身充满活力,使我以更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去。

关于跑步,我和众多的铁杆跑者一样更爱只属于我们的狂欢——马拉松。当我跑完一场马拉松,我常问自己生活中还有什么能难倒我?

人生的第一场马拉松我便选择了家门口的2023济南(泉城)马拉松。在40多公里的赛道上我经受了体力和耐力的终极考验,以4小时16分的成绩安全完赛。首次参赛成绩平平,但在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内心却是满满的成就感。

关于跑步的那些事儿,我想的最多的就是自1982年起,无论严寒酷暑坚持跑步的村上,我钦佩他的执着、坚持和自律,景仰他的文思泉涌。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