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有文
济南
那是二零二三年十一月初的一个周六,我跟往常一样,带着水、伞、卫生纸、小板凳等必备物品出门旅游,那时的我还不知道出门旅游不带纸本是一件多么令人遗憾的事情。
因为济南的景点很集中,所以我只预留了一天的时间。去到黑虎泉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我慢悠悠地往前走着,偶尔会被美景吸引,停下来拍照,偶尔会被周边的商店吸引,停下来买点东西。
走了一段时间,终于到了这个景点的中心,黑虎泉。它是一个凹下去的形似大缸的泉池,略呈长方形,周围由石头垒砌而成。里面有三个并排分列的石虎口,泉水经其喷涌而出。它的正前方是虎泉阁,上去需要走几级台阶。它的旁边是个泉眼,那里有好多人拿着个空桶蹲在那里接泉水,我也走上前去接了一瓶。
我无意间走入虎泉阁,那里面有一张大桌子,桌子四周,围了好多人,他们都在低头忙碌着。桌子中间放着好多章,还有一些,被人拿在手里,正在往他们携带的本子或纸上盖着。这是我第一次看见章。
我空着两只手,一脸好奇地走上前去。站在我旁边的小姐姐正拿着一个章往本子上盖,是个荷花,盖完以后,她又换了一个章,是条红色金鱼,没多久就盖出来一幅画。这瞬时引起了我的兴致,我也想盖。可是我,是空着手上来的,没有带纸本,就像上了餐桌,桌上有好多好吃的菜,我却没有筷子。于是,我便向她借了两张纸,小姐姐人很好,借给了我两张纸。可是我不能像她那样盖出画来,因为我只有两张纸,我想尽可能多盖几个章。我盖了大明湖、百花洲、解放阁、风渐渐、泡一碗茶济南人的慢生活等。两张纸全盖满了,我还想找别人借,可是别人都没有借给我。
我开始把一个个章都掀过来看,章底都是黑色的,凸起的是一些或圆或方的轮廓,再往里有的是画,有的是字。这样翻着看章,总是不如把章盖在纸上,看的明朗一些。只能看不能盖,看着看着我就没了兴致,只好作罢。宝贝似的拿着仅有的两张纸,不甘心的离开了。
回去的路上,我翻看着小红书,终于看到了那些章的全貌。这些章大都是当地的著名景点、历史人物、城市风景特色等。像是济南就有虎泉阁、山东博物馆、趵突泉等景点章,李白、杜甫、老舍、李清照等名人章,还有荷叶、金鱼,“清泉石上流、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等展现城市风景特色的图画和文字章。
自那以后,我每次出门旅游都会带一个空白纸本子,用来盖章。
武汉
武汉的章不似济南那么大方,武汉的章是收费的。
武汉的章大都收录在各个文创礼品店里,需要一定量的消费,才能盖章。他们自己店里就会卖空白纸本,还卖一些别的,比如纪念币、冰箱贴、摆件、明信片等。你可以买其他的东西,消费够一定金额,让他们把章盖在自己的本子上,也可以直接在他那买本,让他给你盖。
每个文创店的章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是也大同小异。都是武汉的一些著名景点和街道,黄鹤楼、长江大桥、晴川阁、昙华林、粮道街、江汉路等,不同之处就在于同样一个景点,就有好几种章。比如黄鹤楼,有的黄鹤楼就在那孤零零的一个楼,有的黄鹤楼像是在云端,周身还盘旋着两只仙鹤,还有的黄鹤楼,是按照历史的更替,介绍着每代楼的样子,左边是楼,右边是注释。
武汉的章不同于济南,单个的章散落在那里,武汉有组章。有的组章,外边的轮廓和花边都是一样的,里面放着不同的建筑物。还有的组章,是盖在一页纸上的,它们盖在一起,都是同一个内容,章与章之间,起到增砖加瓦的作用。比如昙华林的慢递书局,左上角是竖着盖的“武汉 昙华林”,右边是横着盖的“昙华林”,其下面又是横着盖的“慢递书局”,再下面是一封信的样子,左下角是一张“慢递书局”的邮票。
武汉的章比济南更大气,一个大章就能盖满一页,标题是武汉印记,下面坐落着好多武汉的著名建筑物。
这次去武汉,可谓是收获满满,弥补了在济南的不甘心。
天津
天津,是我的家乡。自从武汉游玩回来,我也开始收集起天津的印章。
有了前两次的经验,我会先在小红书上搜索攻略,再行出发。天津的章不像济南和武汉那么集中,也可能是因为在天津,我是本土人。天津的章散落在每个大家熟知的商场、著名景点和名人故居里。
每个地方的章,主题都不同,而且每个地方的章,主题也很集中。
在天津集章的时候,刚好赶上南开大悦城“探秘山海经 大型沉浸艺术展”的展期,在观展长知识的同时,还有一百个免费章可以盖,真是集章人的福音。这一百个章,除了一张主题章,剩下的都是神兽章。它的章虽然是方的,但是盖出来的只有神兽和它的名字,有的偏僻字会有拼音。没有外围的轮廓框着,不仅少了拘束,也省了纸张,一张32开的纸,可以盖两到三行,一行可以盖两到三个。
天津的章,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它是有期限的。就比如你错过了时间,你再想盖,就没有了。像是天佑城的麦当劳,只有在二零二四年的春节期间才能盖到。所以要想在天津盖到自己想要的章,还是要提前做好准备,知道它的时间,才能把章留在自己手里。
因为天津的章很散,所以一时之间很难盖全,我目前也还在收集中。
集章,让我在每次旅游归来能够留存下来作为回忆的,除了照片和视频,还有一个集章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