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德明
在赣南的赣县北隅有个名为林头的小村。村里人勤快,寒冷的冬天农活少,但农闲人不闲,家家门前院子内外用细长的毛竹、杉木搭架起了晾晒架,利用冬天温暖的阳光加工晒制收回的农产品和腊货,既为过年做好准备,也为家里增加一份经济收入。
小雪一过,小村人开始晒薯粉。挖回田里的红薯和山脚溪边长了近一年的木薯,经粉碎机粉碎后,倒入大木盆,抽起冒着热气的井水,将之搅匀成薯浆。在大陶瓷缸和大木桶上架起内置布袋的箩筐,大勺大勺的薯浆舀入袋内滤去薯渣,待缸、桶内浑浊的浆水澄清后,沉淀下来的便是厚厚的沉甸甸洁白嫩滑的薯粉。此时。家家户户院子内外的晾晒架上都摆上了好几块垫有报纸或薄膜的篾笪,晒起了雪白的薯粉。
这薯粉是过年和平时加工鱼丝、鱼饼、肉丸和炒菜用生粉必不可少的。村里人家的薯粉不仅自己用,也作为礼物馈赠亲友,薯粉多的也运到集市上出售。尤其年底,城乡人家都要薯粉加工年货,薯粉能卖出好价钱。在小村人看来,现在农村只要勤快,赚钱也不难。
随着霜冻天气的降临,村里人家选好的一堆堆大小适宜红皮红心的红薯被北风吹冻得软软甜甜的,小村开始晒红薯干了。洗净的红薯放入一大锅,旺火煮熟,那饱含糖份的黏黏的汁液从红薯表皮渗出,用薯刨将其刨为片,铺于蔑笪晾晒。那天在家老小齐上阵,烧火、刨片丶铺开晾晒,屋里屋外忙个不停。家家的晾晒架上都摆满了铺着橙黄色薯片的篾笪。紧张的忙活和美丽的色彩给寒冷的冬天平添几份生机与靓丽。当薯片即将晒干时,再投入大锅内的杉木倒甑,灶坑内干柴烈火,倒甑口热气腾腾,红薯干的香味弥漫半个村庄。蒸好的薯干重新铺于篾笪。冬天暖阳下,金黄柔软、糯性十足的红薯干香甜味荡漾在空气中,招引得尚未冬眠的蜜蜂也在篾笪之上“嗡翁"飞舞。
小村红薯干小有名气,庆丰、瑞喜等多户人家近年来每年晒数千斤,他们统一注册商标和包装,通过网络销售到全国各地。
劲风吹旷野,暖阳晒腊货。村里人将从集市上购回的大块肉分割成长条状,温水洗净,细心给肉块每一处擦上食盐,放入盆内腌制数天,让肉内水分渗出。自屋后的棕榈树上砍下数枝棕叶,用叶片将那长条肉串在竹篙架于晾晒架,在冬日暖阳下晾晒。
虽然现在新鲜肉类保证供应,但小村人似乎难舍腊货特有的色香味,很乐意继承老祖宗沿袭下来冬季晒腊货的习俗。不仅晒腊肉,还晒香肠。大晴天,把买回的数十斤猪腿肉去皮剔骨切碎,拌上白酒、食盐等调料,数个人理肠衣、摇灌肠机、分扎成段,忙得不亦乐乎。待一段段香肠串入三、五根竹杆置于楼顶大阳台或晾晒架上时,方为大功告成。
有道是“人间美味千万种,唯有板鸭别样同。"村里人喜欢自己养上一二十只鸭用于晒板鸭。放养于田野,傍晚回来伺喂米糠稻谷的鸭,待冬天宰杀时,一只只翅膀的老毛长达尾部,硕大健壮瘦肉多。加工板鸭的日子,左邻右舍间相互帮忙,宰鸭、褪毛、剖膛、擦盐、制作,每道工艺都讲究技术性,好在个个都是熟练工,有的堪称师傅。腌制一晚,次日,一只只呈心形串上细麻绳的板鸭就挂在了长长的竹杆上晾晒。
冬日暖阳下,家家腊货串串,处处腊味飘香。那一条条腊肉,一段段香肠,一只只板鸭油润光泽,晶莹剔透,芳香四溢,一些在村里村外田野枝头觅食的小鸟飞来啄食。鸟儿来农家院内取食其他食物,小村人无所谓,但那完整漂亮的腊货啄上几个洞,实在有碍观瞻。村人不得不在腊货旁插上三两根扎有红黄蓝布条或薄膜袋的细竹杆,若主人碰上鸟儿飞来啄食,还要大喊几声“哟嗬一一!"以驱吓鸟儿。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小村人家的腊货历来自产自销,新年待客。但近年来小村人将腊货快递给远在他乡工作生活的亲朋好友,也对外出售。小村山好水好空气好,腊货运到城里销售也颇受欢迎,甚至有城里人在小村人家订晒腊货。村里的道畅这些年每年放养一百五六十只鸭用于晒板鸭,板鸭尚未晒好,就被订购一空。
小村晒冬,给秀美的小村锦上添花,让小村更加多姿多彩。小村人家有腊月打黄元米馃的习俗,那些用大禾米与黄元柴灰、槐花、黄栀子、寒冬的井水、茶油熬制的灰碱水为原料加工的黄元米馃,色泽金黄,香糯软滑,在城乡广受赞誉,前些日子还上了央视!为便于贮藏,供一年四季享用,小村人将刚加工好的黄元米馃刨片晒干。每当此时,家家门前的晾晒架和楼顶阳台上全是铺满金黄色黄元干的竹笪,仿佛一夜春风来,小村盛开一片片油菜花。
玉兰片也是小村的传统小食。煮熟的芋子加入薯粉、食盐与茴香粉等搅匀,做成陏圆形长条状,旺火蒸熟后,在其表面刷上食用红,切成薄片铺于篾笪晾晒。看着那一笪笪一片片外红内白,美丽精致的玉兰片,宛如看到落英缤纷的春天,满树的玉兰花瓣飘洒于地面,颇有几份美不胜收之感。油炸的玉兰片香稣可口,乃下酒佐茶,物美价廉之尚品。
如今,人们尤为喜爱乡村人家加工制作的原生态食品。村里的庆礼在市区开的一家“小村土特产品店"里,小村人家的薯粉、红薯干、黄元干、玉兰片和各种腊货都成了抢手货。小村人们将冬晒这种老祖宗传承下来食品加工法拓展成一项致富门道。
冬天的暖阳晒好了小村人家制作的传统食品,晒香了小村人家的各味腊货,也晒暖了小村人的心坎。小村晒冬,晒的是农家的日子,晒的是丰收的喜悦,晒的是小村人家的和美与幸福。
(本文原载2019年l月11日《江西日报》“井冈山”副刊
和2019年1月16日《赣南日报》^赣江源"副刊头条
《客家摇篮》杂志2019年6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