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災的头像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4/15
分享

“青羽”计划+第二日+災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当扁平的文字走向现实,透过深褐色的瞳孔刻入脑中,渲染出真实的萧瑟。连绵的黄色沙土一层一层,被风吹着,没过枯枝。天边,与沙海相接的地方,一轮橘红色落日,在没有高楼的地方尽情挥洒画笔,这是他第一次这样完整的看见夕阳。

巴车摇摇晃晃,雁南归撑着头,窗外是曾经课本上描绘的景,如今真切的身处其中,是说不上来的情绪。期待吗?这样的情愫冒了头,就压不下了。

金色的阳光落进青年的眼睛,亮亮的,映照出他对未来的向往。

只是这份向往会像夕阳般短暂吗?

“援疆?这么远啊……”母亲翻书的手顿了顿,犹豫在心底生了根,不舍在心里发了芽。

“对,妈,我能照顾好自己,说不定过两年就回来了?”雁南归抿唇,开口安慰这位两鬓斑白的老妇人。

李晨曦女士沉默了很久,想起了自己当年义无反顾的去了深山支教,想起了丈夫远在边界线上驻守。儿子长大了啊……于是将那不舍连根拔起,她抬起头看着自己的儿子。

朱颜暮色,银白发丝划过脸侧,细细的纹在眼角晕开。但她的眼睛依旧明亮坚定,耀眼夕阳一般。

“去吧,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李晨曦的声音坚定带着对儿子的自豪,她没有理由不支持,不是吗?她的儿子不应该为此绊住脚,只是……

这是雁南归决定来支教的第一个月,提交申请,到通过需要等很久。从收好行李,到踏上这片尘土厚重的大地,只需要四天。

中间转站是有些折磨人,从火车再到大巴,熟悉的城市风景一个接一个倒退,陌生的荒芜在他看来有些新奇浩瀚。

下车时差点被扬起的土迷了眼,这的空气闻着有土呛,又干的鼻腔发疼。也是让这个初次走出家乡的飞鸟,结结实实感受了一把水土不服。

还没来得及想别的,抬起头看见了老校长已经等在路口,青年人也只能稳了心神,上前去打个招呼。

“这里就两个老师吗?”雁南归跟着老人往里走,环顾四周低矮的房子,路上还能偶尔看见几个拿着柳条赶羊群的孩子,挑着担子下地去干活的大人。

“是,今年就招到两人。”老校长说着,把宿舍钥匙放在青年白净的掌心。

“那,学生呢?有多少人?两个老师忙不过来吧……”雁南归握着钥匙,抿唇问了句。

“学生啊…一共十五个。”老校长说着摆了摆手“你明天去看看,熟悉一下环境。”佝偻的身子带着他现在看不懂的韧劲,一步步平稳的走向学校的位置。

雁南归看着人渐渐淡去的身影,低下头犹豫摩挲了一下生了锈的黄锁,咔哒一声,推开这扇掉了皮的老木门。

“路上小心,到了地方肯定没打电话的地方,记得写信报个平安,和妈讲讲过得如何。你啊记得好好吃饭,那边温差大,带几件厚实衣服,做老师的哪有不苦的?你要想好了,要坚强的……”在家说的洒脱,到了车站她还是没忍住,拉着儿子嘱托。

以前是送丈夫,现在是送儿子。不舍被碾碎了揉在叮嘱和关心里,她没那么无私,也想过劝一劝留下他们。但转念一想,这也是传承了。

他们的孩子,有了和他们相同的志向。

“知道啦……”雁南归笑着,学着父亲的样子板正的敬个礼。

“李晨曦同志,我要去出属于自己的任务了,您准许吗?”火车压轨的声音隐隐约约的响了,分别在慢慢的靠过来,压缩着时间。

看着雁南归学着他父亲古板郑重的样子,李晨曦笑了,抬手回敬。

“能保证照顾好自己吗?小雁同志?”

“保证和雁昭山同志一样,优秀完成任务!”

清早的阳光穿过窗户,跳上木桌,好奇阅读桌上写了一半的信纸。雁南归穿戴好了衣服,长舒一口气,走上昨天老校长走的路,推开栅栏门走进小小的校园里。

这里的孩子或是好奇或是腼腆,蹭了蹭自己被太阳晒红的脸颊,扭头跑进教室里。板凳摩擦地板的声音嘈杂,小麻雀们在老师站上讲台后慢慢安静。

雁南归看着这些稚嫩的脸,他的热情在此刻源源不断的上涌。这就是他来到这的原因吧?他想着。

“你们好,我是你们的新老师,雁南归。”挑拣出几只断粉笔,抬手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老师好——”参差不齐的回应,怯生生的,但怯懦压不住他们明亮纯粹的眼睛。

雁南归恍惚了一瞬,笑着垂下眼,翻开泛黄的纸张,摩挲过岁月痕迹上不变的知识,将他学过的东西再交给下一张崭新的纸。

只是,来到这片陌土,播撒种子的期许落下后,现实的苦涌回喉咙。人总是不能完美的兼得,情绪无法永远定格在完美上。

这里的风似乎脾气非常暴躁,常常卷起卷起沙尘,撞在宿舍老旧的木门上吱呀响。这里的空气非常干燥,时间久了,雁南归觉得自己像是戈壁干裂的硬沙地,水分不断的被外界啃食。

今天格外颓然的青年回到房子里,躺在床上看着掉皮斑驳的天花板,闭上眼。

“……照顾好自己。”李晨曦放下手,上前一步环抱雁南归,拍着儿子宽厚的脊背,闭了闭眼。

这孩子,不知不觉要和他爸一样高了,时间真快啊,快到牵着她手说不敢一个人去买东西的小孩子,恍惚一下就要自己一个人去遥远的新疆支教了。

李晨曦是一个不适应肉麻的人,但现在她理解了母亲当年送她上车时的心情了。

不抱的话,说不定就抱不到了,遗憾是不留情的。

“妈……”雁南归和她像,也不适应这样的场面,他以为母亲是想说些什么挽留话,转念一想,是不可能了。

“记住,现实从来不像是你想的那样轻松,既然你做好了准备,就别退缩。”李晨曦松开手,搓了一把儿子的脸,最后亲情还是胜过了一切。

在火车嗡鸣里,雁南归看着母亲的开口。

这片小地方文化水平说不上好,许多大人都不会写字,说的话他也听不懂。

今天,是雁南归来到这里支教的第三个月。原本他以为只需要适应环境,克服水土不服就好了。

直到今早,现实狠狠扇了他一耳光。最困难的不是环境,也不是对家乡的思念,而是有些人的固执己见,是人根深蒂固的思想,是有的孩子低头妥协……

“不收学费的,让这孩子留下来听课吧,他的成绩一直很好。”老校长枯槁的手拉着一个老乡,另一个老师在一旁拉着孩子的手。

清早的校门口没有以往平和,年轻的老师看见这一幕愣住了,雁南归听不懂老乡说了什么,只知道最后那个孩子没能来上课。

今天,他的学生少了一个。

“为什么?他的成绩一直很好,将来一定可以考出去的,他……!”

校长办公室里,青年来回踱步,无措的想要一个答案,想要挽留他的学生。

“南归啊”老校长打断了他的话,无可奈何的叹息着“他们家的人,觉得读书无用,看不见摸不着,没有粮食来的安心。”

雁南归想反驳,张了张口却不知道如何说。对于一辈子都是农民的他们来说,读书是一条看不见收成的路。

“等等看吧,如果那个孩子自己会回来,他就还是学生。”

“那,那个孩子他去哪了?”

“下地干活去了。”

难的,是无能为力的自我折磨。

“妈等你回家。”短短一句话,混在嘈杂里,轻轻的陷在了心底。

目送青年检票上车的背影,李晨曦深吸一口气,转过身还是酸了鼻子。

“昭山啊…我们的孩子长大了……”

时间没能给她过多的抒情时间,退下支教后她捡起了旧本行,如今依旧为人民奔走。

身老,志未老。

入夜,昏黄的灯飘忽不定,屋外的风又吹得门吱呀响。木桌子上乱七八糟的几张稿纸,一张又一张,一团又一团。

“我可能会早些回家”这样一句话雁南归修修改改,迟迟写不下去。

想起母亲说的等他回家,只觉得耳朵嗡嗡响。他多么希望可以立刻得到回应,给他一个坚持的答案或是退缩的理由。

他不知道母亲支教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这种事,也许是有的。顽固的,不肯变通的思想,撬不动的压着那些幼苗。

青年人的热情宛如那绚烂夕阳般,被时间磨损的短暂,热烈燃烧后慢慢沉入冰冷的夜。

还要坚持吗?

“你要走的话,其实我也能理解。”张桦筠拍了拍青年的肩膀,这是课间,操场却没有孩子。

他们家里有农活,下了课咬着馒头就急匆匆的往家跑,一时间操场上只有两个老师并排坐着。

张桦筠家也很远,在黑龙江,他也带着东北人特有的乐观热情,是个可靠的中年人。

“咱这环境,嗐,谁来了都有想走的时候。”

“张老师,就是……”雁南归欲言又止,衣角被他捻的皱巴。好在张桦筠看出了他想问的,接上了话。

“熱禾木是个很好的孩子,前天我去了趟他家,他笑的挺开朗的。我悄悄把书塞给他,他给了我几个萝卜。”张桦筠去提了一个袋子过来,那孩子自己家种的萝卜。

“我说不能要,这小子非说什么也要给你带,拗不过就带回来了。”

雁南归抿唇,想着自己是否也固执己见了呢?尊重他人命运吗……

“等等看吧,万一,他第二天就跑回来了呢?那小子精着呢。”张桦筠笑着拍了拍有些颓然的青年人,放下袋子离开去找校长商量给孩子们换新书的事了。

万一……吗?

“深山里,我也遇到过这样的事情。”比彻底退缩先一步到达的,是母亲的信件。

她说,她也曾遇到过放弃学业的孩子,自愿的非自愿的。在那片不熟悉的土地上,她怨过,愤怒过,悲哀过。最后都淡化,学会了释然。

“因为一个人的退出,因为一个打击,放弃其他还在等你讲课的孩子吗?南归,好好想想。”

“妈等你回家,等你无愧自己的回来。”

于是青年静下了心,看着窗外的漆黑,闭上眼等待第二日。

清晨,努力不再纠结执,雁南归静下心将注意力拉回到课本上。直到下课铃敲响,他看着黑板上堆满的白色粉笔灰,思绪回归自己时又止不住失落。

从早上到现在,他又失去了一个学生,一种不可抗性折磨着自己,该如何抉择呢……夜,真的太冰冷。

“雁老师!”少年人重重的摔在木门框上,巨大的声响让雁南归回过神,看着熱禾木微微睁大了眼睛。

“我从家里跑出来了,活我平常多干点,我还能上课也还想继续读书!”

话语是有力量的,稚嫩坚定的声音捻成一股绳,将想要退缩的人从迷茫里扯出,将的动摇的心扶稳。

有什么悄然改变。

年轻的老师抿起一个笑,拿起课本“好,那么熱禾木同学,以后还会迟到吗?”

“跑快点就不会!”朴实的少年将黑夜甩在身后追着太阳狂奔,最后长出羽翼飞向属于自己的高空。

太阳西斜时,看着那璀璨的色彩一点一点被远方的天际吞噬抹平,雁南归笑了笑,放下笔。

信纸上,原本写好的内容被推翻重来,未干的墨被指尖一蹭,延伸出一个长长羽翅。

灿烂的夕阳落幕了,但第二日,太阳又会升起。他的热情还没有泯灭,从他往后,还有无数个追寻夕阳,又期待日升的人。

“妈,我还想再待两年。”

真实姓名:孔沐歌

联系地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木舒克市锦绣北苑

学校:图市二中,目前休学待定

专业:无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