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苏小白的头像

苏小白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4/24
分享

北京小品八篇

一、石溪闲人

隔篱望去,便是石溪。

溪边一垂柳,一画亭,块石磊磊。若晴日,常有孕妇少女亭内逗留嬉戏;若月夜,时见情侣母女柳下轻诉谈笑,也有蛙鸣,也有虫叫。若遇雨,荻间雨珠乱倾,溪水墨绿,倏忽银白,洇出一片紫气;若逢雪,夹岸雪花袅伏,溪面内敛,忽然颤悸,腻出些许轻音。溪本无名,以石为岸,我呼之为:“石溪”。我本无事,以溪为邻,妻呼我为“闲汉”。闲汉常著闲文,不知岁月蹉跎。

二、消暑的去处

海边的房子已经二年多没得去,不知已变成何种样子。

当初购那房子计划得好,是想每年夏天到那里过的。前些天,有友约吃饭,谈到要消暑去。我给她选出二个地方,一是云台山,二便是威海了。云台山好玩,夏天瀑布想必也宽大,溪水想必也幽凉,但毕竟是旅游处,想必人也多。于是,又荐她到海边去。小梅沙固然好,三亚也不错,然比起威海来,还是少一份清寂。清寂,在现世的确是难觅的了,说上一些寺院,比如潭柘寺或者五台山,也行客如蚁。但也有朋友说,心静自然凉,那是很对,然若有处清静地,还是要比热闹的好。

三、东晓市

过磁器口,西南百十米,便是东晓市。

市集早晚皆有。一街两行,杂货铺陈,街坊四邻,胡同纵横。街边老杨树,潇潇洒洒,其间旧宅子,沉沉静静。春来杨穗乱颤,婉转若耳环;秋去落叶起伏,流转似缎带。若落雨,两三闲汉,门庭对弈;若飘雪,一二少女,院内摘梅。清晨即起,听鸟鸣啁啾;早饭过后,闻市声鼎沸。闲闲夏晚,瓜摊生意兴隆;寂寂冬夜,酒馆灯火辉荧。游玩时,如坠前朝市井;闲忆处,似临明清古画。

四、石龟

玉兰树底,草坡婉转。

乍一眼若青溪,微风过处,缎面起飏;又一望若涟漪,阳光烁处,螺纹洄漩。有一石龟,昂首奋足,出没其里。龟大如斗,色泽黛褐。每每春季,常有少男少女,挨身并坐龟背,一时若乘舫游弋,真是逍遥。若逢夏夜,草间露珠熠熠,也有顽皮小童,跨骑扼首,嬉闹无度。天长日久,此石龟色渐斑驳,石渐破损。忽一日,文保单位来人,以红绸裹之,小心珍贵移去。人惊问之,来人答道:“这是文物,价值连城!”

五、老人训鸟

市中有老者,善训鸟。

无论何种鸟,凡经她调养,皆通人性、学人语。老者尝得一麻雀,教化数日,便得乖巧。——每每放飞,便环绕衣裳光鲜者鸣叫不止,若人掷钱,小雀就俯冲而下,啄起钱币,朝掷币者顿首,后旋飞笼中。主人谓之:“贪财鸟”,众人点头。不知何时,老者又得一喜鹊,制笼教养。不日,提笼而出。有好事者,七嘴八舌聚拢围观,喜鹊傲立笼中,一派漠然。忽有年轻貌美女子路过,笼中喜鹊,顿时拍翅腾跃,“您好您好”问候不已。主人谓之:“好色鸟”,众人哗笑,究不知老者深意。

六、鬼灯

乡下人称从古墓中挖出的陶制油灯,为“鬼灯”。

三十年前,这些鬼灯,在我家西田常有。乡人以为阴器,有凶险,每遇之,必摧毁。若逢不懂人事的村童将其捎进家,父母大骇,一壁打骂孩子,一壁将其扔得远远的,然后往门扉上乱插桃木以避邪。三十年后,神州大地兴起收藏热。此“鬼灯”身价倍增,满城争购,一时传为奇货,然而,鬼灯却已是廖廖无几。物命尚如此,人运亦然。

七、景山看牡丹

景山看牡丹,若看满院宫娥之羞赧、之嫣笑、之掩面、之曼舞、之红帐娇躯,之承幸无力、之悲愤、之幽怨、之泣血、之号啕、之撒泼、之亡命。一场爱恨情仇,一幕历史活剧,尽在牡丹开谢。

八、吃西瓜

烈日当空,妻购回一大西瓜。

我取利刃,才刚触皮,“嘭”的一声,滚圆西瓜炸为两瓣。红瓤黑籽,甜绒蜜沙,真诱煞人。“拿勺来!”我一壁将衣衫解开,一壁摇动折扇。早有小儿笑笑奉来调羹勺一柄,我接过,将西瓜一勺一勺挖着吃。瞬即,瓜汁淋漓,满几狼藉,我且将竹席一展,折扇轻摇,哼歌眠去。帘外柳蝉嘶嘶,大半晌过去。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