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冷梅的头像

冷梅

网站用户

诗歌
202504/07
分享

绩溪风物记(组诗)


皖南木雕

 

来到宣城,遇见一片树林

感知极强的立体感,艺术性

那是木质盈香的线条流淌

载动山河烂漫,日月星辰高悬

荷韵与炊烟共翔,村野祥和稻花香

 

砍柴的斧,削节的刀,刻骨的凿

删除琐碎,雕塑木本新生的快意

在绩溪有人日复一日,匠心游走春风里

复活一座森林,千叶飘飘——

时光如此葱茏,绿裳看厌换红袍

掸尽前尘,别有天地光华现

 

山水相依,松鹤瑞兽,鹿鸣呦呦

一根一枝一叶,是雕刀开辟时光纵深

锋刃,一次一次搅动内心波澜

天生我材,不囿于春夏秋冬

只在乎艺术气质,一出徽剧启幕

顺着纹理,旦生净纷纷亮相

 

木头有幸,深谙平凿拉丝法秘诀

遇到最美的契机,多姿多彩彰显另一种

生命价值,秉承徽派建筑的“三雕”绝活

舞动风情万种,转身走进俗世日常

许多木头心怀梦想,或大或小或长或短

蕴藏精雕细刻的雅韵,终致绝技傍身

脱胎换骨

 

徽墨

天下墨业在绩溪——题记

 

所幸,文房四宝在同一个地方

各自找到显赫位置,古徽州很厚重

托起千年夙愿,一滴墨汁闪烁黑色的光

温润松烟、桐油、檀香气息,自由行走

砚池里的微澜,纸上山河,笔尖飞翅

瞬间灵动起来,生趣盎然

 

点烟,和胶,制墨,晾墨,修墨

每一道工序诠释诸多精彩的故事

胡开文,一代制墨大师,身影比墨深沉

仿佛静水流深,胸有万千丘壑可见风景

一点如漆,万载存真”并非虚言

力透纸背的境界,超脱静与动

 

笔墨传情,不限于风花雪月

那些文字是最直接最纯真的表达

大篆敲过青铜,墨黑深处依然瓮声瓮气

从木简站起来的小篆,纠缠马嘶铮鸣

隶书拖着鼓角的尾声,正楷字正腔圆

行与草浸润诗酒,一轮明月醉落杯盏

邀月者余兴未尽,人间愈来愈浪漫

 

墨条共砚台修身,以水丰盈内心

南山悠然在前,桑麻在侧,点墨成诗成画

风卷云舒,孤舟独钓江水,稻荷情色并茂

惊起蛙声,有人酿酒,有人采茶,抚琴人

手擎高山,横扫流水,当与徽墨为伴

我就是黑夜里的星光,任人仰望

 

古建筑群

 

绩溪,古建筑群

起于旷野,夜枕星月,风雨流痕的日子

木雕,砖雕,石雕,气质坚韧,内涵深刻

保留木石与砖土卯榫的动人情节

马头墙上的马,驮着一部建筑美学

奔走了许多时日,出于自谦

隐去远方

 

时间走在马鞭上,抽一下

再抽一下,马鞭成为时间的一部分

快与慢,都无法挣脱山水的呼唤

就这样走下去,走过石门村,石家村

上庄村,一直走下去,还会走到民国

走进明清或以前朝代,杨柳岸,花月夜

茗酒飘香箫笛里

 

在这里,许多建筑古雅,没有一铁一钉的锐痛

谋篇布局的智慧,错落有序的律动

仿佛繁茂的枝叶,让出空隙共享阳光

又互相填补岁月的空白,祠堂私塾旧居

一个家族的故事,一个人的传奇

被拓印恰到好处,线装成经典读本

青砖黛瓦,雕梁画栋,是泛着陈香的书签

横插这方水土,由此满腹经纶

 

其实,青石板很柔软,许多人走着走着

陷进去了,不见踪影,又有更多的人走来

出出入入古宅民居,从汪静之故居出来

似乎找到了诗与远方,走进胡适故居

少年朗读《三字经》的声音依然萦绕

而我觉得,白话文更容易接近墙根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