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魔林的头像

魔林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4/11
分享

东西涌的浪滔

我们出发的时候,太阳还没有起床,羞的躲在山的背面,半晌都没有出来。大巴车精神抖擞,撒开腿便在高速公路疾驶南去。我躺在大巴怀里,在它的摇摇床中,渐渐走进了梦乡。待我睁开眼睛,已行驶到深圳葵涌路段,只见远山顶上岚烟蒙蒙,不愿示出真面目。入梦出梦间,又到了雷公山,钻出隧道,银色的围栏外,长长的绿化带里花团锦簇,迎风摇摆,似乎正在热烈欢迎外地游客的到来。

下了高速,驶入一条双向单车道的蜿蜒小路,道路两旁的树木蓊葱蔽日,七八米高,密密麻麻,其中碗大皮黑的瘦乔木如同一群群士兵,组成一个个方队,每隔三五米,便各自簇拥着一棵盆大皮白的胖乔木,沿着山坡向上。我们则像是检阅队伍的将军,向其投去了注目礼。

不多久,来到东涌沙滩停车场之前,我把注意力移到当地居民屋前破烂的水泥地上,紫色的喇叭花顶破水泥地而出,大有蔓延之势,旁侧佐以一畦畦狼尾草,颇像是在枯燥无味的世界中,寻到了旺盛的生命力和多彩有趣的生活,就像我们舟车劳顿数百公里,到此徒步穿越东西涌海岸线一样。

我拄着两根登山杖,像四肢爬行的动物,轻松拿捏一侧蛇形走位的山坡。登上第一座山顶,发现往西方向人潮汹涌,便决定错开人群,往东南方向的一个岬角进发。小蛇一般迤逦的路上,两旁矮小的灌木丛生,时而见一大片芒萁草平躺在山的酮体上,冒出的小拳头握的紧紧,极似蕨菜的嫩叶部分,颇可爱喜人;草丛中还零星地夹生着不及人高的露兜树,它的每一片叶子都像是一柄泛着绿光的长剑,剑刃两侧的尖刺有序排列,如同训练有素的士兵,以俯冲备战的姿势统一朝向剑尖,共同防御来自四面八方的入侵,外人丝毫不敢靠近。而灌木丛中,枝头白花正盛的石斑木与温顺柔弱的小叶黄杨,平易近人,讨人喜爱。

一时兴致之举,本意找一个人少安静的地方听风观海,冥冥中却来到了东涌抗日活动遗址。我向来敬仰英雄,回想1840年以来,多少中华儿女为求得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奋勇拼搏、铮铮铁骨、不畏牺牲,他们的精神如同耀眼的光辉一直引领着我。任何英雄之地,都自然令我肃然起敬。

查阅资料略知,遗址位于深圳东涌冲街村靠海的山坡上,1939年国民党军队为阻止日军从三门岛入侵而建,东涌战壕总长达3公里、约1.5米深。我所站立的岬角顶部,还保存着一个相对完整的圆形烽火台,高约1.2米、直径达2米,由比巴掌大的长方形青砖砌成,烽火台底部开有一个约0.2平方米的小洞,连着战壕,方便在战火硝烟之时拿取弹药或安全出入。

从烽火台往东再走几十步,建有一个简易的哨所,形似一只猛虎向东盘踞,这里视野开阔,三面环海,海上但凡有个风吹草动,尽揽入眼,掌握军事动态。置身此中,我仿佛看见1939年5月,8名日军从东涌海滩登陆并开火,战壕里的中国军人当即还击,击毙7名日军。一小时后,日军调来4艘炮艇进行轰炸,但在中国军队的英勇抵抗下,日军始终不能从海岸登陆。直到1941年,日军从陆路攻入东涌,烧杀掳掠无恶不作,并致120多间房屋烧毁殆尽,仅一栋房子幸免于难,这也只是日军残暴行径的冰山一角。

想到这,我为当年国民党军队英勇无畏的精神、艰苦卓绝的战斗感到振奋,又为腐败且无能败退的国民党军队痛心疾首、连连叹息。1950年1月6日,在解放战争中,两广纵队第二师第四团和粤湘赣边纵队东江第一支队新编第三营从大鹏半岛的东涌村出发,将腐败的军队赶出东涌;接着,渡海作战歼灭三门岛上的残匪,并粉碎敌特一次又一次的破坏活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的海岸线再也没有离开过祖国的怀抱。尽管如此,当今的世界并不太平,就像脚下的海水,时不时以大浪滔天之势,拍打在此处的岬角,浪花四溅,觊觎岸上。

东涌战壕是当年抗击日军登陆大鹏的小长城,也是解放三门岛战役的重要阵地。披上这层厚重的历史外衣,此趟徒步之旅顿感沉重,也变得更加的有意义。

我们继续往前走,三月的深圳,日光烨烨。东西涌之间,七公里的海岸线岬角众多,每一个都仿如腿长腰细的绝美女子,一双双海蓝的眼睛水嫩至极。行走在山与海的缓冲地带,牛马羊一般大小的石头密密匝匝,长年被海水亲吻的部分湿滑难行,只能在山脚裸裎着白色石头的一侧寻路。脚下海石高低大小不一,石与石之间又存在宽窄不一的缝隙,我们像在数以万计的梅花桩上行走,眼脚并用,小心翼翼地跨着跳着,时而留步寻思路径,时而一连蹬跳几步;而遇到苔藓包裹的湿滑石面,只得借助登山杖寻找支点,才敢轻踩上去,保持平衡后,小步挪移。一路上,众人更讶于海石的颜色十分丰富,除了海水浸泡的黑褐色、太阳暴晒的象牙白,在山的阴面、石的阳面,更有一种高贵的暮山紫点缀其中,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漫长海岸线的沙石上,异常耀眼;此外,还有赭赤、豆青、土黄、水泥灰夹杂其间,仿佛是女娲娘娘用来补天的五色石散落人间。

走了不知多少里路,在大片海石缝合的低处,惊见一个形似浴缸的石凹,高出海面半米,白肚子朝天,又像极了一个巨大的生蚝壳仰面向上的感觉;或许,这是仙人用来泡澡的海石浴缸吧。过了此处,渐见前方海石变小,直至变成一小片沙滩,远看像一把弯刀侧躺在山的怀里。我疾步向前,踩上白晃晃的刀刃,与海水来了个亲密的接触。

立于原野的沙滩,眼下的海水竟是如此澄澈见底,此刻,海的身体疲倦的懒得动弹,与海石撞出非常细小的浪花,完全掀不起大浪,藏于海下的礁石、墨紫色的海草清晰可见;目光往不远处投射,碧绿的海水沉默寡语,匀如铺彀;远望之下,海水却又变得青绿相间;当纵目最远处,海天一色,如同一条深蓝的裙子,对岸的岛屿仿佛是系于裙上的玉佩,在一波波时有时无的海雾的衬托下,或隐或现,仙气飘飘。

过了此处沙滩,便是无数个岬角中的一侧。每每走到岬角低处,仰望高耸藏险的悬崖峭壁,恨不能长出百米长腿,一步跨将过去;或生出雄鹰一样的翅膀,展翅高飞……

日头已升入半空,几群人挟海跨岬,闯突石峭壁,乱入危缀间,稍一闭眼,仿佛摇摇欲坠,内心忐忑不安。渺小的众人不得不匍匐于山隙巨坡,或徒手抓藤攀岩,或借力铁链粗绳,如蚁贴伏于岩壁而行,全神贯注,万分小心。几番下来,费鞋费气,满头大汗,一身泥尘。留意之下,也有八九岁的儿童艰难行于此处,更有胆大的家长,将五六岁的小童也带来徒步,凶险异常,真为他们捏一把大汗。而我在一次下石坡的途中,出于好心,徒手将一名小童从一米多高的石岩上抱将下来时,由于立脚之处不是平地,失去重心踉跄了一下,差点扭伤脚;稍有不慎,若是将小童磕伤摔残,则是好心办坏事。回想起来,冷汗两盆。抬眼望时,见晴朗的日空飘来一团团云雾,从海面席卷而来,恐怕是天人因炎热不耐,见这一带碧水澄澈,下凡戏水降温。却远见一群人闹哄哄如蚁群一般在海岸线爬行,仙灵心系苍生,凑前来探一探人间究竟发生了何事。顺道施下法咒,保佑众生,防止失足失衡,发生跌落的危险,我想,此刻我们都受到了上苍的庇佑。

翻过数个岬角,发觉每一个岬角,都像极了一条鱼的鱼头,大小不一。鱼的两腮,轮番躲着太阳;向阴时,则藏着凉爽之地,供驴友小憩。不知何处,耳边飞来优美的旋律,与广阔的天空,展翅的雄鹰,碧蓝的海水,凉爽的清风,构成一副动态的风景画。画上还有山石的色彩,人群的热闹,开怀的笑脸;唯独没有城市的坚硬冰冷、物欲横流、世俗的纷扰与难以偿还的情债。至此,才觉东西涌海岸线不愧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的中国最美八大海岸线之一。

暮色从东海渐渐袭来,我们加紧脚步,走过最长的一个山脊,登上深圳市天文台。从天文台往西张望,便是早已回归祖国的香港。借着夕光,我的眼睛仿佛越过了浓浓的烟霞,看见了一只展翅的凤凰。如今的深圳、香港,是祖国两个优秀的儿女。而还未走远的英雄和烈士们,看到当今的中国日益繁荣昌盛,一定是万分高兴的。感叹之余,当我转过身,目光越过三门岛,扯开喉咙,呼唤祖国的另一个儿子——台湾。我想,这便是我们的使命。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