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高觉的头像

刘高觉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4/15
分享

骏马和小马驹

火州机务段的整备车台上,挂着横幅,“雪莲花幼儿园六一慰问演出”。台前空地围着不少乘务员,职工和家属观看。幼教老师刘琴上前,拿着话筒报幕,下一个节目:

幼儿故事表演《兰新为啥想妈妈》。

机车上的高瑛在擦机车窗玻璃,听见儿子“兰新”名字,她停住看节目。

节目表演中,一群幼儿园小朋友用小凳子连成一列小火车为背景,一个戴着铁路大檐帽的小男孩在前面表演。音乐伴奏。

小男孩唱道:

为啥,为啥,别的小朋友,

天天都能见妈妈,见妈妈?

背景上坐的小朋友:

我们的妈妈也上班,

下班天天都回家,都回家。

小男孩又唱:

为啥,为啥 ,我也有妈妈,

可我天天想念她,想念她。

就是见不上,见不上,

是不是妈妈不爱我,

兰新真的心里想妈妈。

背景上的小朋友:

不是,不是,小兰新,

你的妈妈很想你。

因为她是女司机,

开上火车来回跑。

拉来多少妈妈爱,

回到家里亲宝宝。

小男孩接着唱到:

我知道,我也懂,

为了许多小朋友见妈妈,

我的妈妈舍去自己的家。

他又不愿意唱到:

但是看到人家妈妈亲宝宝,

心里还是很想我的开火车妈妈……

高瑛眼里泪出泪水,在心里内疚,自己和老孟,咱们啥时候才能回去北京看看儿子兰新。阿依古丽见她在流泪,心里理解,他们俩口子都把心扑在跑车上,已经有十多年没回北京看自己的小巴郎子。

段技术室主任孟铁刚拿着一卷图纸推开门进来,见饭桌上放着保温饭盒,打开还是热的,感受瑛子走车前,还为自己做好饭。 他吃起来又按下录音机播放键,录音机里放出高瑛声音:

“老孟,咱们约定要跑够安全行车一百万公里,在路局实现安全三千天,回北京去看儿子兰新。可是‘六一’那天看了雪莲花幼儿园演的一个节目《兰新为啥想妈妈》。也知道咱们为啥没去看儿子兰新,心里内疚,我真的在也受不了了,自己是个女大车,可……也是女人,更是一个爱儿子的母亲。呜,呜……”

接下来是妻子的哭泣声。孟铁刚被感染按住暂停,在心里内疚,自己也是一个有爱和责任感的父亲。他把头内疚的放在胳膊上。书记刘铁山和家委会主任阿依古丽推门进来。孟铁起身要让刘书记和阿依古丽坐。刘铁山把孟铁刚按住,坐下来告诉老孟,他们刚才在门外都听见了录音。这是一位做母亲最真实的感情表达,也是她奉献人生的一面。刚才听了高瑛的话,更赞美她伟大母爱的一面,她也有常人的丰富感情。

阿依古丽告诉孟主任,那天幼儿园的慰问演出中,自己看见他的爱人在演节目时流泪,想想那个节目,就是根据他们家的故事编的,别说是她,好些人看了都受感动。自己就把这个情况反映给刘书记。刘书记讲说段上都知道,从他们的孩子兰新生下来,刚满月就被老人接去北京,而他们从没向段上请过探亲假,已经有十二年没回去看过自己孩子,这是一般常人难以想象的事。但谁心里都清楚,他们为的是啥。说实话,大漠铁路有兰新人对大漠的情感,更有对儿女亲人的亲情。

阿依古丽又讲,维吾尔族人说“真情是天山培育的。”咱们在这里的真情,也是大漠给培育的。他们舍不得自己在这里的事业,同样也舍不得自己的骨肉亲情。铁刚体会,世界上有好些事顾着这一头,就顾不上那一头。他们是哪一头重就先顾那一头。咱们段上许多人都是这样,因为大家懂得安全行车是大事,和行车相比,家里的事再大也是小事。

刘书记讲可具体到咱们乘务员家里,很多小事都连着安全行车的大事。兰新不再身边,说他们不想孩子,那可不是真的。高瑛妹子的眼泪告诉了这个真实。今天自己和家委会主任来,想给老孟说点段上和家委会的意见。又说现在段上安全行车还真的离不开老孟。局里马上又要成立一个“情系大漠兰新人”的宣讲团,要抽调咱们段上第一代维吾尔族司机和第一代女内燃司机参加,局里点名,要高瑛同志去参加宣讲活动。大家知道,夫妇俩虽然没请假回去,但他们并不是不想孩子。想建议请老人把兰新从北京送过来。孩子都十多岁了,再不见见面,大家担心孩子见了面,会不会认老孟这个爸爸。

铁刚承认是有可能。今天听了瑛子讲的话自,己也在这么想,孩子放暑假,让老人给他们带过来。刘书记讲既然咱们都想到一块去了,那就这样。阿依古丽还说,维吾尔族人讲“孩子是母亲脖子上最闪亮的珍珠,是真主赐福给你们的甜美。”家人见到孩子,肯定是这种感觉。

一声长鸣,列车进站。姥姥带着兰新下车。铁刚迎上,告诉儿子爸爸来接他们。兰新躲到姥姥身后,说不认识他。

“我是你爸爸呀。”

姥姥把孟兰新拉过来,告诉兰新他就是爸爸,快叫。兰新没见过不叫。姥爷过来问兰新,他不是你爸爸那他是谁?

兰新看着感觉他像二叔,说是:

“三叔。”

姥爷责备姑爷,都是他们老不来看儿子闹出的笑话。兰新寻找妈妈,问姥姥咋没来接他们。铁刚告诉儿子,妈妈去参加路局宣讲团。兰新眼里流出泪水,想自己来了还是见不到妈妈。铁刚身上手机响了,他接起告诉瑛子接上了。 他把手机给儿子,说是妈妈来的电话。兰新接过:

“妈妈。”

高瑛在手机里说他是妈妈的宝贝,他们可想儿子……兰新打断,自己不是他们的宝贝。他们来到这里还是见不到妈妈。高瑛内疚,说妈妈有事回不去,让爸爸来接儿子。

“没有见到爸爸。”

“没有?”

高瑛告诉刚才让他接电话的就是爸爸。

“他不是。他和家里二叔长的像,是三叔。”

高瑛哭泣声说他不是三叔,真的是你爸爸。兰新又看看铁刚,他是爸爸?铁刚抱起兰新点头。兰新看姥姥点头也证实。兰新又看看姥爷,说他就是爸爸。兰新流着眼泪一下抱住铁刚脖子哭起来,问是爸爸为啥老不来看他,让别人老说兰新好像没爸爸。兰新的话让姥姥,姥爷和阿依古丽感触流泪。铁刚紧紧抱住孟兰新道歉,说自己不是一个好爸爸。

兰新想起摇头,讲妈妈在电话里说过,他是自己最好的爸爸。周围的人被孩子的话逗笑。兰新又问爸爸,自己啥时候能够看到妈妈?铁刚告诉儿子今晚上能在电视上看到妈妈。兰新低头噘嘴,在电视上,自己还是不能看到妈妈。

沙发上一家人围在电视机旁看录像。电视机里的高瑛内疚,流泪告诉儿子,自己和爸爸心里知道,这十多年他们欠下对兰新多少爱。而十多年在自己心里,也是对儿子有最苦的想念和内疚。 说实话,妈妈在跑车中连对儿子想的影子都不敢有,因为在行车中,妈妈身上有一份很重大的责任,这责任里面是多少个家庭的安全,多少人的生命和幸福,还有货物和国家财产。妈妈的心只能顾着一头,顾不上兰新。

姥爷听了感触,这些年瑛子和铁刚回不去,老人有些错怪他们。兰新问姥爷,妈妈不回来家看他们还对?阿依古丽告诉兰新,妈妈虽然回不来,但她是为了更多孩子能够见到自己妈妈。兰新说自己也想见到妈妈。高瑛电视里流泪,说知道兰新也想见到自妈妈。还说自己和爸爸更想去见兰新和姥姥,姥爷,但他们都是跑车的,一个机车上司机只能一心一意,舍去一头去保行车安全。也许这个道理现在给儿子还说不清楚,等兰新长大就会明白。铁刚过来告诉,,妈妈在电视上演讲开始,咱们一块看。频道切换,画面出现标语,会场出现热烈欢迎乌铁局大漠人生英模宣讲团。掌声过后高瑛在继续宣讲,说她相信自己儿子孟兰新长大,会理解他们在大漠腹地的这个乘务之家,他爸爸和妈妈不仅有着兰新铁路人的铮铮铁骨,也有深深爱骨肉的人间亲情。

兰新问阿姨,啥是人间亲情?阿依古丽比喻,人间亲情就像草原上的骏马和它的小马驹马一样,又问兰新:

“骏马爱不爱自己的小马驹?”

“爱。”

“可是骏马要去参加比赛,能不能带上自己的小马驹。”

“不能,那样它就跑不快了。”

阿依古丽讲,爸爸妈妈去跑车时,就跟要去参加赛马一样,也不能把兰新带上。孟兰新点头,想自己会影响他们工作。阿依古丽夸他说的真好,但还要告诉兰新,骏马比赛得了第一名回来,是给小马驹带回的最好礼物,对他最亲近。兰新想,得不到第一名,不带礼物回来,小马驹也很爱高兴,铁刚问,为啥小马驹也很高兴:

“因为小马驹是最爱自己的爸爸妈妈。”

姥姥夸咱们兰新心里也是最爱自己爸爸妈妈。铁刚告诉兰新,虽然十多年他们没回去,但这些年里妈妈为想他流过不少泪。妈妈想兰新的故事,以后会给他讲出好多。电话响了,他过去接起告诉段长,自己马上添乘赶去处理。 他放下电话告诉,姥姥和姥爷真对不起,刚才有一辆机车爬窝在亚尾车站,自己得马上赶到去救援处理,瑛子还不在家,又让他们带孩子受累。姥姥说家里有他们,让他们放心去干自己的事。铁刚背上工作包说完出门。姥爷感受,难怪他们回不去,成天都忙成这样。

阿依古丽告诉,孟主任和高大车就是过的这样日子,说是夫妻,一个月也见不上几次,就靠着桌子上的这录音机传话。兰新感受爸爸也像骏马,也要去参加比赛。姥姥说咱们在家里给他们比赛加油。兰新要姥爷一起来给爸爸妈妈加油。

女记者田捷采访高瑛,说他们十多年没见儿子,兰新回来了,听说在车站刚见到接他的爸爸,不认识叫“三叔。”高瑛点头,讲他们欠下孩子的爱太多,太多。田捷理解,又说她想孩子时常流泪,有时自己也是这样,因为咱们都是做母亲的。高瑛流出眼泪,说自己回不去,孩子回来了,自己又参加路局宣讲团,还是没见上面。又讲,等宣讲活动完自己回去,孩子又回北京去上学走了。

田捷问高瑛大姐,这样孩子在心里能理解她吗。她告诉,孩子说自己是像草原上骏马,出来参加比赛,她不能带上小马驹。那样会影响他们的工作。

“孩子能这样理解你,真好。”

高瑛心里明白,这又欠下孩子新的内疚。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该让孩子来原谅自己。田捷讲,母亲不能对孩子欠下的爱太多。问他们母子啥时候再能见面?

“不知道。”

高瑛苦衷讲知道女人要做成事业,付出的不仅是努力,还要舍去许多其他东西。田捷让她能把体会说得具体一些?高瑛将自己是第一代内燃机女司机,她从中国第一代女火车司机田桂英身上,找到许多同感。毛主席接见桂英时说,“你真的能开动大火车?”桂英用力握住主席的手,让毛主席感觉出来“你的脾气不小呢!”她告诉为开火车,桂英要在十五分钟内,铲起七八斤重的煤,达到280铲。没有点倔强性格那成。

“十五分钟内,要达到280铲呵。”

高瑛又说,一个鱼家姑娘为实现自己成为火车司机,就得这样拼命的跟己过意不去。她们开火车的女司机,那一个不是这样,把青春流逝在铁道线上,大都是晚婚晚育。还告诉在车上,自己不敢多喝一口水,实话告诉,上车把尿盆都得带上。

“带上尿盆。”

“就这样还有时尿湿了裤子,开着车也不能离开。”

田捷感觉女司机上到车上真不容易。高瑛又说在家庭里,有时自己真的对不住老孟,为了怕影响跑车,她有几次背着自己丈夫,把怀孕的孩子偷偷打掉,都没让他知道,打了孩子,自己也没敢多休息,仍然坚持去跑车。

田捷赞叹大姐是在事业上的女强人。高瑛摇摇头告诉,他们俩安全行车跑够五十万公里,自己才把兰新生下来,可自己跑车,又养不成孩子,兰新刚满月就送回姥姥家,十多年都没回去看他。说着她又流出眼泪。田捷感动,说大姐心里牵着对孩子的心爱。高瑛告诉孩子这一次回来又没见上。只能说自己心里有爱,但又真正给不了孩子,她在心里也说自己真不配当妈妈……

田捷宽慰高大姐不要太伤感和指责自己。她刚才说干女火车司机的都是这样。母爱是神圣的,但她只是爱中一部分,女司机们把大爱奉献给了更多家庭和母亲,大姐的爱依然是很伟大,无私,并不次于伟大的母爱。高瑛说在心里真正受感动的是父母,他们给孩子补偿了许多他们欠下的爱。田捷讲,人家说:

“家有老,是个宝。”

车站的站台上。沙迪克给兰新戴上小花帽,告诉兰新弟弟,达达说,爸爸他们是大漠里的兰新人,咱们都是小兰新,是小伙伴。兰新回去要是想他,就把送的这顶小花帽戴上。古丽沙给孟兰新腰上围上一条民族腰围巾告诉,阿娜(妈妈)说,他们是同一天出生,在同一个病房里住的小巴拉,要想她也把这条围巾围在腰上。

孟兰新一看自己,说他们把自己都打扮成一个小巴郎。阿依古丽讲,她们是维吾尔族阿卡哥哥和克孜妹妹,都会在这条兰新线上等你回来。孩子长大都会是兰新线上新的一代。咱们的钢铁骏马,将来会交给他们来开。沙迪克说自己要跟达达一样当大车。古丽沙讲,也要跟兰新的妈妈一样,当女火车司机。兰新表示将来自己要回铁路上来,当西北铁路人。刘书记赞赏他们将来都是兰新线上的二次创业者。

阿依古丽扶着姥姥讲,真对不起,他们今天要走,孟主任和高大车都没在家。大家来送他们。请放心,他们不会忘记二老,这也是他们在为铁路安全行车出作贡献。她手里提着巴达木,无花果,瓜干,又讲,在孟主任和高大车的故事动人,老人们的故事也真的感人。如果说他们是流进大漠里的清流,二老就是那清流的源泉。姥姥感谢,说段上有这么多人送他们,比女儿和家人来送车还热闹。姥爷感受,这次来火州送兰新,真的感受出大漠人的情怀和信仰是奉献。不仅奉献了他们的青春和激情,还有自己的儿女和子孙。

刘书记感谢姥爷和姥姥,谢谢他们的理解和付出。说大漠里:

“真的缺美好,但大漠人不缺精神。”

兰新人从小到老,都懂得人活着的意义在于奉献,用奉献给自己和社会创造幸福。姥爷为女儿和女婿的奉献精神感到骄傲。回去会把兰新照顾好,教育好,让他将来回到兰新线上,来接他爸爸和妈妈的班。 刘书记点头,将来的兰新人是更有知识文化的大漠新人。

车站铃声响起,旅客上车。姥姥,姥爷被送上车。大家帮他们把行李和东西拿进车厢里。送车的人们下来,又到车窗口告别。姥爷在窗口表示,女儿和女婿去不了北京,他们还会给他们把兰新再送过来。刘书记表示,段上也会安排,让他们和孩子去北京见面。阿依古丽说咱们都是民族团结的兄弟,兄弟是会像一家人一样,相互照顾。

列车开动,车上车下相互挥手告别。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