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一笔的头像

刘一笔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1/25
分享

观音山白描

去过‘蓬莱仙乡’的观音山,听说过台北、广州、厦门的观音山,却从来没听说东莞樟木头也有个观音山。2007年春天,一个盛情难却的缘起让我去了趟东莞樟木头观音山。

坐在朋友的轿车内,他为人津津乐道:快到樟木头了,你看不论你是从哪个方向来樟木头,你都可远远见到驾祥云而来的观音菩萨在蓝天青山之间若隐若现在你眼前。

远看观音山没有故事,没有情节,太阳投下的侧逆光与城市反射的底光将昂然着造物典雅的观音山渲染得如海上仙山般的飘渺,噏动着一种春天里的欲望,招引我奔向她的怀抱,一睹她所有隐密所有诱惑。

在‘南粤第一门楼’前下了车,人多到让我必须承认‘山不在高,有仙则灵’。五彩缤纷的男女敌不过城墙上的翘角飞檐,重檐歇山顶上活灵活现的神龙见首不见尾,那凤眉似屋顶、屋檐、飞脊相得益彰,构成南国古典建筑‘月亮船’式别具一格风格。青山作屏,无论你从哪个角度用眼睛曝光都潜伏着燕子般的矫健,厚重中流淌着现代奔放,简洁而不失古拙蕴涵。虽然南粤门楼没有山海关的凛然也没有嘉峪关的雄浑,但她‘小家碧玉’式的空灵流淌着情窦初开的春蕴,以少女张开双臂的飞翔,擦亮行人的眼,挂着过客的心!  

走在没有路的路上,偶一抬头,见半天云里一只苍鹰正在与谁‘高空论坛’,谁的双手在云间拔弦弄筝,高空气流‘超吹’的萨克斯风在搞笑中泻着铜质的光芒。踱到国际会展中心,才知道有人在高空表演摩托走钢丝。我有些眼晕,行了驻目礼便迈向了飞云岭上那蘑菇云似的慈云阁,站在360度观景台上,我看见一只鸟从南海飞来,‘翅’舞足蹈,好像想独霸这个天然氧吧!还有一只松鼠在松树上瞭望,不知是盼望‘有朋自远方来’,还是在等待亲人回家。乌鸦绕着松鼠飞了几圈,都没有捞到满意的消息发布。

在观音山天气预报就不是百分之百灵验,刚刚还是阳光普照,刹时间,山岚把帷幕拉到我眼前,太阳不知为谁多情地抛出七彩虹,增强了山的影调与气魄。孔雀园里的孔雀也知趣地锦上添花,把屏开到羽毛发痛,即便牵不住永远向前的脚步,也从不敷衍!从不言弃! 

仙泉如行走在绝壁上的江河,飘飘洒洒有李太白的豪情透着不竭的古意。好像她从笔架山策马而来,便飞珠溅玉,为“南天圣地”的观音菩萨弹起心爱的琵琶。观音出手大方,赐给她一个能容量一百万立方的仙泉水库安家。

靠着仙宫岭的牌楼感受千年道教文化,一群叫‘蛙’的美人‘犹抱琵琶半遮面’地向路人演奏柴可夫斯基柔婉飘逸的《天鹅湖》。生命的原野,思想的高度,看来并不是人类独有。听别人团队的导游照本宣科:仙宫岭是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的大弟子火龙、缥缈二真人私自结庐而居的地方,元始、老君曾亲临此山点化弟子,故名仙宫岭。

‘偷’听‘游’说之后,驻足仙宫岭没有岁月剥蚀的‘仙人居’前,确也觉这里弥漫着十足的仙风道骨韵味。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金碧辉煌构成了这里的主色调,318级台阶陡到像爬云梯让人心虚,却是直达山顶亭阁必经,阶上隐约可见从远古走来的坎坷或风雨。阶旁奇花异草还尘封着唐诗宋词里的风骚风韵,五彩缤纷的小花载着南国的奔放点缀着某些细节,时有红花黄花在大地的怀里写下大红大紫的先锋诗行。不用召唤,不用约束,过剩的负离子鼓胀了天下男女都相想把她抱回家的欲望。草依旧婀娜的摇,花依然楚楚开,一只蝴蝶与我们一起踏着节拍,成为一个不可多得的小小向导。远远望去,山间的小溪、异石好像一幅幅泼墨的山水长卷的留白,放飞思绪,点燃诗意。一阵风过山林,如少女的轻灵的手指在我脸上留下亲切和温存。

在没有路的路边停下小憩,岁月仿佛进入时空遂道逆转,我躺在林影上,触目是粗砺的石头对峙成傲骨铮铮;一声斑斓的鸠鸣在我耳鼓上敲打成‘摇滚’;树皮滑落的瞬间向我抖落生命的年轮;潮湿的卵石穿着异形的绿衣沉默千年;泠泠的涧泉永远保持着隐者的风格大智若愚;野兽撕打的呼嚎增添了观音山的阳刚之气;溪水中的水族惬意的温存,传递了生命的美满……。

抖落风尘,继续前行。灿若星辰的观音山总在以观音的姿势笑迎些打着阳伞、戴着墨镜、涂好防晒霜的人群嬉戏在一万二千多米的佛教长廊上。有的人用‘连心锁’锁住了白头偕老;有的人在送子泉前如愿以偿;有人在普渡桥上遗失了困惑;有人在仙泉温水库打捞了灵魂;有人在飞来石前结拜了兄弟;有人在印妙轩遭遇了艳遇……

小溪切割的山林留下残缺或苍劲;曾经洪荒漶漫的水渍,留给行人猜想下次疯狂的时光。谈笑间,我无意间瞥见何仙姑花篮中的花苗滑向观音山,跑过去一看,耀佛岭上已是鲜艳一片。此时八仙也驾落秀竹林欣赏何仙姑的‘作品’,有幸被我撞见,八仙还是那样保持涉波踏歌的特异功能,还是以神仙的姿势营造一个常人无法企及的洞天。

普渡溪前,谁在三十六级溪中演奏世纪音乐盛典,白茫茫里时而涌来长江春潮般的风采,时而跳跃出黄河气势磅礴的气概。遥闻如飘渺的碎片碰撞出天籁般的风铃,近观淅淅沥沥如人生慈航的风帆流淌着不舍昼夜的足音。心浮气躁的我在瀑前踱了几个来回,雄浑、傲岸、浑厚的感觉一闪而去,蓦然回首我从观音半启半闭的嘴唇,顿悟出这瀑声恰是观音一句句诗化的偈语,飞扬着‘佛说一句偈,千金不能比’的珍贵。瀑边的弱草虽然我叫不出它名字,却与我家乡一种叫‘回头青’的野草一样韧。时时有鸟飞过,为争相在普渡溪前取景的人们画龙点睛。

观音寺的殿堂楼宇在恬适中坚守着虔诚、典雅、庄严。梵音与鸟对歌,比刘山姐唱得好!谁不小心留下皱褶的经幡,如经风历雨征服大海的风帆。有个人在大雄宝殿闭上坐禅,他那隔世的胡须令我黯然不语。

观音寺前的密林裹着一潭幽静,凝固的湖水跳动着至纯至真的底色,飘扬着令人怦然心动,酣然沉醉的故事。

相传三百多年前,潭边的小茅屋里住着一生未婚的看山人阿牛,他最大的乐趣就是伺候小潭里的鱼虾。一天年老多病的阿牛熬药时不小心烧着了小茅屋,眼看大火就要烧毁观音山树林,千钧一发的时刻小潭里的鱼虾竟纷纷跳进火海,淋湿了火头。后来村民在阿牛的小茅屋原址上盖了座寺庙,取名‘观音寺’,寺前的小潭从此人们叫‘感恩湖’。

在寺前的小路上徘徊,我依稀辨认出阿牛年复一年洒下汗水的浸渍,我好像还听到阿牛的脚步声或呼吸。

飞来石何时飞来?如何飞来?解不解开都无关风雅!我相信山川会有精灵,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田。关于它的传说应该每个故事都是正信。

进了密密匝匝的耀佛岭丛林,用不着一步一叩首般的虔诚,人流便将我们逼到了观音广场,这里虽然没有‘一览众山小’的气势,却也豁然开朗,数镇尽收眼底,在此可俯瞰南中国的繁华与奢华,还让我抵达了溥常法师那句‘极目登高望,知心道宿因’的境界。环视一周,一些不知名的水库或塘坝星罗棋布折射出的‘佛光’,增添了观音山的神秘吉祥。

与观音对视,她依然保持着唐僧西天取经时的风采,头戴宝冠,盘坐于圆形束腰须弥莲座之上,左手持杨柳净瓶, 右手成捻花形,胸前饰璎珞,肩披天衣……。一千零一夜的虔诚匠心,让我心回闪到‘不二法门’牌坊。听朋友讲2001年农历九月十九日他来看观音菩萨开光之时,见到天空祥云朵朵、金光道道,观音圣像紫光四射,祥瑞纷至,仿佛如露沐身,当时是万众欢腾顶礼膜拜。

一截石砖,闪耀着昨天的鼎盛;一块陶片,折射观音山千年文明。观世音到中国的‘第一站’就是东莞观音山,后梁王曾于山顶建有一座观音古寺,取名“观音禅寺”,气势恢弘,成为后梁禅宗佛教文化中心,明末清初时拥有宝刹数十间,香火达到鼎盛,后因战乱寺庙坍塌……。鼎盛飘扬着劫难的蛰伏,坍塌孕育着矗立的因果。

山水长流,佛法长存。与观音菩萨零距离接触,谁听懂了观音菩萨不变的叮咛!谁从观音菩萨的目光中破译人生苦航穿透雾霾的因子!看看善男信女让一万多平方米的观音广场显得小气而拥挤,也许这就是最佳答案。  

太阳溜下山梁的时辰将蓝天碾成了满天晚霞,我倚着无名小树看霞光送小鸟回家,看樟木头大道上的车流如子弹般呼啸,诠释着生命、时间、繁荣的命题。不忍归去!

从斋菜馆里出来,天空涂抺些许流苏,一轮漫不经心的月射穿时空和尘埃为观音山披上轻纱般的帐幔,山风如桑拿妹一样招摇,撩弄着观音的头发。在十八罗汉的陪伴下观音身披瑞光苛护着苍生。我坐在观音脚下,在虫声呢喃声中,看万家灯火闪烁, 听石马河的小夜曲,品珠三角动与静的剪影或漫画。在这里用不着远离城市远离喧嚣远离浮躁,热闹的依然热闹,幽远的越发幽远,我心渐渐悠然、沉静、旷达,不再坐立不安!短暂一生的夜晚,飘扬着‘大隐隐都市’的博大。

静静的山夜,借着北斗七星的隐约,在观音的目光里,我们徒步下山,时时听到林间有小动物在对话,甚至是调情。天空一只飞雁唉哟一声,不知打动了谁的心,疯长了想一睹她倩影的冲动。

山下灯光如焱染亮一方夜空,‘小香港’参天的楼宇如天地间的云梯引诱着七仙女再次私奔……,现代文明的交响曲正为观音而奏,此时我突发奇想,要是‘能做樟木头的一棵小草,浮躁时看看观音,心虚时听听禅声,在观音菩萨的目光里摇曳无疆’该多好!

本是凡夫俗子,无法抵达‘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超然,一只杜宇在唤:不如归去!默默与观音辞别,恋恋不舍回到红尘,驱车闯进‘小香港’时我禁住回头一望,我看见观音菩萨侧过去的脸吐呐着永恒的淡泊与宁静!我看见一个崭新的黎明在观音山香火悠悠,佛号声声中孕育。

                        此文刊《人民文学》副刊2009年6期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