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唐弟子的头像

唐弟子

网站用户

其他
202504/22
分享

看错妹子娶对老婆

在早年的广州市黄埔区金坑村,“看妹子”是婚龄男子择偶必不可少的一环。经媒人牵线,双方有意后便会约定日子,男方在家人或亲友陪同下,带着礼物前往女方家见面,并了解女方家庭状况。若双方印象良好,婚事便有了眉目,通常半年左右就会筹备迎亲。

彼时交通不便,村与村之间往来稀少,看妹子时走错路、认错人的情况时有发生,不过这有时反而能成就美好姻缘。阿军,就因看错妹子,娶到了一位贤惠的妻子。

故事发生在七十年代。阿军在村里以勤劳闻名,22岁那年,父母经媒人给他介绍对象。阿军自觉年纪尚轻,本想过两年再考虑,经不住父母催促,才勉强答应相亲。

父母选了黄道吉日,通过媒人约好见面的时间和地点。相亲那天上午,阿军在姐姐和媒人的陪伴下,带着礼物,步行近两小时,眼看快到女方家时,媒人突然肚子疼得脸色煞白,赶忙对阿军说:“地址和姓名都跟你讲清楚了,你和姐姐先过去,千万别误了时辰,我得赶紧去趟卫生站,随后就到。”

阿军和姐姐依照地址来到女方家门口,正犹豫是直接进去还是在外面等等,女方家人眼尖,一位中年妇女满脸笑意地迎出来,热情招呼道:“你是阿君吧?快进来坐呀!”阿军疑惑问道:“您这儿是张叔叔家吗?”中年妇女连忙应道:“是呀,快进来!”便领着他们进了屋。

女方家客厅里有七个人,包括女方父母和五个年轻人,两男三女。阿军在中年妇女指引下坐下,偷偷打量三个女孩,暗自猜测相亲对象是谁。中年妇女自我介绍后,询问媒人去向,阿军说明情况。阿姨笑着说边聊边等,接着介绍屋里众人。原来,另一位中年男子是女方父亲,两个小伙是女方哥哥,三个女孩分别叫阿芳、阿秀、阿花。介绍到阿花时,阿姨特意说道:“这是我女儿阿花,很贤惠孝顺。”阿花听后,瞟了眼阿军,害羞地低下了头,显然对阿军有好感。

阿军瞧着阿花,心生好感,同时又纳闷媒人说的阿珍怎么不见。阿姨让大家随意聊聊,阿军有些局促,姐姐为缓和气氛,找话题和阿姨攀谈。聊了一阵,姐姐壮着胆子问:“阿姨,阿珍不在家吗?怎么没见着她呢?”阿姨一脸愕然:“我家没叫阿珍的呀。”阿军和姐姐心里一惊,觉得可能走错门了。姐姐红着脸说:“阿姨,我们可能找错地方了。”阿姨连忙摆手:“你弟弟是叫阿君吧?媒人让你们来的是张叔叔家,没错吧?”得到肯定答复后,阿姨又说:“媒人给你弟弟介绍的对象是阿花,估计是听错或媒人记错了,现在知道也不晚。”屋里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阿军和姐姐虽觉有理,但还是怀疑经验丰富的媒人怎会记错。这时,媒人急匆匆走进来,对张叔叔和阿姨说道:“实在对不住,他们姐弟俩走错人家了。”原来,村里姓张的人家众多,巧的是,这户和另一户都是经这位媒人牵线,约男方今天来看妹子,且这户约来的男方叫“阿君”,与阿军的“军”同音,一开始大家都没察觉搞错了。

正当众人尴尬之际,阿姨留意到阿军和阿花目光交汇的神情,笑着说:“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依我看,不如将错就错,说不定这是上天安排的缘分。”媒人惊讶道:“这能行吗?他们……”阿姨打断说:“有什么不行?我问问他俩的意思。”接着半开玩笑地问阿军:“你都走到我家了,别想走喽。你喜欢阿花不?”阿军满脸通红,连忙点头。阿姨又问阿花,阿花悄悄看了阿军一眼,也红着脸用力点头。

媒人见状,笑着说:“这可真是天赐良缘,你们俩太般配了。”还开玩笑对阿姨说:“你都抢了我的媒人饭碗,以后这媒人让你来当得了。”众人听了,顿时哄堂大笑。

三个月后,阿军和阿花喜结连理。婚后,二人恩爱和睦、勤俭持家、孝敬长辈,还生育了两儿一女,一家人过上了和和美美、幸福甜蜜的生活。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